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亲自推荐的5种书丨博学睿智还是因为读书

汪涵亲自推荐的5种书丨博学睿智还是因为读书,第1张

主持人汪涵在他所主持的节目中总是很博学的样子,去年《我是歌手》决赛的急智救场,让汪涵一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有很多人都质疑,是不是节目组为了给其添加人气刻意包装,让其他主持人表现很弱智,反衬其权威?

不,他比看到的更博学。且看他在节目中有意无意亲口推荐过的书就看出来了。

他很坦然,并不否认最初读书的功利心,“我是在当了主持人以后才开始读书的,因为舞台上的表现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读书可以解决知识匮乏的问题,也是因为自己争强好胜。”但随着阅读习惯的养成,读书为他带来的不只是知识,文字经得起琢磨,带来的是幸福。他的书越读越多, 涉猎颇广,练就了不俗的理解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我的读书之路,有不少书籍都是从汪涵老师的推荐开始的, 常常被安利后便直接网购,捧起书一读到底。我暂且为大家推荐我自己读过的5本书,也是我非常喜爱的,所列之书,俱有出处,希望喜欢。 ​

做好一件事。这是梭罗告诉我们的——专心致志于你所做的事。

为什么要急于成功?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伙伴,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生命的另一种鼓点,遵循的是生活的另一种节拍。

人啊,不要用世俗的成功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吧。而你却要专心致志做好你要做的事--一辈子也许只是一件事。

华声在线采访汪涵时曾问:“如果请您推荐三本书,您会推荐哪三本?”

汪涵回答:“(笑)推荐书是最费力不讨好的一件事,当年施蛰存先生就是因为荐书被鲁迅先生批得一塌糊涂。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书的需求不同,年轻人可能喜欢杂志一些,我觉得《城市画报》办得不错,书的话,《西方哲学史》,晚上看看《瓦尔登湖》。”

罗素的哲学史比起国内一些哲学史来说,可以说谈的是真正的哲学。

花了半年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一开始还算晦涩,但越读越觉得通达。心中十分佩服罗素思维的清晰、条理、严谨,因此他不愧为数学家出身。

他对于任何一个哪怕是再伟大的哲学的观点,他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常人的位置,从不忘记用常识去批判他们,对于哲学本身的理解,他永远站在一个人本主义者的立场,不偏不倚。

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对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性中确定地生活。

同上

工艺之美在于无我,脱离我执的境界。

《工艺之道》是正序或者倒序或者从某一页开始翻看都会心感慨的特殊存在,且对日本大和文化不甚了解的朋友可以在书中能明晰嗅到日本文化及心理的特点、审美形态。

日本的工艺人,他们极为虔诚,遵从自然指引,用敬畏而温和的自然之心制作了工艺品,而在此种心态下创作的作品,也更具价值与意义。 人、器物与神明世界在这个时候,形成了一条有机链接。

关于这本书笔者恰好写过一篇书评,可供大家参考—— 《工艺之道》书评/一位固执的工匠

“我最近在看理想国的一本书,就是柳宗悦写的《工艺之道》,非常非常棒, 完全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对生活重拾敬意,他真的是把太多的情怀放在了我们平时没有关注的 一点点小的事情上,人要有器物的精神,也就是器物之心。”

每一本都值得一读再读,温莎,即兴判断,素履,可作入门来读。

现世无论如何寻不到出路,身边总有一个志趣想法相合的人开解你指导你。可惜与木心先生已驾鹤仙去,欣赏木心先生的刻薄,或者说真诚坦率。这样的真诚是建立在他庞大的知识体系与一颗像草莓一样的赤子之心上的。

几乎篇篇好文章。慢慢读着,风景由旧而新,缓缓前来。

“我最开始知道木心先生,就是通过陈丹青的介绍,因为木心先生是陈丹青的师尊,他极力向我推荐木心的书非常值得一读,他说, 木心先生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

“木心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电脑,他也不用网络去查资料,照样可以写出影响人心的文字。 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读书,然后用脑子记下,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因为它难得,你花费了很多时间记下它,这样才会珍惜,才知道它的难得与美好。”

十卷篇幅一览

中国史不仅仅是国人心中固化的炎黄子孙的历史。从这一意义上说,这本书很有想象力, 汉学家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高的可读价值。

