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即将迎来的新地铁,沿途会经过哪些地方?

合肥即将迎来的新地铁,沿途会经过哪些地方?,第1张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面积为11408.48平方千米,截止到2019年常住人口为810多万。且2019年合肥的GDP达到9400多亿元,预计2020年能突破万亿,挤入全国前20名。如今它也被列入一线城市,但想要大力发展肯定少不了交通建设。

在城市地铁建设方面合肥起步较晚,目前市内地铁里程只有89km,为弥补这一空缺,官方早在2015年就规划出21条地铁线路,其中有3条已正式建设,又将迎来新地铁4号线。地铁4号线从2016年开始正式建设,整体走向为“L”型,起于龙青岗站,止于综保区站,全长41km左右,共投资276亿元。

该线路分为东、西两段建设,东段是葛大店南~综保区,预计要2021年底才能竣工,西段是青龙岗~望湖城南,预计在2020年底就能开始运营。4号线沿途共设置31个站点,大大提高了区域居民的交通便利,这下当地的市民要有福了。31个站点中有8个站点是后期南沿线增设的,这8座车站中含有一座区间风井、一座主变电所、车辆段一座。

2019年年初合肥铁道部门确定将创新大道站设计成合肥首个科创主题站,该车站要兼顾软件上的创新和前沿的硬件设施,体现出站点的前卫与科技性。创新大道站是地下双层单柱双跨岛站台,有4个出入口,出入口周边和候车区域有科技展品区和科技展示墙,这些科技展区的面积有350平米左右。

此外,车站其它部分都是围绕优质企业、高新区创新平台、高端人才等元素设计。2019年5月份创新大道站正式封顶,是全线14座建成的车站。到2020年中旬,丰乐河路站安装了我国自产的首个智能化标准泵组模块,该智能泵组从运输到安装只需10天。开始运用后泵组能监测机房中的仪器震动、水压、温度等方面,可实现数据分析、自动调节、远程控制。

这能大大延长机房设备的寿命,使设备的保养过程更安全、高效。智能化标准泵组模块的安装也标志着地铁4号线进入尾声,该路线将政务中心、科技创新基地、合肥南站连成一线,这是合肥南北走向人流量最大的线路,将成为合肥市的骨干线。地铁4号线的建成也能促进合肥的旅游业发展,其作为一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城知名度一直不高,这和它的位置、交通无不关系。

然而这里的好景并不少,大蜀山的海拔虽然只有280多米,却也是居民休闲的好地方。山上有开福寺、名人园、野生动物园,既能体验山水又不用爬山劳累,最适合周末踏青和亲子旅游。大蜀山的山下有一条叫“半边街”的文艺街,这里全是仿古的徽式建筑。不过大家可别被它骗了,半边街实际上只建成两年。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有一半与公园衔接。

合肥南站(Hefeinan Railway Station)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隶属于上海铁路局管辖,与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共同组成华东四大高铁特等站,是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是亚洲地区特大型交通枢纽之一。

合肥南站共12台26线,由合肥高铁南站站房、南北广场、线下场站、合肥客运中心站等几大功能区块组成,除合肥南站高铁站房外,枢纽总建筑面积约38.5万平米,合肥南站股道四角用地9.7万平米。

合肥南站是连接沪汉蓉客运专线、商合杭客运专线、京福高铁和合安城际铁路的国家级客运枢纽站。站房设计为全高架支撑上悬结构,乘客可自由选择出租、公交、轨道交通、摆渡车以及社会车辆出行。南站东北角为合肥客运中心站,旅客可根据自己出行情况实现无缝换乘。

合肥南站远景

建设背景

合肥是国家十大交通枢纽,最重视的是高铁。但由于合肥站不大,日渐不能满足需要,合肥西站又过于破旧,建造一个新的火车站刻不容缓。反复选址,最终定在合肥G3京台高速小西冲枢纽东边五百米。

建筑规模

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以下简称“合肥南站枢纽”)是结合高铁合肥南站建设的集各种交通换乘方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属合肥市先行规划设计的重点项目之一。

合肥南站是沪汉蓉客专、京福高铁线的交汇站,合肥站是淮南线、宁西线、合安线、合蚌高铁的交汇站,形成以合肥南站、合肥站为客运系统、以合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环形格局,为中国中东部地区搭建了经济发展的动脉。

高铁合肥南站连接通过合肥市的合宁、合武两条高速铁路,并通过联络线连接合蚌高铁、商合杭高铁,同时为合福高铁的起点站,其旅客发送量占合肥铁路总旅客发送量的67%以上,根据相关资料预测结果,2020年和2030年合肥南站旅客发送量分别为1800万人和3160万人,旅客日发送量分别49315人和86575人,高峰小时客流量分别为5200人/时和9500人/时。合肥高铁南站的建设将会大大提升合肥市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2014年11月12日建成通车。

合肥南站枢纽以合肥高铁南站站房为核心,地处合肥市包河区及经济开发区交界处,连接老城区和滨湖新区。根据功能组成及规划条件,合肥南站枢纽需要解决九种功能关系的换乘及衔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慢行交通,是合肥市未来最重要的陆上客运交通门户。

合肥南站枢纽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米,由合肥南站站房、南北广场、线下公交场站、合肥客运中心站等几大功能区块组成,除合肥南站高铁站房外,枢纽总建筑面积约38.5万平米,股道四角用地9.7万平米。结合周边新建及改建市政道路项目,合肥南站枢纽项目(不含合肥高铁南站站房)总投资估算约74.5亿元。合肥南站的南北站房采用徽派建筑的风格特征,整体简洁大气,典雅清新,同时引入四水归堂的设计理念,形成具有浓郁徽州味道又现代感十足的序列空间。

南、北广场总占地面积约12.5万平米,内设综合换乘厅、配套商业、设备管理用房、社会车辆停车库等,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米。为节约利用土地,合肥高铁南站站台采用高架方案,充分利用站台下空间布置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与社会车辆停车场。线下场站总建筑面积11万平米。立体矩阵式出租场站及室内候车式公交场站是枢纽线下场站的设计特色与亮点,可较好地适应高铁突发大客流的换乘特点,并有效提升枢纽服务水平。

合肥地铁1号线高铁站设置在合肥南站枢纽北广场地下,地铁站厅层与枢纽北广场综合换乘厅形成人流换乘,地铁盾构区间纵贯合肥高铁南站站房及枢纽南广场,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5号线将汇集于此。

合肥南站的一个特点就是技术和环保理念先进。工程技术人员说,在高铁南站站房的建设中,采用了地热泵供暖,通过水循环自然调节站内温度;并安装了135个天窗,其中27个是全自动的,这些可以用来控制站房的温度、光线,比传统方式节约能耗。另外,为了方便旅客进站、上车、出站、乘坐地铁,整个合肥南站安装的自动扶梯及电梯的数量超过百个。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12个。

合肥南站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站房总建筑面积9.92万平方米,总投资71亿元人民币,站台规模为12台26线。

合肥南站,又称合肥高铁南站,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龙川路,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铁路车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331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6
下一篇 2023-03-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