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肇庆怀集县有清真餐厅吗

广州肇庆怀集县有清真餐厅吗,第1张

有的,肇庆有一家本地人经营多年的 清真粤菜馆和两座清真寺,还有一座广东最大的回民古墓群,所以此次广州团建活动特意留出一天时间去肇庆,从广州到肇庆有城际列车,一个多小时即可抵达肇庆,当天可往返。建议买到肇庆站的车票,不要去肇庆东站,东站距离肇庆中心城区还有40分钟车程。

肇庆站距离清真寺只有三公里, 肇庆历史上记载有两座清真寺,东寺和西寺,东寺建于明末清初,位于肇庆市端州区水师营路,即当时的中北区水乡营,西寺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位于肇庆端州区康乐中路,即西门祝家路康乐中街,东西两寺相距2公里左右。

“三朝遗址”是肇庆市在康乐中路建设工程中发掘出土的晋、南北朝古墓群。该项目用地面积0.6公顷,位于肇庆城墙的西北面,与披云楼、城西清真寺隔路相望,是府城众多历史文化、景观旅游资源链条中的重要节点。遗址区拟建成一个小型景观文化公园,共计需要拆迁建筑总面积约6500平方米。其景观和开放空间为城市提供现代生活与休闲文化场所,以利于府城生活、文化品质的提高。原两广总督府遗址坐落在如今肇庆市政府的所在地,为此,规划要求市政府要迁出现在的位置,用于建设以展示总督府遗址及西江民俗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

过去的2004年里,肇庆市民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

端州,这座千年古城,沉厚凝重的历史文化与美仑美奂的现代气息水乳交融,她所焕发出来的青春魅力,让每一个肇庆人都感到格外舒心,格外惬意,格外自豪。

外地游客进入肇庆,总是首先要为肇庆的市容市貌发出由衷的赞叹。沿着端州大道前行,宽敞的八车道柏油路面呈流线型贯穿市区,各种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先进完善。街道两侧,绿树成荫,经过统一美化亮化工程后的沿街楼宇清新亮丽。漫步徜徉在夜色中的大街小巷,街道平坦整洁,到处灯光通明。经过拓宽改造的建设路、天宁路,霓虹闪烁,繁花锦簇。全线开通的宋城西路,将宋城墙北侧的巍峨雄姿全部展现在游人面前,使原来的古城墙更加壮观,更赋予魅力。我们走近风景如画的星湖牌坊极目远望,五光十色的灯饰,将美丽的星湖映衬得缤纷异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八方宾客,纷至沓来。

“三个最适宜”引起强烈共鸣

在肇庆市民十分关注的中共肇庆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林雄在报告中提出,实现肇庆新发展,必须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构筑体制新平台、构筑科技新平台、构筑城市化新平台。在构筑城市化新平台方面,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南连东扩”的规划和建设,加快构筑一江两岸、超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大城市,把肇庆建设成为最适宜旅游的花园式风景城市、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型山水城市、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在中共肇庆市委九届三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林雄在阐述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再一次提出,要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的投资,这是改善投资环境营造发展载体的客观要求,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培育新一轮增长动力的重大举措。必须进一步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实现城市经营和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谋全局以治一域”,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肇庆人民进入了一个“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阶段。

采访肇庆市民,谈起城市变化,老百姓们对“三个最适宜”津津乐道,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群众对“三个最适宜”的强烈认同,对肇庆美好明天的无比憧憬。

离休老干部标叔的一席话,说出了肇庆市民的心声:肇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长期缺乏经营城市的理念,整座城市综合功能低下,突出表现在道路破旧,街道狭窄,路灯不明,城市应有的特色和魅力不能凸现,旅游业该旺不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难以发挥。“三个最适宜”,以科学发展观明确了肇庆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们乘坐出租车外出采访,20多岁的司机将车子开得又快又稳,我们称赞司机技术好,司机说:“不是我技术好,是路好,全城几乎都是这样平坦的柏油路,驾车行驶在这样的路上,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一名交警告诉我们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今城区街道宽阔了,漂亮了,汽车、摩托车驾驶员遵守交通秩序的意识也在明显提高,不但交通事故减少了,偶尔处理一些交通肇事,当事人的相互礼让,温和文雅有时让交警也颇感意外。

或许就是这样一种道理,人在改造环境,美好环境同样反过来也改变影响着城市里的每一位公民,提升着这座城市的形象。

市政建设投入10个亿

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2004年,市委、市政府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高达10亿元,这在肇庆历史上前所未有!

