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哪里还藏了一处避暑胜地,山势雄伟山涧环抱,晚上盖被才能入睡?

成都哪里还藏了一处避暑胜地,山势雄伟山涧环抱,晚上盖被才能入睡?,第1张

成都还藏了一处避暑胜地,山势雄伟山涧环抱,晚上盖被才能入睡

三伏天的到来,让人热得不知怎么是好了,甚至一些人觉得,干脆一头扎进水里得了,或许这样还会变得凉快些,炎热的夏季一到,很多人都会变得很消沉,之前的精气神荡然全无,留下的只是满脸的沧桑。或许在这个时候,正是选择出门旅行的最佳时机,虽然天气很热,但是依然阻止不了游客寻找舒适旅行地的小小心愿。在成都就有一处适合小众前往的避暑地,夏季清凉舒爽没有酷暑,距离市区仅有70公里。此地就是可以登山赏景的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是一座道教名山,所处地点在四川省成都西部鹤鸣乡三丰村。

海拔约千米,属于岷山山脉,之所以会叫作鹤鸣山,是因为远远看上去山的形状犹如一只仙鹤似的,因山栖仙鹤跟山藏仙鹤而得名。在古代是剑南四大名山之一,鹤鸣山还被称为鹄鸣山,跟道教知名度较高的青城山天师洞仅仅相差30公里,远远看上去,这里的山势无比雄伟,双涧环抱期间,林木长势无比茂盛,犹如一只想要展翅高飞的仙鹤一般。景区里面松柏成林,现今已成避暑胜地,以及名气很高的风景旅游区了。

虽然在国内拥有不计其数的道教名山,可惜的是,举世瞩目的鹤鸣山才是世界道教朝圣地,以及中国道教发源地,所以才有了道教祖庭跟道国仙都的美誉。鹤鸣山拥有诸多名胜古迹,其主要景点包括文昌宫、解元亭、迎仙阁、三宫庙、太清宫、八卦亭等等。通过了解得知,在鹤鸣山上拥有24个山洞。

文昌宫被誉为鹤鸣山上的主宫,宫前能看见东西沙门,东沙门外架有迎仙桥,西沙门外则是送仙桥。进入以后包括二殿,殿内供奉着文昌帝君像。宫的一侧则能看见放鹤亭跟花园。凡是来过鹤鸣山的游客,能够感受到这里气候适宜,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即使在炎热的七、八月份,来到此地游玩,也是需要在晚上盖薄被才能入眠的。

听当地人称,这里的温度即使在夏季也很少超出30度,山上负氧离子含量超高,而且地表水也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标准,水里面含有人体急需的多种有益微量元素,被誉为全球知名度较高的长寿之乡巴马活泉。虽然现今的鹤鸣山早就没有了当年的样貌,一切都显得那样宁静祥和。这里四周围山林长势超好,双涧环抱期间,行走于山间,潺潺溪流伴着动人心弦的鸟鸣声,让你感觉距离大自然更进一步。

登上山顶,可以环顾四周美丽景色,一切是那样令人心动,即使清晨醒来,也可以观看日出,到了傍晚可以欣赏夕阳西下的快乐瞬间,看一看眼前的一切,会让你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谁也想不到,在风景满满的鹤鸣山上,竟然能留下美好回忆。

成都有一座低调的山,古时的剑南四大名山,还是世界道教圣地

门道提示:农历六月二十三

道教、佛教是我国目前流传最广,信众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两大教派。佛教祖庭洛阳白马寺为世人所公认,道教祖庭在哪里却是众说纷纭,后经多方考证四川鹤鸣山被确认为是道教祖庭。

鹤鸣山又称“鹄【hú】鸣山”,位于四川省大邑县鹤鸣乡悦来镇境内,北依青城山(约 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 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

据有关史书记载: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26~144在位)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张道陵)于大邑县境鹤鸣山倡导正一盟威之道(俗称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奉老子李耳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这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

1987年端午节在鹤鸣山迎仙阁竖“汉天师道发源地”一碑,鹤鸣山至此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教的朝圣地,被称为“道国仙都”、“道教祖庭”。

鹤鸣山自古便为世人修道之地,吸引了无数的能人异士来此修炼,也引来了帝王的目光。如大名鼎鼎的张三丰就曾在此修道,明成祖朱棣亲手书写御旨交给龙虎山道士吴伯理让他到鹤鸣山迎请仙道张三丰,后来吴伯理在鹤鸣山的山麓处修建了迎仙阁。

鹤鸣山作为道教祖庭,在山麓之上建有道观,名为“鹤鸣山道观”。其中山上最早的道观为张道陵祖师所建的上清宫,经历代扩建,后因年代久远,世事变迁,鹤鸣山宫观多毁于兵火,现存的古迹已经不多。为将道家思想发扬广大,鹤鸣山重建“道源圣城”,同时为纪念天师诞辰,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都会举办“天师会”,吸引众多信众参与其中,体会道教文化的精妙之所在。

释源祖庭白马寺,道源圣城鹤鸣山。这二者声名不显,却是开宗立派之所在,各位信众当往一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504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5
下一篇 2023-03-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