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在哪里

丹霞山在哪里,第1张

丹霞山是被称为岭南方面的第一奇山,山体全是由红色砂砾组成的,垂直的各种山峰特别有特色,是被人们称中国红石公园。那么丹霞山在哪里呢?

1、 丹霞山地质公园的位置就是在中国的广东省韶关市的东北方向,在仁化县,丹霞山距离韶关市区有56千米。

2、 丹霞山交通是非常的便利,从远处来的话,基本上坐火车一直到韶关东火车,如果是坐高铁的话就只可以到达韶关站。

3、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4、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万年以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丹霞山景区。

5、 丹霞山境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共计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6、 自从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丹霞山在哪里的全部内容了。

贵州的丹霞山在贵州盘县城关镇以南20公里处的水塘镇内。

贵州盘县丹霞山是位于贵州盘县城关镇以南20公里处的水塘镇内,该山海拔1888米,孤峰高耸,气象雄奇,山顶有寺庙一座,为护国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清代几次维修,已颇具规模。

护国寺初为道教“玄帝宫”。天启二年(1662年)毁于战乱,建殿道人不知所往。天启四年,海玉又名“不昧”,俗姓金安徽人,原为明朝将军。经其苦心经营十余年,寺宇初具规模,是为丹霞山开山之祖。

崇祯十一年(1638年),大地理学家,旅游探险家徐霞客亲临丹霞山考察。在影修和尚的陪同下,徐霞客考察了此地的山川、河流、人文、交通等情况,并将这些资料一一载入《徐霞客游记》。

扩展资料

丹霞山的主要景点:

1、隆普墓塔:隆普在大师同丹霞山第十二代法嗣,圆寂后全寺僧众为其立墓塔一座,高五层,塔前有《隆普生平事略碑》。墓塔座下为灵柩停放处,以五面料石起供,修成地下秘室。

2、观日楼:民国十五、六年,了凡和尚在中殿水池上修建观日楼,高五层,上悬“南天胜景”匾额。

3、梓木洞:梓木洞位于丹霞山脚,洞长四百多米,钟乳琳琅,怪石嵯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盘县丹霞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护国寺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北部,处于韶关市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丹霞山被誉为岭南第一奇山。山体由红色砂砾岩组成,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极具特色,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这里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狭义的丹霞山仅限于北部的长老峰、海螺峰和宝珠峰构成的山块,以宝珠峰最高,海拔409米。广义的丹霞山包括了这里由红石组成的215平方千米的丹霞山区。

丹霞山区在地质构造中属于南岭山脉中段的一个构造盆地,地质学上叫丹霞盆地。大约在距今一亿年前后,南岭山地强烈隆起,这里相对下陷,形成一个山间湖盆。在湖盆中开始了红色碎屑物质的堆积。直到距今7000万年以前,在盆地中形成了一层厚度约3000米、粗细相间的红色沉积盆地地层。其上部1300米厚的坚硬砂砾岩,称为丹霞组地层,丹霞山的奇山异石,就发育在这层丹霞组地层上。在约距今4000万~5000万年前后,随着地壳运动,整个湖盆抬升,锦江及其支流顺着裂隙对这一层红色沉积岩下切侵蚀,保存下来的岩层就成为现在看到的丹霞山群。据专家研究,丹霞山地区的地壳还在抬升,平均每万年上升0.97米。

构成丹霞山的岩层多呈水平状态,而且粗细、软硬不同。粗大的碎石组成的岩层称作砾岩,一般比较坚硬;粗细均匀的叫砂岩,更细的叫粉砾岩,砂岩尤其是粉砾岩比较软。软弱的岩层更容易受到风化和侵蚀,形成与岩层一致的近水平凹槽或洞穴,坚硬的砾岩则突出为悬崖。日久天长,洞穴加深、扩大,上覆岩层失去重力平衡就会出现崩塌。所以丹霞崖壁就是过去的崩塌面。如果洞穴进一步风化或流水侵蚀,而穿透了某个山梁或石墙,在上部岩层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可能会保存下来,就是天生桥或穿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052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2
下一篇 2023-03-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