历时半年,慢慢啃完。每个作者写一个朝代,虽然史观和质量不大统一,但整体相当不错,每个作者的观点和切入点非常新颖,几乎都是第一次看到,挺有意思的。 强烈推荐第 3,5,7,9卷,写的很严谨, 以整个东亚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历史,开辟了新思维,对独立的个人史观建立很有帮助。

“理想国最近出了一套书,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讲谈社》总共十本,我买了50多套送给我的朋友, 因为那套书特别好,全都是日本作家写中国的历史,看中国的历史,很有意思,我建议大家去看一下。”

以上我推荐了我已经看过的5种书,另外,汪涵老师在其个人专访和节目中推荐过以下书籍,供大家参考,我最近在看马一浮的《泰和宜山会语》 ,望与大家一同进步:

对他影响最大—— 《泰和宜山会语》马一浮、陈丹青《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精读过的书 ——《楚辞》屈原

最喜欢的音乐书—— 《西方文明史中的音乐》保罗·亨利·朗

专访推荐——《风中的纸屑》周国平

汪涵对读书颇有情结,这从他的读书、写书、荐书、开书店诸事中可以窥得一二。他每年要读几十本书,他对读书自有一番独特的见解。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和书里分享过自己的读书观:

读书不在于多寡,也不在于快慢,而在于读完之后有没有下定决心去用,这才是最关键的。如果一个人能践行读到的每本书中的一句话,那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如果能有一句话,由始至终贯彻自己的一生,甚至比读万卷书要强得多。

2011年,汪涵在长沙灯红酒绿的酒吧街上开了个“培荣书屋”,一次最多接待15个客人,满员就会拒客,因为空间只有这么大。 说是书屋,其实更像一个图书馆,里面全是他收藏或特意购买的书,不卖书,来看书全免费,不盈利。

夕阳西下,窗外的湘江静静流淌,一两个读书人在自己的店里,手捧一杯清茶,痴迷地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他说,每当看到这样的景象,就觉得这是最好的时光。

水果台的顶流主持人,一个是《天天向上》的汪涵,一个是《快乐大本营》的何炅,据说两个人有一哥之争,但两个人私下里,是很好的朋友。

在一起久了,大家可能会认为,一山不容二虎,总要有一个厉害的。有人就说汪涵有可能是副台长,而何炅还是一个编外人员,这是怎么回事?

汪涵大哥,能力没得说,人品也是

汪涵大哥就是从一个小角色开始做起,他没有很高的学历,机缘巧合下,进入湖南台。他只能干最底层的工作,端茶、倒水、打扫卫生。

即便是这样,汪涵已经没有放弃努力,用闲暇时间读书,大家可以看到汪涵大哥在台上侃侃而谈,以为他提前准备的,实际上,这些都是当年努力的结果。

他当年,什么都不畏惧,爬横杆,天寒地冻的,他就在上面。没有拍摄经验,就带着摄像机到剧组,见人就拍。 这些辛苦,都化为他前行的力量

机缘巧合下,他应聘当主持人,最终成功了,他在恩人的支持下,一路从小主持人,到台柱子。 他用实力证明,他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他不仅在主持上优秀,在为人上也是如此。在一个小型晚会上,邀请了一位老者上台,他可能有点激动,忘记时间了,就在上面说了一个多小时,汪涵大哥并未打断。事后有人问为何不打断?

很多人不知道,他开了一个书屋,那个地方,清净雅致。可以俯瞰湘江,可以在那里静静读书,是一个完全公益的读书场所。他没有宣传,主要是怕扰人清静。

当然,也有一些大家知道的公益事业,例如献血,还有在冰灾时候,亲自去送温暖。这样的事情,汪涵大哥做了很多,官方对他也很认可。

汪涵大哥不仅是一个主持人,还有官职呢! 他是省政协常委,虽然只是一个荣誉,但也是有级别的,应该属于副厅级。而省电视台副台长的级别也是副厅级。区别在于前者是荣誉,后者有实权。

汪涵大哥有可能成为省台的副台长,与他的努力分不开,当然,这不是说何炅老师不努力,而是另有原因。

何老师的编制,是个问题

很多人都熟悉何老师,他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他很会做人,在快本上,嘉宾都能受到何老师的照顾,没有那么强的拘束感。

何老师在节目中会调动气氛,让嘉宾和观众互动,既能宣传节目,又能让嘉宾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何老师本来就很活跃,跟小鲜肉们互动,大家都开心。

这样优秀的人,难道不能竞争副台长吗?