市政管理局的负责人告诉我们,2004年肇庆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真正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区的道路改造和路灯工程建设包括原来路基病害处理,路面的摊铺,路灯的造型,灯距的设置,绿化树种的选定都会同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并征求广大市民的详细意见。

2004年,仅市政管理局就完成了包括建设路部分路段、宝月路、工农路、人民路、康乐北路、城中路等11条道路沥青砼路面的重新拓宽和铺设,17条路段的绿化补植,一年内改造整治城区道路路面达23项,新建绿地3万多平方米,天宁路、建设三路、端州路等城区一些主要路段还增设了园林小景,提高了城市绿化品位。

针对城区的一些内街巷道灯不明和有路无灯的现象,市政管理局还相继完成了包括芙蓉路、天宁南路、康乐中路、豪居路等22条有路无灯的新路灯安装。对蓓蕾路、古塔路等38条路段的旧路灯和古塔中路、工农北路等9处道路交叉口的高杆灯进行了重新改造,对华侨大厦楼顶、阅江楼、崇禧塔等重点灯饰工程进行了彩灯改造,凸显醒目的外形。修铺靓道路路通,华灯璀璨不夜天。

为改善肇庆环境,我市对一些道路两旁的建筑物进行了“穿衣戴帽”美化亮化,这在城区还是首次。2004年4月到7月,具体负责施工的市政管理局完成了对端州二路至端州七路长达9公里街道两旁建筑物的美化和灯饰工程,使这些路段两旁的建筑物焕然一新,有效地提升了肇庆城区的环境质量。

新一届肇庆市委、市政府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百姓看在眼里,甜在心头。从去年9月开始,市政府继续开展对建设路、康乐中路实施美化亮化工程,首先需要拆除沿街住宅、商铺1100户的防盗网。市政局有关方面的负责感慨地告诉我们,市政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工程需要拆除大量的防盗网和临时建筑物,施工单位事先把各种困难都考虑到了,没想到工程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广大市民都非常配合,许多市民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切实为市民办好事、办实事,我们这座城市越建越漂亮,我们相信政府,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尽管吩咐。”

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居民住户防盗网和一些临时建筑物的拆除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便顺利完成。肇庆新一届党委、政府真诚为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更感动了肇庆人民,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融洽和默契在城市的发展中迅速提升。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如水乳交融。

见证宋代城墙“大突围”

浩浩西江,滚滚东流,哺育了中华奇葩的岭南文化。肇庆是岭南土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其中古建筑宋代城墙,就是肇庆最具意义的古建筑文化标志性之一。

多少年来,肇庆市民一直希望能够打通宋城西路,将古代宋城墙北侧全部开发出来,为肇庆城区增光添色。2004年,新一届肇庆市委、市政府帮助市民完成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心愿。

肇庆市民记住了这一时刻。2004年5月5日,伴随着宋城西路的全线开通,古代宋城墙北侧建筑全面惊现世人面前,巍峨雄姿,风采依然。

肇庆市民对宋代古城墙素有深厚的感情。史料记载,宋城墙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穴公元1113年?雪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宋代古城墙历史上曾经有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的位置始终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近年来,肇庆市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但宋城墙除了北侧一段,四周仍处在后世建筑的包围之中。如何使城墙摆脱包围,恢复本来面目?按照广大市民的意愿,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将开通宋城西路,进一步开发宋城墙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示,宋城西路的开通和宋城墙的建设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惜代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完成。工程施工期间,市主要领导们又多次亲临现场,就一些具体问题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办公,保证了施工进程。

宋城西路的建设,为2004年肇庆城市建设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开通后的宋城西路平坦宽敞,绿树成行,繁花似锦。两旁的路灯也独具特色,不但选择了古朴现代相结合的华贵造型,而且特意加强了灯柱的密度,市民和游客在夜晚也可以清楚地观赏到古城墙的雄姿和壮美,成为肇庆现代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挖掘的新亮点,光彩夺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477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7
下一篇 2023-03-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