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中的西厢是哪一间

西厢记中的西厢是哪一间,第1张

原来四合院的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而剧里面有一幕是女主约男主半夜在西厢房见面,所以就叫这个名字了。

西厢就是所居住的普救寺里的西厢房。

读音:[ xī xiāng ]

出处:唐·元稹《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白话译文:等到月亮西下到西厢房时候,当你看到我房间的门是虚掩的、半开着的时候,才可以进来,看到门外院墙上花的摇动,以为是美人(张生)到来了。

例句:娇凤见尾不见首,隐也,雪上空留鸟行处,掩也,待月西厢迎风半开,妙也,怀抱琵琶美人遮面,魅也。

山东泰沂山脉面绵延数百公里,自巍巍泰山,到黄海之滨,众多山脉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齐鲁分界线,留下的最为著名的就是已山脉走势分界的——齐长城。大山深处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说和故事,因为地理环境和交通影响,也保留了众多的古村落,其中就有一个和《西厢记》重名的西厢村。

西厢村位于博山与莱芜、章丘交界处的博山一侧,故属于博山管辖,西厢村位于齐长城遗址齐国一侧(即山脉北侧),有卫星图可以看出,西厢村为三面环山,只有一个窄窄的山谷可以出去,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为村落能够保持原始状态提供了基础。

西厢村可是和西厢记中的西厢没有任何关系啊,据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淄川县志》、清道光十二年(1832)《穆氏族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观音堂迁修碑记》,均载村名为“西乡”,有此可以判断为后来人们慢慢改称为了“西厢村”,与此对应的其东侧山脉隔山相望有一个“东厢村”。

进入西厢村这里首先要经过镇门峪,这儿有山水自然汇聚而成的一个清澈美丽的水库,水库周边植被茂密,风景特别美丽。

西厢村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村庄,村子在绿树掩映下别具风情,春夏可谓是浓荫密布,到了秋季那就是色彩斑斓了。

行走在古朴的村子里,到处都是古朴的石头房子, 旅游 季节,这儿会看到络绎不绝的游人,或游玩或嬉戏,或者吃一顿农家乐,一旦到了冬季村子里基本都没有人了,村里青壮年人都外出打工了,而且很多房子已经出租出去,冬季没有游客,所以常住人很少。

在群里看到这样的古朴的门,或者弯弯的或者窄窄的石板路,让我们感觉仿佛回到了民国,是不是一条悠长的小巷,听一曲沂蒙小调,酌一壶小酒;人是容易怀古的,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自己进入状态。

这儿是正在复建的关帝庙,根据关帝庙前的石碑亦可看出此村在清朝称为“西乡村”,当然也来了此村悠久的 历史 和最早的民风,希望关帝能给村民护佑。

顺着村子起伏的小路,听着阵阵鸟鸣,抚着厚重的石墙,我仿佛听到远古的声音,在讲述它曾经的故事。

村子的现在已经开始向民宿发展,虽然是保护性开发,但是多了些许商业气息,你看这些街口的牌子可知,已经不是原滋原味的山村了。但是这样的改变,或许几年以后,这里可以作为逃避城市尘嚣的度假胜地。鞠一杯清茶,读一本诗书,听一曲琴鸣,何不是写意人生呢。

来这儿游玩,可以挖野菜、吃特产,有了几家农家乐可以让大家吃上农家饭,夏季很多淄博和济南的市民会在周末过来避暑。

村口的石碑村牌,会让人产生这里就是张生和崔莺莺的西厢的遐想,这或许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文化的深远影响吧。

走过西厢村,风景各不同,这里春夏秋冬景色迥异,但是这里唯一不变的是那些静静的建筑,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村奇特的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150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5
下一篇 2023-03-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