炳灵寺石窟 偎依在黄河臂弯里的一方净土

炳灵寺石窟 偎依在黄河臂弯里的一方净土,第1张

中华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雪域高原巴颜喀拉山,冰山消融,一路水量不断增大,沿途吸纳大大小小的河流,自西向东在中国北部大地上写了个大大的“几”字,最后汇入渤海。黄河全长达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河。逶迤而来的黄河见证了两岸的亘古荒原和古老文明,记录了沧桑岁月与日月更替,历经了风云变幻和民族磨难,但他仍以其博大的胸怀,坚韧的性格走过深山峡谷,跨越大漠戈壁,跳下悬崖绝壁,滋润片片农田。在甘肃临夏州永靖县县城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大寺沟,黄河自西南而来,河北峭壁林立,上有石窟群,谓之炳灵寺,炳灵寺石窟是偎依在黄河臂弯里的一方净土,是黄河给这方土地深深的一个烙印。

炳灵,在藏语中是“十万弥勒佛洲”的意思。炳灵寺在《水经注》记为“唐述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卷二中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五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郦道元明确指出了“唐述”、“时亮”两窟的名称。明时“灵岩”、“炳灵”(丙灵、冰灵)之名互见,到藏传佛教传到此地以后就专称炳灵寺了。“唐述窟”即羌语“鬼窟”;唐时称“龙兴寺”、“灵岩寺。;羌人口中的“鬼”就是活动于唐述谷的“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与“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即僧道两众,炳灵寺的开窟时间可以追溯到晋初。说明早在晋初(晋武帝司马炎太始年号265—274年)就有僧人活动了。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中写道:“晋初河州唐述谷,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凿山构室,接梁通水,绕寺花果蔬菜充满,今有僧住。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晋太始年之所立也。从记载中可见,这里风光清丽,千峰竞秀,崖如刀劈,极适宜寺窟寺院的建造,灵寺石窟的开凿年代比敦煌莫高窟要早一百年,堪称华夏第一窟。

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古印度恒河流域创立,到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佛教向周边国家传播,向北传入大夏(阿富汗)、安息(伊朗)及大月氏(阿姆河流域),后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传入西域(中国新疆),继而从河西走廊进入内地。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汉代对西域交通的开辟起到了促进作用。公元前2世纪,张骞及其使团两次出使西域,到达大宛(锡尔河上游)、康居(锡尔河下游)、大月氏(阿富汗境内)、大夏、安息等国,开辟了西域交通通道。中原去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中亚、西亚的使节、商贾东来汉地回访和通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中原与中亚、西亚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了适应中西交通往来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西汉政府在丝路沿线修筑长城,设立亭障,保护各国使者和商旅往来的安全。当时长安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之一,设有东西织室,丝织业发达,种类繁多,有绢、绮、锦、刺绣等,这些绚丽多彩的高级丝织物经西域,越葱岭,远抵地中海沿岸的大秦(罗马)地区,深受西方人的喜爱。同时,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也随之传入西域各地。中亚、西亚的一些动植物物种也传入中原,随之而来的还有西域的音乐、舞蹈和印度的佛教文化。随着中西各民族交往的繁荣,在亚欧大陆之间形成了一条以丝绸为大宗贸易的商贸、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佛教东传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2世纪,西域安息人安世高和大月氏人支娄迦谶来汉地翻译佛经,标志着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渐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发展,丝路沿线不断兴建寺院和石窟,建于城市的寺院,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毁坏,而远离城市的石窟却得以保存,如天山廊道的龟兹石窟群,吐鲁番石窟群,河西走廊的敦煌石窟及文殊山、马蹄寺、天梯山诸石窟,河西走廊东端的炳灵寺石窟,甘肃东部的麦积山石窟,中原地区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等等,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把这些石窟贯穿其中,形成了一条佛教石窟链。这些石窟间佛教艺术相互传承、交流,展现出了丝绸之路宗教传播的脉络和地域文化风貌。

