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的故乡在哪?

陈赓的故乡在哪?,第1张

陈赓(1903年—1961年)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人。陈赓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的铁路局当办事员,参加爱国运动,得到共产党人何叔衡、郭亮等的帮助,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斗。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时,在华阳附近战斗失利,叛军追了过来。到前线督战的蒋介石怕被叛军俘虏,拔枪企图自杀,要“杀身成仁”,幸亏陈赓眼明手快下了校长的武器,陈赓不顾个人安危,连背带拖,将蒋救了出来。之后,陈赓又不眠不休,长途跋涉找到何应钦和周恩来的第一师,搬来援兵。因了这次救命之恩,1933年,陈赓在上海被捕后,蒋介石最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凭中共将陈赓营救了去。

原名陈庶康 。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一九二六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部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奖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

陈赓是一员驰骋沙场的猛将,也是一位爱妻爱子的好丈夫、好父亲。战争年代,他和妻子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他十分想念远方的妻儿,每当接到妻子的来信,他都如获至宝,欣喜若狂。解放后,他经常因公外出,于是他与妻子约定一地一信或半月一信。陈赓信守“协议”,从没有让妻子失望过。他虽然对妻子十分痴心,但有一次他却“拒绝”与妻子见面。那是在1948年夏,部队在进行休整,后方留守处想送干部家属到部队探亲。由于部队将有大的行动,决定所有干部家属一律不要来队。有人说司令员可以例外,但陈赓坚决不搞特殊,硬是派人把快要到达部队的妻子动员回去了。

在孩子的眼里,陈赓是一位慈祥而严格的父亲。他工作繁忙,但经常抽时间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表现。他要求孩子们“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争取全五分”。他关心的是“你们的工作和学习是不是在力争上游?”、“你们是不是在各方面都很严格地锻炼和严格地要求自己”。

陈赓为新中国的诞生出生入死,多次负伤。解放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对待工作毫不松懈。因为他认为自己有幸活下来,如果“不振作”,“有些疲倦感”,那么太对不起牺牲的烈士们。在他健康状况恶化,躺在病榻上的时候,他还在总结自己的作战经验,思考未来卫国战争的设想。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于湖南湘乡县因病逝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623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