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水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巩义水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第1张

水头村是巩义市米河镇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村,从镇政府往南6公里即到。全村南北长而东西窄,地形南高北低,略呈澡盆状。南接刀泉村,西挨魏寨、菜园、双楼三村,北连米南村,东面和荥阳市为邻,面积约4.7平方公里。

村名既然叫水头,大概与水有关了。果不其然,有一条河由南往北穿村而过。它的上游源头在荥阳环翠峪,到此处和村名相同称水头河。其下游次第和刘河、玉仙河、小关河汇流,统称汜水河,至草店村金谷堆东南入荥阳境,最终注入黄河。

水头村原有一座二郎庙,不知创于何时,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碑文所载,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多次重修,其目的就是借助二郎神的威灵抵御自然灾害。二郎神,又称灌口二郎、二郎真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的神祇人物。民间多认为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神,甚至是水神。近几年,村民又重修了二郎庙,如今庙貌一新,但只是为了保存古迹罢了。

水头 旅游 资源非常丰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几个到水头不能错过美景:

1天心洞位于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呈美村,始建于隋代,先称天香寺,为南安三大古刹之一,后改为道观,祀奉八仙,是南安唯一保存道观面貌的道教基地,其间有大量宗教文化传说。例如,八仙惩恶龙,观音与八仙交换寺观,观音在五里桥头建海潮庵镇潮,八仙用龙津配药驱瘟疫,八仙给杨仙公太乙真人仙杏等。这些传说大大丰富了宗教文化,许多景点和地名都与传说故事千丝万缕脉络相连,如龙潭、水阁、潭底八巨石、困龙山、海潮庵、狮子山碧云寺、仙迹岩、杏宅等。

著名的佛寺天香禅寺与天心洞道观紧邻,道观与寺院互为依存,相映成趣,可谓“释道归一统,仙佛成一家”。大名鼎鼎的郑成功曾到天心洞祈梦,闻名海内外的杨仙公太乙真人的金身都到天心洞进香,带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郑成功陵墓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康店村覆船山上。距泉州30公里,郑成功原葬于台湾台南洲仔尾,清康熙38年(公元1699年)迁葬于现址。

2.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石井人,出身于官商家庭。1624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市千里浜。在日本渡过七个春秋,1630年间随从其叔芝燕等回国,住安平(晋江市安海镇)郑府。郑成功自幼聪明敏捷,八岁能通读四书五经,十岁能写入股文,文章过人,词藻华丽典雅,十一、二岁,兼习春秋左传,孙吴兵法,并能舞剑学射。十五岁的禀生,二十一岁攻入南京国子监太学,气宇轩昂,才华横溢,获得师长称赞:“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

 

大家好,关于巩义市 旅游 景点这个问题,我感觉我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因为我的大学就在巩义市。

1.杜甫故里。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就是诞生在巩义的笔架山下的一孔砖砌窑洞里。杜甫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

2.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是康氏家族先祖康绍敬建造的府邸,庄园内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分为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

3.北宋皇陵。北宋皇陵始建于公元963年,前后达160余年之久。北宋皇陵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北宋皇陵也是中国唯一一座坐北朝南的墓陵。

建议首选"康百万庄园",4A级 旅游 景区,全国三大庄园之一。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筑典范。

其次建议去看一下"北宋皇陵"。北宋的九位皇帝,除了徽宗和钦宗之外,其余七位皇帝都葬在那里,统称"七帝八陵"。

还有"杜甫故里",4A级景区。杜甫少年时代就是在那里度过的。那里还陈列了杜甫诗集珍本。

除了这些,还有青龙山的"慈云寺"、"石窟寺"、"巩义博物馆"等等都值得一看。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去"巩义盘龙山景区",原生态环境保存完好,习惯原生态自然风光游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一下。

伏羲大峡谷,杜甫故里景区,长寿山

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多的都是单身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吧

不知道是那个地方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北宋】苏轼

海棠花娇艳动人,花姿潇洒,似胭脂点点,如晓天明霞,是雅俗共赏的名花,被喻为“国艳”,素有“花中神仙”、“花尊贵”的称号,也有“解语花”的雅称。“雪淀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最美人间四月天之际,海棠花盛开了一树的繁华。在北京,春赏海棠花,莫过于元大都遗址公园、宋庆龄故居、故宫文华殿以及法源寺,暮春时节,海棠花盛开之时,嫣红的花蕾朵朵向上,展示出盎然生机。

推荐赏花期:每年四月到五月,暮春时节陆续开放

推荐赏花地:元大都遗址公园、宋庆龄故居、故宫文华殿、陶然亭公园、法源寺

1.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棠花溪

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里,小月河静静流淌,河岸绿树茵茵。每年清明,正值海棠花开时节,花姿潇洒、艳丽夺目。正可谓:绿柳婆娑嬉紫燕,红花腼腆吻晴天,这边水光潋滟晴方好。而小月河也因此得了个很文艺的名字:海棠花溪。

小月河,又名土城沟,据传曾是元代北京城的北护城河,把海棠林分成两片,河水清浅安静,与两岸妩媚娴静的绿茵垂柳、海棠花构成一幅生态盛宴!

