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国歌提到的四个地名都不在德国?

为什么德国国歌提到的四个地名都不在德国?,第1张

被割让给了他国,歌词中提到的四个地名,分别是马斯河、梅梅尔河、埃施河以及贝尔特海峡。

1、历史上的马斯河流域,长期以来一直是德意志前身神圣罗马帝国的西部边疆。但由于马斯河流域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法国的缘故,域内的众多德意志小诸侯,更容易被强大的法兰西文明所影响、整合和接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古德里安率领的德国装甲部队,先是突袭阿登山地的薄弱部绕过了马奇诺防线,而后强攻马斯河,并在这里进一步瓦解了法国对闪电战的抵抗。不过在一战和二战的尾声,协约国和盟军的部队也是在马斯河,击败了德军在西线战场上最后的抵抗力量。

2、梅梅尔河,是东普鲁士与东方斯拉夫人世界的东部边界。长期以来,梅梅尔河一直处于日耳曼人面对斯拉夫人世界的最前沿,因而在彼时德意志诸邦的心目中,往往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

1918年,德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在随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德国被迫将梅梅尔河东岸的土地全部割让给立陶宛。至此以后,梅梅尔河就真的成为德国名副其实的东部界河了。

3、埃施河,是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以南,南蒂罗尔地区的西部和南部的边界。

南蒂罗尔地区至今仍然是意大利主要的德语区。德意志民族在这一区域生活,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493年。自意大利被南下的哥特人征服开始,这一区域一直就是德意志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与德国在二战后失去的西里西亚、普鲁士、波美拉尼亚等地区,德意志民族被强行赶离世代居住的家园相比,南蒂罗尔地区居住的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则是相处的其乐融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今日南蒂罗尔地区仍然是欧洲德语区的南部疆界,并且还保留着相对独立的自治地位。

4、贝尔特海峡,其实还可以细分为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其中,大贝尔特海峡完全属于丹麦,是连接波罗的海与北海的要道。

1920年,德国于一战中战败后,经过区域内全体公民的公投,北部石勒苏益格地区选择了丹麦,南部石勒苏益格地区选择了德国。在此之后,贝尔特海峡就彻底的远离了德意志的怀抱。

扩展资料

东部边界的梅梅尔已经成为了立陶宛国土的一部分,作为立陶宛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界河的梅梅尔河,也早已更名成为克莱佩达河。

西部边界的马斯,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德意志一部分的区域,如今是比利时的一部分。曾经是疆域边界的马斯河,也只能与德国的威斯特法伦州,间隔着这一部分异国的土地遥遥相望。

北部边界的贝尔特,现在完全归属于丹麦,曾经是德国北至的那个海峡,也已经成为了丹麦独自占有的内海。

唯有南部边界的埃施,现在仍然是欧洲德语区的最南端,并且在意大利境内也依然保持着相对宽松的自治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意志之歌

德国简史

日耳曼人(German)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大约在公元前半个世纪,大部分日耳曼人开始定居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

“德意志”一词来源于古德语“diot”一词,意为“人民”,最早史见于公元8世纪,是指生活在法兰克王国东部的日尔曼部落所讲的方言。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法兰克大帝国。大帝国中有许多讲德语的日尔曼部落,这些日尔曼部落人所讲的方言被称为“德意志”。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兰克帝国随即分崩离析,在瓜分各种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东、西两个王国。这两个王国的政治分界线大致就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讲法语的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今天的法国,而讲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的居民在此后的长期生活中也逐渐产生了一种“同属一国”的感觉,这时,“德意志”一词也就从一种语言的代名词发展为代指讲这一语言的人。当这些讲“德意志”语的部落后来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时,他们不但用“德意志”来称呼自己的语言和人民,还用它来命名自己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第二帝国的寿命很短,仅存在了47年。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上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第三帝国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宣告完结。德国为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1949年5月,在美、英、法合并的西占区通过《基本法》,宣布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9月建立政府。同年1O月,苏联占领区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到了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在东西方关系逐渐缓和的氛围中,东西德国日益走向统一,1990年7月实行了货币统一,1990年10月3日实现了政治统一