炳灵寺石窟所在地小积石山一带是中原地区、河西走廊、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羌、氐、鲜卑、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多民族活动的 历史 大舞台。自汉代以来,这里是丝绸之路从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又是各民族政权争夺的军事要地。唐蕃古道、羌中道等多条支道交织在这里,大夏河、洮河等水系从其附近汇入黄河,便捷的交通为宗教通过丝绸之路在炳灵寺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小积石山多为白垩纪沉积红砂岩,裸露在外的岩体在风蚀、水蚀作用下,形成了层峦叠嶂、壮观秀美的丹霞地貌。大寺沟是小积石山主河道之一,沟两侧危峰对峙,黄河从前面流过,两山一河把这里围成了一个幽僻、独立的空间,这种环境符合佛教早期“山岩空谷间,坐禅而念定” 的选址特征。《水经注•河水》:“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讬焉。”唐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记载“今有僧住。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晋泰始年之所立也。唐述山即小积石山,唐述窟即今炳灵寺石窟。早在西晋,炳灵寺已经是宗教活动场所了。

公元385年,西秦建立,在统治秦、河二州的47年中,强敌环伺,国运艰难,自然地崇信佛教,以求佑护平安。西秦开展了大规模的译经和传授禅道活动,在圣坚、法显、昙摩毗等大禅师的影响之下,炳灵寺成为了河湟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一时开窟造像之风大盛。与西秦同时代的吐谷浑在炳灵寺附近修建了河厉桥,长150步,为石窟开凿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时炳灵寺开凿了以169窟为代表的大量窟龛,今天的炳灵寺石窟仍以169窟为代表。169窟反映的是西秦造窟特点,利用天然洞穴开凿石窟,多为平面长方形和中小龛或背屏式摩崖浅龛。从题材上看,以坐佛像、一佛二菩萨像为主,说明以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主的净土宗信仰和禅学的流行。西秦典型造像,佛与菩萨都形体高大,面相方圆,高鼻深目,细眉薄唇,佛作高肉髻,着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菩萨梳高髻,袒露上身,身着长裙,披下垂披巾,戴项圈、臂钏、手镯、璎络、耳饰,皆阴刻衣饰线条。壁画则于崖壁敷泥,白色或红色为底,朱笔勾勒轮廓,然后施彩,再以墨线勾勒。西秦造像受印度犍陀罗风格影响,尚未形成中原之风格。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经孝文帝改革,一度经济兴旺,又北魏统治者大多礼敬禅僧,玄高、昙曜、鸠摩罗什等人都曾被崇为国师,玄高更是贵为太子师,故佛教传播继续发展。此时炳灵寺共开9窟33龛。北周在我国 历史 上仅仅维持了24年,期间有周武帝灭佛之举,这一时期,炳灵寺新开窟龛数量明显减少。隋代是大一统王朝,国力虽强,统治者又极力推崇佛教,但这一时期炳灵寺所开窟龛却只有两窟,这大约与吐谷浑势大,控制丝路青海道和西域南道,致使内外交流中断有关吧。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强盛,对外交流畅通,文化艺术高度繁荣。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李世民曾下诏为牺牲的战士建立寺庙祭祀,而武则天更是崇佛抑道,甚至不惜伪称弥勒下凡。在此背景下,唐代兴窟造像之风空前。有唐一代,炳灵寺开凿窟龛达一百三十多个,占下寺现存窟龛总数三分之二强。唐高宗、武则天时代最盛期造像,多属艺术极品。唐肃宗宝应二年(763年),陇右陷落,炳灵寺一带地入吐蕃,吐蕃之后,西夏称雄西北,与宋对峙。元符二年(1099年)闰九月,西夏李乾顺毁去炳灵寺桥。如此算来,晚唐、五代与宋政权都未能有效控制这一地区。战乱之中,炳灵寺犹如一位落难王子,被冷落一隅,只有向壁饮泣。

