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古城烂尾了吗

济州古城烂尾了吗,第1张

没有。任城区回复,经区住建局核实,济州古城项目为我市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自开工以来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关心、关注与支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中。济州,古地名。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置济州,治巨野(今属山东菏泽)。

古城黄龙府,位于今天的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域内,三朝重镇,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黄龙府又名扶余府、济州、隆安府等,原本因远离中原王朝而籍籍无名,却因宋、金、辽的旷日持久战争而成为北方重镇,曾经一度囚禁过宋朝徽、钦二帝,岳飞因此发动四次北伐,并且豪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在其境内,曾发生过许多影响颇深的历史事件。

古国都城

春秋战国时期,貊族北迁,与北方民族汇居,长春地带逐渐形成少数民族聚居区,扶余国在此时建立,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扶余国的都城是扶余王城,分前期和后期,前期王城在吉林市,后期王城在长春市农安县。

夫馀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后汉书·东夷列传》

扶余国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土地肥沃,粮草丰盈,临近外族对此垂涎三尺,屡次侵扰,西晋时期被鲜卑入侵灭国,晋武帝派兵帮助复国。494年又被北部勿吉族(满族先支)入侵,扶余王出逃灭国。自此,历经秦、汉、魏、两晋、南北朝等朝代,立国700余年的扶余国退出历史舞台。

多山陵、广泽,于东夷之域最平敝。土地宜五谷,不生五果。其人粗大,性强勇谨厚,不寇钞。——《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千里长城北端

扶余国灭国后,国君逃亡高句丽,黄龙府(当时并未得此名)自此被高句丽占领统治约200年,受到了高句丽的高度重视,派兵修城加固防御,城池取名夫余城。隋唐时期,两朝多次北征高句丽,高句丽为此沿辽河南起营口,北至夫余城修筑了一道长长的土垒,史称千里长城。

唐代,高句丽灭亡,趁机建立渤海国(唐朝册封),归附唐朝,夫余城归渤海国管辖,更名夫余府,被定为国都,是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北方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当时人口已近50万。农安县境内至今仍有古城遗址。

辽太祖殒命之地

公元十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公元925年,耶律阿保机率军亲征渤海国,次年统一渤海国全境。传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班师途经扶余时病故。当时城内上空出现飞升的黄龙,辽遂将扶余府改为黄龙府,并建有佛塔一座。此塔至今仍然是农安县城中心标志性建筑(后期翻修)。

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现),更名。——《辽史》

黄龙府是辽国“五京六府”中重要一府,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辽圣宗时期,积极与汉政权增进交流,学习农桑和冶金技术,并从关内迁移大量汉户,带来了农耕、酿造、纺织等诸多先进的中原耕作技术。黄龙府一时成为东北地区开放交融的重镇,经济商贸繁盛。

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通晓,则为汉语以证方能辩之。 ——《三朝北盟会编》

黄龙府之战——金军灭辽

辽至天祚帝耶律延禧时期,游畋享乐,无所作为,导致朝政腐败、人心涣散,内外矛盾激化,陷入内外交困局面。辽天庆五年(金收国元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金太祖),建金王朝,亲率大军包围辽控制女真的军事重镇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天祚帝闻讯后率军75万相迎抗金,却在黄龙府西面护布荅冈被击败。

辽师败绩,死者相属百余里。获舆辇帟幄兵械军资,他宝物马牛不可胜计。——《金史》

黄龙府之战,也成为金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辽国自此一蹶不振,十余年后灭国,黄龙府自此受金国管辖,更名为济州(后又更名隆州、龙州),成为金国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

直捣黄龙

北宋末年,金军大举南侵。1127年靖康之耻,进军大破开封,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1134年起,岳飞开始北伐,接连收复失地。第四次北伐时,岳飞大破金兀术率领的金军,一路收复郑州、洛阳,进制朱仙镇,离开封府只有45里,军心大振、气势高昂,军士高呼:“直捣黄龙”,此黄龙即是黄龙府,之所以将直捣黄龙作为战斗目标,一是此时黄龙府依然是金国腹地重镇,直捣黄龙就意味着攻陷金国;二来徽钦二帝被压北上,此时正关押在黄龙府境内,直捣黄龙也是为了解救二帝。

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宋史·岳飞传》

至于后面的故事大家基本上都知道了,宋高宗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京。岳飞退兵前,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最终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岳飞亦被杀害。

重镇没落

金国后期,蒙古势力逐渐壮大,并开始频繁对金国实施侵扰,金国为巩固边防,增兵隆州,改名隆庆府。但是此时蒙古铁骑已经势不可挡,1215年,成吉思汗派大将木华黎伐金,兵不血刃攻占隆安府。1234年蒙古灭金,隆安府再次被改名黄龙府。