大家才知道,何老师的编制,是在北外。之后,何老师一直在湖南台工作,很多人认为,他的编制在湖南台,实际上没有。

湖南台作为一个省台,编制要求一直很严格,跟何老师签订的,是外聘合同。实际上,这也是对何老师的保护。

何老师在湖南台没有编制,他就可以不受湖南台的约束,他不仅是主持人,还是演员、歌手、导演,他可以到外面接商演,也可以有更多代言,这样更加机动灵活。

唯一的弊端就是,他在湖南台不能有更高的职务,他只是这个台的一员。 就算他再努力,也不会成为台的副台长,因为他没有编制。

这不是何老师的错,这可能是编制的问题。很多人觉得编制这个东西不好,但有编制,可能会受到约束,但没有编制,就意味着没有保障。

像何老师这样优秀的人,肯定不会在意编制的。 因为没有编制,挣得更多,不光有主持收入,还有到其他商业代言的收入,这样,不香吗?

何老师对职位,好像没有要求,他更喜欢和大家一起快乐地玩耍,看他在节目中快乐的样子,就觉得,主持是他更喜欢的事,而不是成为副台长。

编制重不重要,就看个人

汪涵大哥是有编制的人,他在湖南台的位置越来越重,甚至可能成为副台长,这与他洁身自好有关。他也没有参加东方台那几位参加大佬生日宴会的情况。

这也是他受到器重的原因之一。汪涵大哥主持的节目,有些的确有高大上的感觉,给人一种阳春白雪的既视感,有人说他是装的,但平心而论,我说不出那么高大上的言辞来。

汪涵大哥可能读的书多,讲得好。 可能也是台里比较喜欢,他的编制就占了优势,成为副台长的人选,至于能不能选上,就看汪涵大哥的能力了。

何炅老师就是另外一种风格,他亲和力极强,也愿意和嘉宾互动,容易获得大家的喜爱。他也不是很在意编制,编外人员,可以挣更多。

很多人喜欢编制,主要是因为编制内的福利多,而且有了编制,升迁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而编制外可以挣到更多的钱,但不能获得编制里那么多福利,也没有更大升迁可能。

至于喜欢编制还是自己当家,就看个人选择 。汪涵大哥选择了编制,职位的提升,可能会快一些;而何老师选择了编制外,获得的收益,会多一些。

写在最后:

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选择,汪涵大哥选择的路和何老师不一样。 大家都是成年人,选择不一样的路,那就走下去。

汪涵大哥、何老师,都是主持界的顶流,人家的选择,肯定有自己的考量,我们就看着他们的节目好了,你喜欢他俩的节目吗?

汪涵作为湖南卫视的当家主持人经常被拿来和何炅比较到底谁是湖南卫视的一哥,但是在我看来两个人都同样的好,没有可比的必要。我认为汪涵更低调一些,由他和王一博等人主持的《天天向上》也一直是湖南卫视比较火热的一个节目。汪涵能走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也曾在节目里讲过以前只是在节目里当一个场工而已,所以他对今天所得到的一切都非常珍惜。

大家都知道汪涵很喜欢打麻将。但是他私下里做的公益更是数不胜数,汪涵在做公益事业方面从来不含糊。他绝对是娱乐圈里比较正能量的代表之一,曾经担当过献血形象大使。在08年出现冰灾得时候还曾经给当地人送过物资,他还开了一个公益性的读书场所,名叫培荣书屋。他做这些从来没有大肆宣传过,他也不希望有人来打扰这个书屋的清静。

汪涵也算是半个湖南人。出生于江苏的他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所以他出生后基本上都在湖南进行生活。所有见过汪涵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每次看见就仿佛看见自己家的邻居很亲切的打招呼。他经历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为期很短,也草草结束了。最幸福的当属他的第二次婚姻,也就是和杨乐乐结为夫妻。同作为湖南卫视的主持人汪涵和杨乐乐在一起后杨乐乐就不怎么出现在大众视野上了。

并且汪涵是一个很乐于助人的人。曾经刘涛在丹麦做活动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套价格高昂的珠宝弄丢了。后来发现是盗窃,在刘涛十分焦急的时候,汪涵帮助了她。汪涵还能和丹麦的王子一起骑车,汪涵在私下里的兴趣爱好很多,喝茶,看书写字等他都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675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