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起源哪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象形文字起源哪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第1张

象形文字起源于古埃及,是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有的。

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 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扩展资料:

1994年8月14日,湖北的考古工作者在宜昌杨家湾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把中国文字的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

杨家湾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属大溪文化中期。考古队员发现了170余种刻在陶器上的符号。

这些符号记录当时人们对生活中事物的复述和描绘,代表固定的含义,有一定的规则。专家们认定,这些符号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

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

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个人靠在树上睡觉。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的文字又有所区别,于是出现了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情况,这给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在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文字,小篆。这种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但仍有些繁琐,于是民间逐步兴起了一种应急的俗体隶书。

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简便美观的文字——楷书。从此以后,汉字就确立了它的方块形态,开始有了间架结构。

以后人们又陆续创造了草书、行书等各种各样的字体,也涌现出了像钟、王、颜、柳、苏、黄、米、蔡这些举世闻名的书法家,汉字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象形文字

象形是指按照事物的形状画出其模样,并以图画来指称此事物的造字法,它是汉字最初阶段的主要造字法。以象形法造出的象形字都是独体字,都是名词,这块古陶残片上所刻之符号即“目”字多指称草木鸟兽等物。这些字的形体与指代的具体事物非常相似,通过字体就可明白它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97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