海棠花溪不仅是国家A级景区,也是北京城里最大的海棠林。海棠花溪分为东区和西区,这里种植了西府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垂丝海棠等“海棠四品”,还有钻格海棠、亚当海棠、雪球海棠、王族海棠、宝石海棠、凯尔斯海棠、琥珀海棠、印第安魔力海棠、粉牙海棠、北美海棠等诸多品种5000余株的海棠树,西区主要是西府海棠,雪球海棠等品种,东区是新优品种的展示。

站在土城垣眺望,曾经的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犹在眼前,静静流淌的小月河诉说着 历史 的烟云,绕河两岸的海棠却生机盎然,吐露着新时代的欢欣。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自1998年开始举办"海棠花节",如今已与香山植物园的桃花节、玉渊潭的樱花节并称京城春日里的三大花事。

2.宋庆龄故居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在宋庆龄故居赏海棠花的 历史 由来已久。当院内两株近300岁的西府海棠繁花似锦之时,便也拉开了宋庆龄故居海棠文化节的序幕。

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后为醇王府花园,园中有两株西府海棠,每年4月10日前后开花,花开时节,繁花胜雪,云蒸霞蔚,为京城一大胜景。

宋庆龄生前在海棠花盛开的时候,经常邀请友人来院内赏花。在果实成熟的时候,用它制作海棠酱,分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品尝。

斗转星移,斯人已去,故居里的两棵西府海棠依旧焕发光彩。春时花枝簇拥,夏时绿意盎然,秋时硕果累累,冬时厚积薄发。如今,故居一年一度的海棠花文化节,成为人们踏青赏花、怀念伟人的绝佳去处。

3.故宫文华殿

一宫春风暖,一世花相伴!当600岁的紫禁城遇上人间四月的春光,故宫会美到让人失语,墙头红粉,深院谁家?这时候的故宫,最美的不是宫殿,而是在点缀在它旁边的各色鲜花。

海棠是栽植最为广泛的宫廷花木之一,亦是故宫众花中最娇艳的。

今日故宫,尚有多处观赏海棠的地方,但文华殿外的海棠最是动人。也许是沾惹了书香和墨意,每年此时的海棠花都是一片彩云般的绚烂,红墙黄瓦的衬托下,竟平添了几分灵动。文华殿前有记录可查的海棠在清末,距现在有120年的 历史 。后来故宫人在文华殿前从协和门到东华门南一带广泛种植海棠,便形成了如今的海棠花海。朱红的宫墙、明黄的屋瓦,暮春之际,拆苞吐馥,艳如赤霞,娇如晴雪,繁花累累,重葩蝶萼,夕阳万点,一树千花。

四月,一道朱墙,一角宫檐,一株株海棠静树其间,含香吐蕊,正待绽放。

4.陶然亭公园

在诗人画家笔下,海棠娇媚却不娇气,寄托了幸福美好的吉祥寓意。唐代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的宰相贾耽就在《百花谱》中称赞海棠为“花中神仙”,龚自珍在诗中也夸赞海棠“词流百辈花间近,此是宣南掌故花”,以及“南天无此花,北肥南瘦二分差”。

海棠在宣南 历史 上有一定的渊源,陶然亭公园作为宣南文化的载体,自2011年起每年4月,正值海棠花开时节举办以海棠为主的春季观花文化季。今年陶然亭公园第六届海棠春花文化季,公园栽植绚丽、王族、丰盛、雪坠、露易莎、印第安魔力、红玉等观赏海棠品种,在华夏名亭园摆放以红宝石、绿宝石、多彩等品种为主的沂州海棠盆景,同时在倚新亭、榭湖桥等处营造以海棠为特色的景观节点,搭配林伍德连翘、蓝叶忍冬、早花丁香等春季观赏植物,丰富景观层次,点线面相结合,营造优美的春季观赏景观。

四月,园内湖水清浅流淌,与岸上的绿荫垂柳、海棠红花勾画出一副生机勃勃、色彩纷纭的“海棠花海”,当您信步陶然亭公园,一树千花,含香吐蕊,满园诗意。

5.法源寺

清代很多寺庙都种植有海棠,这些地方也就成了北京人春天赏海棠花的好去处。现在以丁香花闻名的法源寺当年还以海棠花广为人们所知。

法源寺又称悯忠寺,位于西城教子胡同南端,是京城现存 历史 最悠久的佛寺之一,乾隆时金匮县(今江苏无锡)人秦大樽《消寒诗话》云:“京师法源寺海棠最盛,余与絙桥退食数往,值休沐,晨餐后即往游焉。恐主僧诧频来,乃不见主僧,径赴外园坐海棠树下。”乾隆末至嘉庆时法源寺海棠仍著称,翰林院编修、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洪亮吉诗曰:“海棠双树忽绝奇,花背得红面复白,岂惟花色殊红白,日午晓露光犹澈。”林则徐先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四月初七所写的日记中也提到过在“法源寺看海棠”:“出城后顺途拜客,并到法源寺看海棠、丁香即回。”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一殿一阁间,满是 历史 冲刷的痕迹。如今,海棠并不如丁香出名,但也自有花香袭人,风云无边。春日载阳,信步古寺香径,眼前花树如云,殿堂森森,仿佛身在仙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603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