随后蒙古统一中原建立元朝,重心南移,黄龙府逐渐沦为弃城,曾经热闹繁华的古城变成一片废墟。

明朝期间黄龙府一代一直是蒙古族游牧之地,人迹罕至。

清朝时期此地开始招垦,流民逐渐聚居与此,光绪年间设立农安县,农安一名一直延用至今。

再续辉煌

时至今日,农安县依托长春都市圈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已经成为长吉图国家战略向西延伸的重要支点,是哈长城市群、长东北及长春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的交集地区。

农安县是国家级卫生城,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首个县级优质肉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并晋位升级。

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动踪迹,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少康帝均出生于济宁;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杜甫、李白、曹操等文人墨客都在济宁留有足迹。元明清三朝在济宁设立河漕衙门,乾隆等帝王到这里驻足探访。济宁个县市命名由来:市中济州古城·运河之都 以“位置”得名:因其原行政范围于济宁市城区中心而得名。任城风姓古国·运河之滨·有仁之城 以“姓”得名:远古时期,这里居住着华夏民族先人之一的东夷族原始部落。夏朝时期,太昊 (伏羲氏)后裔有仍氏(亦称有任氏,任、仍古时同音)就在这里建立了仍国。周朝时期,仍国被封为任国。春秋战国时代任国先后隶属于鲁、宋、齐国。秦统一中国后,废任国而改为任城县。这是“任城”称号的最早由来。兖州九州古城·齐鲁咽喉 以“字”得名:兖州之名由来已久,我国上古行政区划中有九州之说。兖州即为九州之一,相传以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的沅水而得名"沅”与“兖”字同音,通用,兖是信义的意思。《辞源》中有“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谨,故曰“兖”。曲阜东方圣城·孔子故里 以“行”得名:相传为五帝之一少昊氏的都城,殷商时代的奄国,三千年前的鲁国都城,今日的曲阜城为明代所重建。“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东汉应邵曾解释说:“鲁城砂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邹城邹鲁之邦·孔孟诞地 以“国”得名:邹城古属夷地,夏属九州中的徐州之域,殷属奄国,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封曹侠于现济宁南郊建立邾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始设“驺县”。在我国古籍文献中,邾多作邹或驺,邾驺二字古音相同,书邾书邹通用无分。嘉祥中国孝城 ·曾子故里·中国石雕之乡 以“虚”得名:嘉祥一名,据《左传》记载:十四年(前480年),西狩大野(现巨野东北一带),猎获麒麟一只,麒麟为太平之兽,属吉祥之兆,因获麟地在嘉祥县境内,故以“祥瑞”之意取”嘉祥“置县名,沿用至今。微山中国荷都·微子故里 以“人”得名:微山县以微山湖得名,微山湖以微山得名,微山以微子得名,微子名启,是殷纣王庶兄,原封地于微,故称他为“微子”(子是爵位),现微山岛主峰顶上有微子启墓。梁山中华武术之乡·水浒英雄故地 以“山”得名:梁山,本名”良山”,后易名“梁山”。易名原因有三说:一说良山属梁国境域,传说为皇家猎场,梁孝王刘武曾游猎于此,故更名为”梁”。二说梁孝王田猎终于此,中暑身亡葬良山之阳,遂易名”梁山”。三说是因避东汉武帝叔父刘良的名字,便改“良”为”梁”。寿张县原名寿良,亦属因避刘良而更名。鱼台鱼米之乡·孝贤故里 以“地”得名:鱼台县远古时期曾是东夷太昊部族聚居的地方。鱼台之名始于唐代, 因县北有鲁隐公观鱼台改方与鱼台,后隶属关系有所变更。而县名沿用至今。金乡中国诚信之乡·中国大蒜之乡 因“传”得名:金乡县名起源于西汉,以山得名。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97年)封其子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于高平山,初在山北凿墓,得白兔,以为不吉,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乡山。县名自此始沿用至今。不过至今金乡也没有开采金的历史记载,所以说以“传”得名。泗水中国泉乡·圣源泗水 以“河”得名:以泗河而得名,泗河古称泗水,为禹治九水之一。泗河发源于泗水县泉林镇东陪尾山麓,以趵突、洗钵、响水、红石泉四源并发汇流成河而得名。汶上千年佛都·古之中都 以“吉”得名:汶上作为专用地名始于金泰和八年,因地处汶水之滨而得名。汶上之名,说汶上在汶水下游,何以名汶上,汶上取名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汶上地处汶水下游。下字是不吉利的字眼,即使有下人们也不说下。因此就有了汶上之名。济宁的友好城市:日本足利市 日本小松市 韩国荣州市 毛里求斯约瑟港 俄罗斯塔甘罗格市 美国劳顿郡 法国米卢斯市 瑞典法格什塔市 罗马尼亚斯洛博吉亚市 匈牙利巴拉顿菲莱德市 吉林省吉林市 河南省商丘市 江苏省徐州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431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5
下一篇 2023-03-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