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北山经”(九)

《山海经》之“北山经”(九),第1张

北山三经(4)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石。敞铁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大泽。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䍶䍶(dòng),其鸣自訆。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译文 :从柘山向北二百里是维龙山,山上出产碧玉,山南有金矿产,山北分布着铁矿物。肥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皋泽,其中有很多大块的石头。敞铁水也发源在这座山,向北流入大泽。

从维龙山向北一百八十里是白马山,山南到处是石头,其中有很多的美玉,山北盛产赤铜和铁矿物。木马水发源在这里,向东北流入虖沱水。

从白马山向北二百里是空桑山,此山不生草木,冬夏两季都有降雪。空桑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虖沱水。

从空桑山再向北三百里是泰戏山,此山不生草木,分布着很多金、玉矿物。这里有一种䍶䍶兽,它的形状似羊,却只有一只角和一只眼睛,而且眼睛还长在它的耳朵后面,发出的声音是“咚、咚”的,好似在喊叫自己。虖沱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溇水。液女水发源在山的南面,向南流入沁水。

原文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条。滱(kòu)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姜(右+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山。般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 :从泰戏山再向北三百里是石山,山中金玉矿物的藏量很丰富。濩濩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虖沱河;鲜于水也发源在这里,蜿蜒向南流入虖沱河。

从石山向北二百里是童戎山。皋涂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溇液水。

从童戎山向北是高是山。滋水发源在这里,向南流入虖沱河。山上长满了棕树和条草。滱水也发源在这座山,向东流入大河。

从高是山向北三百里是陆山,山中盛产优质玉石。姜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大河。

从陆山向北二百里是沂山,般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大河。

原文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槖駞,其鸟多鹠。历虢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食之杀人。

又北四百里,曰乾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huán),其鸣自詨。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译文 :从沂山向北一百二十里是燕山,这里遍布一种环绕彩色花纹的石头。燕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大河。

顺着燕山向北、山行五百里,再经过五百里的水路,就到了饶山。此山不生草木,但有很多的瑶玉和碧玉。在这里生活的兽类大多是骆驼,鸟类大多是鹠鸟。历虢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大河,沿岸的水中有一种师鱼,如果有人不小心吃了它的肉,会被毒死。

从饶山向北四百里是乾山,此山不生草木,山南盛产金、玉矿物,山北有一些铁矿产,没有水系发源在这里。山中有一种獂兽,它的外形似牛,却长了三只足,发出的声音像是自呼其名。

从乾山向北五百里是伦山。伦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大河。有一种兽叫罴九,它的样子长的象麋,肛门生在它的尾巴上。

从伦山再向北五百里是碣石山。绳水发源在这里,向东流入大河,沿途的水中多产蒲夷鱼。这座山上出产一些玉石,山下遍布了青玉和碧玉。

原文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飚(焱为劦)。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译文 :从碣石山向北,经过五百里水路,就到了雁门山,此山不生草木。

从雁门山再向北经过四百里的水路就到了泰泽。泽中有座山,叫帝都山,方圆百里,也是不生草木,分布着一些金玉矿产。

从帝都山再向北五百里就到了这一山系的最后一座山,叫是錞于毋逢山,它的北面可以望见鸡号山,那里风势疾劲。西北可以望见幽都山,浴水发源在这里,山里有种大蛇,红头白身,声音如牛鸣,只要它出现了,当地的城邑就会发生大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羊东][羊东](dòng),其鸣自訆。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lóu)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译:再往北三百里,是座泰戏山,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有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一只角一只眼睛,眼睛在耳朵的背后,名称是[羊东][羊东](dòng),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虖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溇水。液女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向南流入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huò)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译:再往北三百里,是座石山,山中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濩濩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虖沱水;鲜于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沱水。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译: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童戎山。皋涂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条。滱(kòu)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高是山。滋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沱水。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棕树,草大多是条草。滱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炎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 再往北三百里,是座陆山,有很多优良玉石。[炎阝]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qí)山。般(pán)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再往北二百里,是座沂山。般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往北一百二十里,是座燕山,出产很多的婴石。燕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橐(tuó)橐,其鸟多鹠(liú)。历虢(gu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食之杀人。

译:再往北走五百里山路,又走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饶山。这座山不生长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山中的野兽大多是骆驼,而禽鸟大多是鸺鹠鸟。历虢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师鱼,人吃了它的肉就会中毒而死。

又北四百里,曰乾(gān)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豲](huán)其鸣自詨。

译:再往北四百里,是座乾山,没有花草树木,山南阳面蕴藏着金属矿物和玉石,山北阴面蕴藏着铁,但没有水流。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却长着三只脚,名称是豲,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

译:再往北五百里,是座伦山。伦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麋鹿,肛门却长在尾巴上面,名称是罴。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译:再往北五百里,是座碣石山。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蒲夷鱼。这座山上出产玉石,山下还有很多青石碧玉。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译: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便到了雁门山,这里没有花草树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译:再往北行四百里水路,便到了泰泽。在泰泽中屹立着一座山,叫做帝都山,方圆一百里,不生长花草树木,有金属矿物和玉石。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wú)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风力/力力](lì)。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译:再往北五百里,是座錞于毋逢山,从山上向北可以望见鸡号山,从那里吹出的风如强劲的[风力/力力](lì)风。从錞于毋逢山向西可以望见幽都山,浴水从那里流出。这座幽都山中有一种大蛇,红色的脑袋白色的身子,发出的声音如同牛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有大旱灾。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niàn)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zhǐ)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tú)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译:总计北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自太行山起到无逢山止,一共四十六座山,途经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中有二十座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马一样的身子而人一样的面孔。祭祀这些山神:都是把用作祭品的藻和茝之类的香草埋入地下。另外十四座山山神的形状是猪一样的身子却佩戴着玉制饰品。祭祀这些山神:都用祀神的玉器,不埋入地下。还有十座山山神的形状都是猪一样的身子却长着八只脚和蛇一样的尾巴,祭祀这些山神:用一块玉壁祭祀后埋入地下。总共四十四个山神,都要用精米来祭祀。参加这项祭祀活动的人都生吃未经火烤的食物。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译:以上是北方经历之山的记录,总共八十七座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86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