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娄底在哪里?

请问娄底在哪里?,第1张

娄底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地理几何中心,是湘博会永久举办地,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城市,湖南能源,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原材料战略储备基地,是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湘中明珠”。辖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等3县、2市,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据传,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这里交相辉映,故而得名。

娄底是被后世尊为“战神”的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有梅山龙宫、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是湘中的新兴旅游目的地。此外娄底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

娄底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是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是环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沪昆铁路和沪昆高铁横穿东西,洛湛铁路和娄邵铁路纵贯南北,成为湖南重要的“十字型”铁路枢纽。沪昆高速公路、娄怀高速、长韶娄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娄衡高速公路、益娄高速相继全面贯通,娄底大道、龙琅高速、娄醴高速相继规划开工建设,娄底即将步入“高速”时代。娄底通用机场建设进入准备阶段,随着高速、高铁、航空等基础建设的全面推进,娄底已成为环长株潭城市群中极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重要节点城市。

娄底市在湖南省,位于湖南的地理几何中心,全市东西宽160km,

南北长102km。

娄底人民大多数是汉族,少数民族有苗、土家、侗、蒙古、回、藏、维吾尔、彝、壮、布依、朝鲜、满、瑶、白、哈尼、黎、僳僳、佤、高山、纳西、土、布朗族,少数民族最多的是苗族。矿产比较丰富,冷水江市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娄底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季风性,又兼具大陆性。其基本特征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秋季凉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积温较多,生长期长;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变化明显。娄底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旖旎。市内有清代名臣曾国藩故居等人文景观和各类风景名胜旅游点70多处。湄江风景区、波月洞风景区、洛阳湾古建筑群、水府庙水库等旅游胜地各具特色、风光迷人。

娄底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省辖地级市。

娄底市位于湖南地理几何中心,是湘博会永久举办地,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城市,湖南能源,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原材料战略储备基地,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湘中明珠”。

辖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等3县、2市,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

娄底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是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是环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沪昆铁路和沪昆高铁横穿东西,洛湛铁路和娄邵铁路纵贯南北,成为湖南重要的“十字型”铁路枢纽。

扩展资料:

娄底一带原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相传先民们是盘古的后裔,属三苗、九黎集团,出自五帝中的颛顼。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先民们与黄河流域的华夏和东夷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但最后失败了,大部分被迫向南迁徙。

现今贵州、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很多是这一带移民的后裔,剩下的部分被西汉以来不断大量南移的中原汉人(特别是江西人)融合、同化,从而形成今天娄底市汉族人占99.9%的民族格局。 娄底在夏商周时为荆州一隅,战国时属楚的范围。

秦统一中国后,娄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国家秦的国土,隶属长沙郡,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饶有兴味的是,境内是两种行政管理状态并存,即在东南较平坦的地方大部分为秦所归化,而在西北一带,居民依然“椎髻徒跣,断发纹身,耕田有邑”,水行山处,不服王化,人称“梅山蛮”。其基层组织与秦的亭、里、什大不相同,称为峒。

相传有十峒,为首者称“左甲首领”、“右甲首领”或“峒长”、“峒主”。峒民有扶、苏、向、兰、青、赵、卜以及为逃避战祸迁入梅山定居的外姓陈、邹、刘、罗等姓,他们不为秦的行政所属,俨然独立王国。

并且,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此过程中,历代封建统治者一方面对梅山地区采取封锁政策,实行封边禁垦,不准汉、峒互通往来,一方面频繁兴兵征讨。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宁太宗派兵围攻梅山,俘斩峒民数千;次年又调兵镇压,俘斩峒民两万。

但是,“梅山蛮”奋起反击,从未屈服过。宋仁宗开始对“梅山蛮”采取怀柔政策。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潭州知府刘元珍派人入梅山,招抚峒民400余人。嘉佑末年(公元1063年),益阳知县张颉向朝廷建议经营开拓梅山,取消不准峒民耕种与益阳接界之地的禁约。

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湖南转运副使范子奇奏请朝廷,对“梅山蛮”“宜臣属而郡县之”。蔡煜继为湖南转运副使后,又奏请朝廷,主张对“梅山蛮”“使为士民,口授其田,略为贷助,使业其生,建邑置吏,使知有政”。

宋神宗采纳臣下意见,派专使进山言和。这年十一月,梅山正式归附北宋中央王朝。宋籍其民,得主客14809户,19089丁(成年男子),田260436亩,并在梅山设上、下两邑。上邑为“新化”,取“王化之新地”之意;下邑为“安化”,取“人安德化”之意。

新化县成为娄底境内最早的建制县,在宋代隶属邵阳郡,元代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娄底境内的其他县市,双峰一带,秦时属长沙郡的湘南县,汉代以后长期属湘乡县地。

涟源一带,秦至东晋时大部分地域分属湘南、连道、湘乡、昭陵等县,北宋以后,其全部地域便长期分属湘乡、邵阳、安化、新化四县。娄星区一带从汉代开始,就一直为湘乡辖地。冷水江一带在宋以前属“梅山蛮”地,宋以后长期属新化县地。

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涟源地区(1982年12月更名为娄底地区,1999年1月改为地级娄底市),从此,娄底崛起湘中,辐射三湘,开始了新的历史纪元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娄底

娄底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316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6
下一篇 2023-03-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