公元八至十一世纪,佛教密宗流行西藏,吸收土著苯教内容,形成藏密。八世纪前后,吐蕃势力深入本地,驻军和移民带来了吐蕃文化,并留存。元朝忽必烈统一西藏后,密教渐次传入甘肃、青海、内蒙等地。十五世纪初,宗喀巴自藏密基础上创立黄教(格鲁派),影响了炳灵寺地区人们的信仰习惯。称雄青藏高原及中亚的吐蕃王朝藏族政权在中国西部诸民族中已形成自汉、魏以来最强大的军事帝国。吐蕃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大,藏传佛教文化向东发展影响也广泛深入。公元763年,吐蕃占领陇右这一地区后,此地除有吐蕃军人驻扎外,还有大批吐蕃移民北上东迁,在炳灵寺石窟建造了无数雕像和壁画,并对佛窟进行了重修和重绘,藏传佛教文化开始直接对这些地区产生着影响。尤其是在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元代萨迦时期,由于元世祖忽必烈尊藏传佛教为国教,得势的萨迦教派僧人入驻炳灵寺,将炳灵寺前代洞窟内的壁画进行了大量的重绘,佛教造像艺术在炳灵寺得到兴盛发展。其后随着元朝的衰落,萨迦派在西藏的地位由噶举派取而代之,从而使噶举派在炳灵寺也有一定的传播和影响,炳灵寺地处偏僻深幽的洞沟内开凿的石窟大多是噶举派僧人所建,其风格显得格外幽深神秘。其间也有藏传佛教噶当派僧人入驻炳灵寺弘法传教,开窟造像。

明代,尤其洪武、永乐年间,朝廷实行与民生息政策,同时大开屯田,修桥开渠,兴办教育,河州地区经济文化出现发展势头,为藏传佛教的立足创造了外部条件。格鲁派是对炳灵寺影响最大的教派,被永乐皇帝封为“大慈法王”的宗喀巴第四大弟子绛钦却杰代表宗喀巴进京朝觐时,曾两次路过炳灵寺宣讲佛法教义。其后格鲁派在寺院内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弘法活动,对炳灵寺的寺院建筑、洞窟、壁画等连续两次进行了重修、重绘,在炳灵寺重绘的窟龛中,格鲁派壁画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还重新开建了一些新的洞窟,从而形成了炳灵寺石窟汉藏佛教并存的独特风貌从此,喇嘛教统治炳灵寺到今日约800年。元明时期,炳灵寺石窟建设主要是建塔和重绘壁画,有浮雕塔近50座及许多壁画。喇嘛教的传入,对本地文化影响深远广大,在今天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中仍然鲜活地存在着,炳灵寺活佛转世系统也依然在延续。不仅如此,炳灵寺兴盛时的影响还到达青海、蒙古、四川、陕西及天水等地区,传说炳灵寺藏传僧侣最多时有3000多人,称其为西北佛教文化枢纽,一点也不为过。

清代,炳灵寺只修缮建造房舍殿宇,宗教活动集中于上寺。康熙二年(1663年)和乾隆二年(1737年),上寺住持两度获得度牒27张,州府发给粮米;康熙时,住持杨法台受封“呼图克图”,受赠大藏经,极尽荣宠。康乾盛世和统治者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藏传佛教在炳灵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一时甘、青、内蒙等地隶属于炳灵寺的中小型寺院有60多座。晚清之际,炳灵寺所在的河州地区局势动荡,官民矛盾、民族矛盾、教派矛盾加剧。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同治七年(1868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相继发生五次较大动乱,炳灵寺在所难免遭到大难,其中128、147等窟被火药炸毁,大佛前的九层楼阁、洞窟栈道、木构窟檐以及殿宇等寺院建筑尽皆于同治十三年付之一炬。

