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喝的羊杂汤

中国最好喝的羊杂汤,第1张

北方十大著名的羊汤

天寒地冻,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别提多爽快了!说到羊汤,当然是以鲁菜系最为著名。

一、单县羊肉汤(山东菏泽)

这大概是中国最为著名的羊肉汤了。单县羊肉汤的标准做法是羊肉切块,羊骨砸断,与花椒、丁香、桂皮、陈皮、草果、良姜、桂子、白芷等香料同煮,号称天下第一滚汤。汤汁乳白,不膻不腻,清香鲜美。这是一碗真正的顶丝薄片羊肉汤,佐以荷叶饼卷大葱,即便是南方人,也会赞不绝口。

二、粉汤羊血(陕西西安)

这是西安人在传统羊血汤的基础上,增添了粉丝、豆腐,调入了腊炙油、辣椒油和辣子,放入适量蒜苗末和香菜末,最后浇入适量的热汤即成,口感绵软光润,麻辣香浓。以麻、辣、咸、香、嫩、光六字著称。

三、吴忠羊杂碎(宁夏吴忠)

吴忠的羊杂碎,本质上是一道汤类小吃。此汤将羊头、羊蹄、羊肠、羊肚处理干净后连同羊心羊肝一起下锅煮熟,去骨切段。羊肺用洗去面筋的稀面糊灌好,也下锅煮熟,切成长条。然后将切好的各种熟料放在羊肉汤里略煮片刻,撒上蒜苗、香菜,滴上红油盛碗即成,口感红润油亮,飘香诱人。

四、洛阳羊肉汤(河南洛阳)

以洛阳孟津最为有名。肉烂汤浓,乳白诱人,鲜味爽口。喝汤时可以自行添加盐、醋、辣椒、大蒜等佐料,还可以泡食烧饼、烙馍。

五、羊肠汤(山东德州)

此小吃主要的食材便是灌羊肠。将羊血、豆粉、麻油、精盐调匀后灌入羊肠,再将羊肠煮沸,加入胡椒和精盐,食用时捞出切小段放入碗中,再舀一勺羊肠汤,撒上香菜末,滴上麻油即可。此汤鲜美,别具风味。

六、白汤杂碎(北京)

白汤杂碎是老北京的传统名吃,以羊肠、羊肚、羊肉为主料,酸菜、香菜、葱姜、芝麻酱、辣椒油、精盐等为辅料,口感上香、辣、酸、咸俱全,利口不腻,适宜与烧饼同吃。此羊汤肉质软烂,洁白如奶。

七、平泉羊汤(河北承德)

此汤选用羊下水切成丝,汤汁以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香料进行熬制,食用时配以辣椒油、胡椒面、盐等佐料,口感清香醇厚,肥而不腻。平泉羊汤本质上是脱胎于单县羊肉汤的地方特色小吃。

八、壶关羊汤(山西长治)

此汤是上党地区的特色小吃,做法是把煮熟的羊下水切成丝,浇上羊骨汤,配以香菜、辣椒、盐、醋等佐料,汤浓味鲜,驱寒暖身。

九、枣庄羊肉汤(山东枣庄)

号称鲁南第一汤,是山东仅次于单县的羊汤。枣庄羊肉汤精选上等的山羊肉,以十几种调料熬制成汤,吃时添加辣椒、香菜、醋等佐料。汤汁乳白中带清澈,味美鲜香。苏北、皖北的羊汤亦深受其影响。

十、莒县全羊汤(山东日照)

单县的羊汤选用的是绵羊,莒县全羊汤选用的则是当地的山羊。除此而外,在做法、配料、吃法上,二者都大同小异。吃莒县全羊汤,在当地比较流行自助吃法。

烤全羊、手扒肉、葱爆羊肉……很多时候,羊肉总是“硬菜”担当。

相比之下,羊汤在一众羊肉菜肴里,没有那么“硬核”。

不过,易被忽视的,往往却是好东西。

中国人更是擅长将边角料做成无可替代的美味。

羊汤就是这样,成了冬天里一种标志性的饮食。

01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对羊下手的?