德国的国名的由来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其国名源于日耳曼民族名。早在公元前就有些民族采用了该民族名,后来形成了整个日耳曼语系种族的名称。德意志一词是汉语音译,德语原文是Deutschland,在古高德语中是“人民的国家”、“人民的土地”之意。古罗马帝国的高卢人称之为日耳曼尼亚,即“日耳曼人的土地”,就是来自日耳曼民族名,日耳曼一词有“邻居”、“嘶叫者”、“山地人”和“森林中居民”等多种意思。843年,法兰克帝国崩溃后,由施瓦木、巴伐利亚、萨克森等日耳曼部族组成的东法兰克王国形成德意志国家的雏形。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被选为国王,建立了“德意志王国”,这一年标志着德国历史的开始,而“德意志”的称呼也就此沿袭了下来。946年,在德国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871年德国首次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部的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于1949年9月20日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的苏联占领区于1949年10月7日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两德正式宣布合并,统一后的德国使用原联邦德国的国名、国徽、国旗、货币,以及政治经济制度

德国国旗的历史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旗是由黑、红、金(黄)三种颜色组成,这三种颜色自上而下呈平等相等的三个长方形排列。这面三色旗帜作为联邦德国的国旗,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历程。

1813-1814年,在德意志民族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民族战争中出现了第一面黑、红、金三色旗,那是一面绣着“为了祖国,和上帝同在”的黑红双色、外加金黄色旗穗的锦旗,是德国妇女赠送给抗法志愿军的。后来民族战争取得了胜利,人们讴歌黑、红、金三色旗,将它誉为自由与统一的象征。

1848年,德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三色旗又成为德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自由民主和国家统一运动的标志。热情讴歌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德国著名诗人弗尔迪南特·弗赖里格拉特其诗中热情赞颂三色旗,诗中写到:

在忧郁和黑暗中 我们将它珍藏! 现在我们终于使它恢复了自由, 从灵柩中解放出来! 啊,你像闪电,像雷鸣,像大海咆啸! 万岁,黑、红、金! 硝烟般乌黑,鲜血般殷红, 金色火焰熊熊燃烧。

1848年,德意志联邦的诸侯们宣布黑、红、金三色为联盟旗帜的颜色,以此作为对资产阶级要求的认可。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对此表示反对,他要求保留代表家族的黑、白色。1866年联盟军队在黑、红、金三色旗下同普鲁士作战,结果失败。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代表普鲁士的黑、白色和代表汉萨城市的红、白色旗代替了黑、红、金三色旗。

魏玛共和国时期,虽然恢复了黑、红、金三色旗的国旗地位,但国旗之争一直存在。保守的“黑、红、白”追随者辱骂“黑、红、金”是犹太人的旗子。1935年,希特勒结束了这场国旗之争,决定了统一的国旗颜色为黑、红、白,这就是卐字旗。二战中,卐字旗成了暴力和血腥恐怖的象征。1945年,随着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的灭亡,卐字国旗被永远废除。

1948年,在起草《基本法》的过程中,人们一致认为应当恢复象征自由、统一的黑、红、金三色旗,于是,它重又成为联邦德国的国旗。原民主德国在同样黑、红、金三色旗的基础上,外加了国徽。1990年两德统一后,原联邦德国的黑、红、金三色旗成了统一后德国的国旗。

歌词中提到的四个地名,分别是马斯河、梅梅尔河、埃施河以及贝尔特海峡。历史上,它们分别是德意志国家疆界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尽头,它们之间的区域,也是德意志民族世代居住的土地。

德国国歌的特点

这首著名的《德意志之歌》是创作于德国大革命期间,寄托着诗人希望德意志各邦能归于统一的期盼,1922年,这首歌被魏玛共和国确定为德国国歌,德国士兵正是高唱着这首歌横扫西欧、决战苏联的。

这段歌词其实是《德意志之歌》中的第一部分,也是全诗的精华部分,诗中提到的四个地名马斯、默默尔、埃施、贝尔特是德意志与其他国家的四条界河,在德国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长江、黄河。

但如今,这四条河流都已不在德国的控制之下,这段诗也被指责为失败的德意志民族主义,不得不删去,德国国歌现今采用的其实是《德意志之歌》的第一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28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