在沉寂了数十年之后,1951年10月,陇上学人、西北图书馆馆长冯国瑞先生到临夏参加土改工作,从老乡口中听说有个“佛爷沟”,他以一个渊博之士的敏感徒步进行了发现之旅。虽然实际考察时间只有半天,但其结果《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一书及其它有关文章,揭开了共和国对炳灵寺考察调研的序幕,其功厥伟。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作宾陪同西北人民图书馆冯国瑞先生对炳灵寺石窟作了初步考察,冯国瑞的《炳灵寺石窟勘察记》被《光明日报》转载后引起了 社会 的广泛关注。1952年,中央文化部和西北文化部组织“炳灵寺石窟勘查团”,对石窟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勘察,对能够登临的洞窟进行了摄影、临摹、测绘、内容调查、石窟编号等工作。1955年5月,“永靖炳灵寺文物保管所”成立,开始对石窟实施有计划的保护管理。1961年3月,炳灵寺纳入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63年甘肃省文化局组织了“炳灵寺石窟调查组”,对炳灵寺石窟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这次调查分窟龛编号、摄影、墨拓、文字记录及重点洞窟的测绘等,除172窟未能登临外,其余窟龛全部到达,并作了详细的记录。炳灵寺石窟的研究随之展开,通过学术交流、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合作等形式,深入研究。1967年,在刘家峡水库蓄水之际,甘肃省文化局组织专家对第16窟、90窟、133窟进行搬迁保护。同时,在石窟区修筑了长220米、高16米的防护堤坝,阻挡了河水浸害石窟。1973年,修通了通往石窟的栈道,安装窟龛门窗。1997年,炳灵寺石窟岩体加固与渗水治理工程展开,甘肃省测绘局对崖面作了整体测绘,部分窟龛作了补充测绘,使崖面原有的风貌得以记录和保存。1997—2006年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未编号的窟龛进行补编,对所有的窟龛作了详细的文字记录,使炳灵寺已知的窟龛都有了编号。2000年,永靖炳灵寺文物保管所升格为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同年,将第16窟涅槃像搬迁至新建的卧佛殿内,2002年修复完工并对外开放。2006年,基础设施工程竣工,安防系统投入使用,2008年炳灵寺陈列馆布展,并对外开放。2011年6月,大佛的修复保护工程展开,2013年,竣工验收。2013年10月,炳灵寺石窟档案建设完成,同时,监测系统投入使用,安防、监测配套设施的投入使用,有效预防和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影响。每年还对石窟进行日常维修保护,解决了造像酥碱、风化等病害现象,保障了石窟安全。在炳灵寺几代文物工作者和 社会 各界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除了对石窟本体进行有效的保护、管理外,还对石窟内容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挖掘了炳灵寺石窟的价值特征、承载的 历史 信息及在古丝绸之路宗教传播、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提升了炳灵寺石窟的 社会 地位和知名度。

炳灵寺石窟可分为下寺、洞沟、上寺三个区域,现存窟龛,计有雕塑约800身,壁画近1000平米,另有其它文物400多件。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炳灵寺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炳灵寺石窟始建于西晋,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各代都有修复与扩建,其中水帘洞、老君洞等窟龛不但有佛教壁画等内容遗存,也有道教的内容,说明炳灵寺曾经佛道共存,《水经注》也曾说这里僧道俱有。也有专家推测,很可能是唐武宗灭法之时,道教一度在炳灵寺兴盛。炳灵不仅有石窟,还有秀水,湖光山色,波光潋滟。还有石林奇观。深谷带地,凿穿崖岸之形,高岭横天,刀削岗峦之势。众峰竞出,各有异势,实乃妙绝之地。炳灵寺石窟依山临水,大多开凿在悬崖之上,人们须缘木梯栈道而上拜谒神灵,所走的路线自然而然加强了膜拜者对佛的崇拜,曲径通幽的神秘、高不可攀的感受。洞窟窄狭,一进洞窟,主佛突兀出现,目若垂帘,目光慈悲,俯视下跪膜拜者,给朝圣者一种被佛祖关爱、护佑的感觉。

如今,黄河仍旧在咆哮,依然在高唱,河东、河西的庄稼种了一回又一回,熟了一茬又一茬, 历史 朝代不断更迭,西秦、北周、隋、唐、宋、元、明、清,俱亡矣,芸芸众生只是世间的匆匆过客,风在吼,马在叫,丝绸古道上一队队商旅来来往往,茶马互市上不同的民族在进行物资交换,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至尊高尚的佛陀啊,请您把人世间的苦与乐,爱与恨化作一股青烟,飘散在深山峡谷的上空。