中国人吃羊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先秦时期,在讲究礼制的时代,羊的地位仅次于牛,《礼记·王制》中记载: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牛、羊、豕(猪),这也表明了当时动物们的等级。

屈原在《楚辞》中也提到了“炮羔羊”、“羊羹(汤)”等美味。

到汉唐时期,羊肉成为宴请、待客时的大菜。

唐代烧尾宴上,羊肉美食就有着重要排面。

羊肉最高光的时代,毫无疑问是宋代。

宋代皇室以羊为贵,宋真宗时,御厨每天要杀350只羊,宋仁宗时也有280只。

皇家爱吃羊肉,也带动羊肉成为士大夫甚至民间的饮食潮流。

美食大V、官运坎坷的苏东坡,多次被贬的日子里吃不到好羊肉。

除了炖猪肉,他也发现了羊蝎子、羊汤的美味。

到了明清时期,羊肉的地位渐渐不如猪肉了。

无论在《明宫史》里,还是在《随园食单》里,猪肉都占据了主要篇幅。

羊肉只是诸多肉食中的一部分了。

到了清末民国,羊肉的地域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这羊肉和羊汤,成为当时北京标志性饮食之一。

唐鲁孙在《中国吃》里,就专辟一章回忆“故都的羊肉床子”:

“凡是到羊肉床子买烧羊肉的顾客,多半自己都会带一口小锅去,为的是要点肉汤带回去,仿佛买烧羊肉不要点汤,就显着您是砂锅安把——怯勺啦。烧羊肉汤放点鲜花椒蕊,拿来拌面吃,香泛椒浆,缥清味爽,是夏令食谱中清隽妙品。”肉自然是好,但这烧肉的汤也是绝妙。

到了今天,羊汤早已自立门户,成为羊肉美食界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塞北到西南,从帕米尔高原到长江口,羊汤在中国的存在感一点也不弱。

地域广阔,南北都有,羊汤的做法也有多样。

在讲究喝羊汤的省份,口味的竞争甚至可以细分到县域。

不过,大体上还是可以分为北方羊汤和南方羊汤。

02羊汤配烧饼,一种北方生活

很多的北方城市里,街头巷尾都常见羊汤馆。

甚至离得很远,都能闻到专属于羊肉的味道。

这种羊汤馆和拉面馆、沙县小吃一样,面积不大,也谈不上什么环境。

菜品以各种羊汤为主,顶多搭配一些小吃或是羊肉类的炒菜。

虽然羊肉属于秋冬,但羊汤却遍布四季。

一碗羊汤,搭上烧饼、焙子、馍馍甚至烧麦,就是一餐暖身的饭食。

北方的羊汤众多,赫赫有名的也不少,很多地方都以自家的羊汤为傲。

先来说北京,北京的羊汤有很多种。

北京人爱吃羊,周边省份来北京做生意的人,也带来了家乡的吃法。

作家白铁铮曾在《老北平的故古典儿》中写道:

“家常吃的都是羊杂汤,清真馆子里卖的叫羊杂碎汤,山西馆子里则叫羊汤,摆小摊儿的卖的叫羊肚汤。”

和卤煮一样,北京羊汤的重点也是下水,也就是羊杂碎。

羊肚、羊心、羊肺洗净后和香料一同文火炖煮。

煮好的羊汤,搭配葱、香菜、醋、胡椒、辣椒以及北京人少不了的芝麻酱。

再来俩刚烙得的麻酱烧饼,就俩字儿——舒坦。

山东是羊汤大省,单县羊汤、滕州全羊汤、莒县羊汤都赫赫有名。

山东的羊汤大多追求汤色乳白、浓香四溢。

请人吃饭,在山东很多喜欢喝羊汤的地方也变成了“走,请你喝羊汤”。

煮好的羊汤可以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羊杂、羊肉,再搭配一块壮馍。

到了河南很多地方,羊汤则成为一道早餐。

在开封,很多羊汤馆凌晨两三点钟就开始熬汤,为了赶上五六点钟开市。

羊肉汤、羊杂汤、羊双肠汤……再来一块锅盔,一顿暖胃的早餐就成了。

洛阳,汤的种类更多,羊汤也是必不可少的。

洛阳的羊汤,胡椒粉的气息更浓。

奶白色的羊汤下隐藏胡椒的辣味,搭配当地独特的饼丝,泡在汤里滋味更浓。

到了内蒙草原,跟烤全羊、手扒肉这类大菜比起来,羊汤多少有些不起眼。

但它也是内蒙人的日常。

在呼和浩特,一碗羊杂碎,一个焙子,就是一顿讲究的早餐了。

除此之外,内蒙还有全羊汤,那是讲究得要命。

将羊分割好后,控干血水,小火慢炖,一点点撇去浮沫。

直到出锅前,放上一些盐就好了。

这种羊汤,与华北一带的奶汤不同,完全是清汤,保留了羊肉原汁原味的鲜美。

与其它地方的羊汤相比,内蒙羊汤的存在感似乎没那么强。

而山西、山西、辽宁等北方省份,也都有自己独特口味的羊汤和搭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466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5
下一篇 2023-03-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