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为何又叫红鲟?

螃蟹为何又叫红鲟?,第1张

红鲟又称聚缘青蟹,属于螃蟹的一种,而非螃蟹又叫红鲟。

锯缘青蟹(学名:Scylla serrata)属甲壳纲,梭子蟹科(蝤蛑科)。喜穴居近岸浅海和河口处的泥沙底内,性凶猛,肉食性,主食鱼虾贝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之功效。

尤其是将要怀孕的雌蟹,体内会产生红色或者黄色的膏,这种在中国南方叫做“膏蟹”,有“海上人参”之称。盛产于温暖的浅海中,主要分布在中国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的沿海等地,江浙一带尤多。营养分析青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扩展资料

锯缘青蟹因体色青绿而得名。锯缘青蟹头胸甲略呈椭圆形,表面光滑,中央稍隆起,分区不明显。甲面及附肢呈青缘色。背面胃区与心区之间有明显的"H"形凹痕,额具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较内眼窝突出,前侧缘有9枚中等大小的齿,末齿小而锐突出,指向前方。

鳌足壮大,两螯不对称。长节前缘具有3棘齿,后缘具2棘剌;腕节外末缘具2钝齿,内末角具1壮刺;掌节肿胀而光滑,雄性个体尤为肿胀,背面具有2条隆脊,其末端具1棘刺,指节的内外侧各具1线沟,两指间的空隙较大,内缘的齿大而钝。

前三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短毛,末对步足的前节与指节扁平浆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第6节末缘内凹,其缘直,两侧缘直,末节末缘钝圆,雌性腹呈宽圆形。甲宽可达20厘米,体重有1.5千克。

锯缘青蟹相对于拟穴青蟹,其螯足的网状花纹更加明显,闽浙渔民俗称为“花脚蟳”; 食量大,性格也比拟穴青蟹凶猛,人工养殖的难度也较高,我国多以养殖拟穴青蟹为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鲟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似乎再多千奇百怪的生活方式都会显得不足为奇。我们曾介绍过许多中国式的神奇村庄,有建在山洞中的,有建在悬崖上的,有建在戈壁深处的,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村庄依旧特别。福建是我国著名的渔乡,这里水天相接,神奇的是,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 ,竟然漂浮着一个名叫三都澳的村庄。

这就是位于福建省宁德市东南部的“海上城市”,为中国1.84万公里黄金海岸线的中点。这里地形口小腹大,是一个十分奇特的海湾,水域面积714平方公里,出水口只有唯一的东冲口,宽度仅2.6公里,不仅是天然的风良港,也是易守难攻的海上堡垒。不仅如此,三都澳的深水面积和航道水深都堪称“世界之最”。据说这里是妈祖诞生之地 ,常年有妈祖庇佑 ,三都澳的渔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海域,却从来没遇过重大的自然灾害。

房子多为一层,以钢材为骨架,用塑料泡沫浮球和木板搭建,为房子提供足够的浮力。下为网箱养殖,上面可以住人的渔户相连,生活着近2万的渔民。列队成阵,阡陌纵横,绵延数十公里,仅以几条小水巷分隔,以便船只通行。因为海湾地形的关系避风较好,即使有台风来袭,这些房屋也都是能够抵挡得住的,于是形成了三都澳人口庞大的海上渔城,整个村庄随着潮水的涨落而起伏,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村子里有完善的生活设施,水电、网络应有尽有;衣食住行全在这里,渔民们在自己的屋子里生火做饭,过着和我们一样的寻常日子。三都澳海上渔城有街巷、门牌、有社区管理机构、警察、移动公司营业部;有商店、酒楼、卡拉OK厅等。就和一般的生活社区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与城市略有不同的是,比起城市早上7、8点才开始被上班族唤醒,三都澳的“起床时间”却总是在凌晨。

凌晨四点,三都澳鱼排上的近2万渔民,就会开始一天的生活。三都澳渔民一年的辛劳,会迎来每年两次的最佳捕捞季。无论是忙碌还是闲暇,渔民们所有的时光都在这海上村庄渡过。

三都澳附近的海域,盛产各种海鲜:生蚝、红鲟、鱿鱼、花蛤、鲍鱼等应有尽有。其中,这里拥有世界最大的黄鱼养殖基地,渔排蔚为壮观。现在这里已经开发为一处集养鱼、休闲、看海、垂钓、吃海鲜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对游客而言,坐在随波荡漾的渔排上,把酒临风、品尝即捞即烹的海中奇珍;垂钓、赏鱼、娱乐休闲;此时旅游服务业成了渔民们的另一处副业。

福建人爱吃海鲜水产,更注重调味料和吃法。比如用鳗鱼和鲨鱼做成鱼丸。海蛎也是福建特色菜,当地人喜欢煎着吃,做成海蛎饼也非常美味。海蛎还可以做成汤,或者烤着吃,土笋冻也是一种类似果冻的美味菜肴。福建人不爱吃辣,主要以酸甜咸香为主。

福建的选材主要是以汤为主,口味多变,但他们不善于吃辣,或许与当地人喜欢喝茶有关系,菜肴也善于做一些醇、香的新鲜汤汁。

福建菜属于八大菜系中的闽菜菜系,主要以海味为主,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长的菜系。

福建特色菜

1、土笋冻

这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极具特色的小吃,外表看起来像果冻,吃起来也特像果冻,但里面夹着的东西叫沙虫。

2、面线糊

面线糊是以福建泉州为发源地,而后传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

3、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是福州名菜馆聚春园于清代同治年间首创。主要由鲍鱼、海参、鱼翅、鱼肚、鱼唇、蹄筋、火腿、瑶柱、冬菇等28种原料配制而成,加上绍兴酒等,贮入酒坛中,拌泥密封,以文火煨制10多小时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657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