为您奉上,请参考;

东山有寺

腾冲县城正东方有座高山,太阳从这儿升起,所以山下的小村叫做东升村,每天早晨山顶开始发亮,然后又渐渐地发红了。太阳由白变黄,再变成桔红,红彤彤的太阳冉冉升起来,腾冲城的一切,在阳光的照耀下,脱离了黑暗,都变得真实、温暖。

高山寺是腾冲二十四景之一,位于腾冲正东方,素有腾越“佛光普照”的美名,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城里的人们就会看到一束七彩光从高山寺寺中射出,实为腾冲的一大奇观。其实是阳光照射在寺中弥勒佛肚子上的铜镜反射出来。以前那尊古佛设计得很科学,无论是从城中的什么角度上去看都可以看到反光点,可惜在建腾冲“五·七干校”时被拆用,现在虽重建,但己不像以前那么完美,太阳落山的时候不是每个角度都能看到七彩的阳光射出,只是偶有几个地方才能看到,我自己也曾看到过好几次。

沿着山路碗蜒而上,走在九弯十八绕的山路上,遍处花木夺秀,百鸟争鸣。越往上走,越是山青如洗,山花绽放。高山寺正门直对山下,步入壮阔的庭院大门,有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每天晚上的夕阳就是照射在这尊佛上发出的光束照射着腾冲城,礼佛,步入弥勒身后的天梯拾阶而上,闪入眼帘的是高台之上中殿大殿,这里没有想象中的飞檐重叠,也没有雕梁画栋,琐窗朱户,玲珑雄秀,却透出朴实庄严,面前正中的一坐香炉蟠龙铜柱掘地而起,阶前是石雕围栏,紧贴殿前门侧的钟鼓,整个殿隐没在松林丛中。领略着腾越古风遗韵,触摸盛世沉浮的苍桑的历史,感知古刹的古老信息。一幅对联在金色的书法中,透出深奥莫测的祥和佛光。推开大殿侧边的小门,入门之内,豁然开朗,别有天地,青砖碧瓦花丛林三面环抱,有眼泉水,成青蛙之态、彩翎戏水之势,让沉静的寺中充满了灵性,灵动的泉水赋予了寺庙温婉的韵致。“水源僧舍下”,源自寺边生的池塘,生长着潭中比肩的水莲,滋润池中穿梭的小鱼,一个石刻的管道经由兽头形状往里流泻着泉水。古柏老藤郁郁苍翠,古树奇花随处可见,姿态万千。再进后山的一道弯月小门,高高的石砌平台之下一坐石桥连接了前殿后殿,苍松翠柏,环绕四周,一条小溪清可见底,焕发着后殿阴影的光彩,美不胜收。一条曲径朝后走是一处景观,怪石林立,叫“出米岩”,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岩上有一石缝,石缝每天都流出米来供寺中的和尚吃,流出的米刚好够全吃一天,每天如此。这时有一个徒弟忽发奇想:“我把石缝开大些,不就可以让米多流些出来,还可以拿去卖钱!”于是他就把石缝的口开大了,可是,石缝开大以后,再也没有米流出来了。出米岩就流传下了这样一个神话色彩的传说了。至今,这个岩洞口还张开着,在嘲笑一切贪婪的人!让我们觉悟到人生的真理,或者觉悟到佛教的真谛,其实在山脚城里也有很多大寺名殿,只是觉得登山很锻炼自己,非常容易获得的东西,往往不见得是真理,艰难获得的觉悟一定珍惜,认识过程往往就是这样的,通过十分艰难的爬山,更有利于人生的觉悟,登山的道路,极像征服人生道路的曲折艰难。当然爬山以后的人十分疲劳,到了高山顶处,坐在寺庙里,突然感到舒服安详,这些本来是自然的,应心而生,往往感到是向佛带来的,其实是辛苦之后取得的效果,对修身养性很是不错。

