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古镇和余西古镇哪个好玩

余东古镇和余西古镇哪个好玩,第1张

各有好处,都有很悠久的历史。

通州区余西古镇:一座有着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古名余庆(庆余),因城郭设_形似龙,又名龙城。地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长江口北岸。成陆早于周边,始建于唐代,历尽千年沦桑,城墙几废。海门市余东古镇:始于唐代,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基于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还有少量的明代历史建筑及大量的清代及近代的历史建筑。现有殿宇50余间,其中,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山门为清代建筑。

如东县_茶古镇:千年历史名镇,又名南沙,由于古代海水冲击,两晋至南北朝时期逐渐聚沙成陆,唐初为煎盐场亭,始有移民居住。古镇包含了_茶的历史文化元素,又蕴藏了红色革命斗争史。

余西古镇,一个被现代人遗忘的角落。当我每次走进古镇,眼前的沧桑和落寞,就像被岁月揉碎了一般蓦地感觉心疼。

余西龙街的巷子是用青砖和石块铺出来的,巷子不是太悠长,在阳光照耀下一下子就像穿越了距今久远的年代。去年我去过苏州的木渎古镇,与余西老街相比较而言,木渎古镇有着气势磅礴的高楼也有名气极高的商号,唯独缺少龙街的小家碧玉式的灵韵,抬头望向木质结构的二楼隐约可见一妇人手持小扇倚窗前,眼睛不时眺望着远方,微风习习吹醒梦中人,再回首已不复从前。

小巷两边的房子大多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斑驳的墙壁和破旧的门窗像垂暮的老人老态龙钟经不起折腾,手稍微触摸,砖壁的粉尘纷纷扬扬的撒落了一大片。唯有一处保修完好的房屋显得那么气派和尊贵,门牌上写着朱竞元故宅,据史料记载,在鼎盛时期有良田千倾,住房数百间,并尊称为“余西的沈万三”,不过由于 历史 原因,现在房子保留完整的也只有这几栋,进入小院中,花香扑鼻,光影绰绰,绿意盎然,门口摆放的物件以及宅中使用过的家什像放老电影一般无不诉说着主人往昔的繁华似锦。

小巷里,零星住着几户人家,那种悠闲和恬静和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有着鲜明的对比,一只小狗静静地站在门口,等候它的主人。几个老人围坐桌旁打长牌消磨时间,谁输谁赢?无所谓,邻里之间的浓浓乡情足矣感染了我。最难得的是,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戴着眼镜,坐在椅子上脚踩缝纫机制作布鞋,那娴熟的手艺,引起我注视好久,不得不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古镇纯朴的生活气息悠闲而平淡。

正如一首歌唱到:“我们一起走过的老街,记不得哪年的哪一天?很漫长又很短暂的岁月,现在已经回不去早已流逝的光阴。”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也不断向前……

敬亭,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号逢春,据考证祖籍是南通州余西场,即现在的余西古镇,生于1587年,死于1670年,享年83岁。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评话艺术家,他的评书风格很为后人称道,争相效仿。下面跟着我一起了解一下他的一生。

柳敬亭画像

柳敬亭原名曹永昌,在南宋建炎年时,金人南下入侵,曹氏一脉流落至常熟。元朝至元年间,族人各自西东,曹氏为避乱,落户通州余西场。以后多年一直在通州余西场讨生活,祖父、父亲在余西镇上经商供一家人吃穿用度,叔父则在泰州和余西间来往经商,一大家子都以经商为主。后来遵循祖父的遗命,随父迁居泰州帮助叔父经商,并说书成名,所以后人皆以为他是泰州人,其实不然。

柳敬亭年少时颇为调皮,与无赖无异,15岁时犯下杀头的罪过,因泰州府尹为期开脱才免去死刑,一直流落在外。逃亡过程中听艺人说书觉得很是有趣,自己也在集市上根据一些街谈巷说的言论说起了书,却没想到很受市民欢迎。在万历三十七年时,他渡江南下,在一颗柳树下歇息时,想到自己还是逃犯,说书又太容易暴露姓名,不禁泪湿眼眶,当即决定以后变姓柳,改名为逢春,号敬亭,因他的脸上麻子很多,世人也叫他柳麻子,从此历史上便多了一位鼎鼎大名的评论艺术家柳敬亭。

柳敬亭者 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原姓曹,名永昌,号逢春,生于1587年,死于1670年,享年83岁。据考证祖籍是南通州余西场,即现在的余西古镇,很多人却认为他是泰州人,那么他到底是哪里的人呢?

柳敬亭画像

据一本曹邦庆撰写的书中记载:柳敬亭,本名曹永昌,号敬亭。他的祖先是一位开国元勋,还被封为武惠王,世世代代定居在河北的真定府录寿县。南宋时期,金人南下入侵,族人们各自奔走,到处避难,曹氏最终逃到余西场,并定居下来。由此曹家便在余西场落户安家,祖父、父亲在余西镇上经商。因此柳敬亭确确实实是通州人,说他是泰州人又从何说起呢?

说柳敬亭是泰州人有三大原因,一是因为他幼时即遵从祖父的遗命随父亲迁居泰州帮助他叔父打理家业。二是因他年少猖狂,犯下死罪,逃难之时又要于市井之中说书度日,想想当年的柳敬亭,一个在逃的罪犯,只能变名异姓,流落他乡,怎么能把自己的真实姓名、老家昭告天下,那不是自寻死路嘛!还有一个原因却是受与文人吴伟业的“误导”影响,吴伟业在一本书中对柳氏的籍贯是这样说的:”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盖姓曹。”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黄宗羲的一篇文章中也说柳敬亭是泰州人,这种说法更加深了“误导”,在当时乃至以后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后人多以为柳敬亭是扬之泰州人,却不想一直是错误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347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6
下一篇 2023-03-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