高山寺的顶台院子,一眼望向前面,腾冲城融合在蓝天白云之中,放眼开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着浮世的城市喧嚣,登山的辛劳又何足挂怀,面对现实的栖居和灵魂的归属,我们又如何能够举重若轻,在这流变的世界,什么又是可以永恒留驻的呢?唯有心灵,唯有站在高处时无比澄明的心境,使我们永生。

球牟山高山寺

佛释偈:“居福地、心则灵、悟则通、钟灵毓秀”。具有悠久历史的“球牟晚照”高山寺印证了佛学渊源。“球牟晚照”说的是东山主峰球牟山半腰的“高山寺”,该寺院是腾冲古代最富胜名的十二景之一。很早以前,刘铭德先生在叠水河[龙光台石碑]上撰书的《腾越十二景诗》中写到“球牟晚照古城东,九曲高山寺径通。日暮边关浑欲暗,佛脐光照翠微钟”。从诗中不难看出东山的雄奇、壮观、崎岖、险峻。可见,建在半山腰的高山寺也要通过九曲十八弯才能到达。据说: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整个边关己被夜幕笼罩,到处一片昏暗,可是,高山寺弥勒佛祖肚脐上的铜镜在落日的余辉下,依然发出金灿灿的佛光,佛光照射在翠微的大钟上,寺院一片辉煌。佛光下的弥勒佛祖、观世音菩萨在烟雾缭绕的香气中,慈祥地笑着,这种笑是众位神仙、佛祖、菩萨普渡众生后的笑,是腾冲万民委以希望和重任的笑,他们是神、是佛、是菩萨,自然就是人们的精神支柱……腾冲历代文人墨客在佛学的影响下,对神奇、美丽的佛光加于宣染,佛 (福)光就变成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溶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成为民众生命中的保护神和精神寄托。

晨曦中,当你游历东山主峰,来到球牟山的高山寺,朗读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诗时,肯定颇有一番感慨。“山寺鸣钟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暄”,站在高山寺观赏夕阳落日,俯视东山脚下的万家灯火和袅袅炊烟,犹如东方的朵朵彩云和繁星;城中的高楼大厦在火红的晚霞中倚立,就像大海中的座座岛屿。远眺来凤山上的文笔塔,巍然屹立,直指苍穹;仿佛民间赋予许多神话传奇故事的明朝战将邓子龙,站在来凤山之巅,饱含深情、眺望美丽富饶的腾越大地,抒发出“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然后脱掉带有硝烟的战袍,卷起长袖,蘸饱浓墨,挥毫提笔、用“剑扫风烟”连接腾冲厚重的历史文脉。邓子龙可以作证,昔日的乡村,正一步一步变成繁华的城镇,城区面积由“十五”末的14.14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2.46平方公里。主大街、文星楼就像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丰碑,融汇东方与西方的先进文化,贯穿着腾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近看东山开发区,清澈透明的阎家塘、欢乐湖、砚池一字排开,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极致美景给靓丽的县城增添了不少的灵气,整个腾越坝子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近年来,腾冲县委、政府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东山脚下的村寨进行统一规划,列入重点开发范畴。开发东山片区,主要致力于把美丽壮观的山峰打造成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建设闻名世界的国际旅游、休闲圣地,构筑最适宜人类活动和居住的人间天堂。随着县委、政府构建“一体两翼”,打造“天下和顺、世界腾冲”大发展格局的推进,周边配套设施的日臻完善,东山片区开发潜力无限。按照“适度提高容积率、坚决降低建筑密度、留住田园风光、做足生态空间”的要求,东山片区刷新了腾冲土地开发价值的新坐标,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荒山废土。所谓是“虎距龙盘今胜昔,球牟东山献福地”。由于东山片区开发,村民们沾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黄土变金的福光。纵观历史,展望未来,王兆祥先生在《腾越十二景诗》中对东山的美景和文化作了高度概括:“球牟矗矗壮边州,傍晚天教晚照留。万壑千岩俱己暝,无边好景一山收。”“朝雾轻沙入梦中,翠屏晴日丽长空;球牟晚照描图画,一片金霞映火红。”

腾冲县高山寺

地址:云南省腾冲县小西镇东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649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