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洱海环境的小常识

保护洱海环境的小常识,第1张

1.听了保护洱海知识讲座,写一篇作文

保护母亲湖----洱海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亲湖,它位于云南省西部的苍山东麓,西面有苍山十八溪入湖,湖水面积约有246平方千米。因为它湖形如耳,浪大如海,因此称之为“洱海”。

以前的洱海如一位美丽绝伦的仙女:白天,远处一片绿茵茵的树木随着湖边那沁人的微风轻轻的摇曳;近处墨绿色的湖水像一块翡翠倒映着蓝天白云;一叶叶轻舟穿过,划破了静静的湖面,荡漾起一串串细小的波纹,就像一朵朵盛开在湖面的花儿……晚上,洱海令人陷入神秘的遐想。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泻在洱海上,洱海宛如笼着一缕晶亮的轻纱……可现在的洱海有了很大变化。

现在的洱海不再像一块翡翠那样晶莹,还因为它的子孙们----人类似乎忘记这位母亲的存在,向它的体内不断排放工业废水,投放生活垃圾,使得它日渐憔悴;现在洱海上的涟漪不再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因为人们划船不是去欣赏风景,而是去倾听母亲的哭诉,那些涟漪好像一滴滴母亲那痛心的眼泪;现在的洱海不再令人产生神秘的遐想,因为它已经浑浊,不再倒映得出那一轮皓月……

洱海母亲终于忍受不住,发怒了。它打破了往日的温柔,在湖面上卷起了令人发指的巨浪。那些正在捕捉它的宠物----鱼类的人们统统卷入了洱海的漩涡,大家也意识到了严重性。

洱海的子孙们啊!难道我们保护自己的洱海母亲就这么难吗?我们保护洱海母亲时,洱海母亲同样也会对我们报以甜甜的微笑,大家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大家如果细细的聆听,会听见洱海母亲在轻声哭泣,它渴望子孙们关心它,照顾它,不再破坏它美丽的容颜与华丽的衣裳。人们常说:“洱海清,大理兴。”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保护洱海其实就是在我们保护自己。

2.怎样写好保护洱海手抄报

保护洱海母亲湖 构建和谐美家园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洱海保护宣传标语 1、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把一个美好家园留给子孙后代。

2、在行动中宣传洱海保护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履行洱海保护职责,共建美好家园。 3、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4、洱海清,大理兴,保护洱海,爱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5、洱海是我们的“母亲湖”,是大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6、禁止在洱海滩地及管理区域内倾倒、堆放垃圾、废弃物以及兴建厕所、垃圾池等。7、洱海禁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8、让我们共同努力,呵护好高原明珠——母亲湖。9、保护洱海,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10、认真执行《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禁止向洱海倾倒污水、生活垃圾、乱丢果皮纸屑、烟头等。 11、保护洱海,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碧波荡漾的洱海 人欢鱼跃再现与洱海相连的洱源县西湖 入湖湿地成为洱海过滤器扼制蓝藻肆虐 打响“洱海保卫战”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静静的洱海依偎在苍山的怀抱。初冬的阳光撒在一碧万顷清风徐徐的湖面,干净透明的水体一眼可看到三四米深处。

湖面野鸭畅游,白鹭翩跹,远处片片渔舟依稀可见……泛舟洱海上,一种“船在碧波漂,人在画中游”的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看着眼前的美景,初到洱海的人绝不会想到“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的洱海,曾一度遭受蓝藻侵袭。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流域农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磷、氮等化肥大量使用以及周边地区工业化、城化进程快速推进,各种生活及工业污水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年,洱海暴发蓝藻,湖水透明度从4米骤跌至0.5米。

年,洱海再次大规模暴发蓝藻,水质下降到Ⅳ类。 洱海两次蓝藻暴发,唤起了大理各族儿女深深的忧虑和思考。

一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母亲湖”的“洱海保卫战”从此拉开帷幕。通过“循法自然、科学规划、全面控源、行政问责、全民参与”的综合治理,洱海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年以来,洱海水质连续5年持续得到改善并总体保持Ⅲ类,年3、4月还达到了Ⅱ类,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大理白族自治州环保局局长李琼杰说。

年12月初,环保部在大理召开了洱海保护经验交流会,洱海被誉为城近郊保护最好的湖泊之一。在今年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洱海保护治理模式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认为洱海保护治理的成功,为中国湖泊保护治理提供了经验。

降低污染负荷 建设“一河两江”生态湿地 12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大理上关镇沙坪湾的罗时江河口湿地,一道靓丽的生态湿地风景展现眼前:鹅卵石铺就的小径,木头构筑的观景平台,岸上高大树林与绿草高低错落,湿地中各种水生植物交相辉映…… “几年前,这里还是罗时江下段杂草丛生的河口,又脏又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这里进行了恢复重建。

如今,水清了、景色美了,来的游人也多了,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上关镇东沙坪西闸尾村村民杜子钧说。

“罗时江是洱海重要补给水源之一,占洱海来水量的13%。由于流域村落集中、人口较多、面源污染突出,罗时江水质最差时达到劣Ⅴ类,严重影响洱海水质。”

上关镇副镇长杨红元说,为保护洱海生态环境,大理投资万元恢复重建罗时江入湖河口湿地,目前累计完成投资万元。湿地的恢复重建对于拦截罗时江径流所携带的氮、磷,降低洱海的污染负荷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针对洱海北部“一河两江”(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入湖水量占洱海入湖水量的70%、污染负荷占65%的现状,大理启动实施了“一河两江”生态湿地建设,计划投资2.7亿元,在“一河两江”流域规划建设生态湿地亩。同时,还将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万元,在喜洲、双廊、上关、周城等集镇建污水收集处理厂,并开展小型焚烧设施、农户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

此外,还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湿地旅游发展,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减少面源污染 发展生态种植业养殖业 湖水如玉,绿树成荫,白墙灰砖的白族民居依山傍水,公路两旁田地里,绿色的蚕豆苗郁郁葱葱……从千里冰封的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满眼都是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

洱源,因洱海发源于此而得名,有弥苴河等7条河流入洱海,还有海西海、茈碧湖等5个大小湖泊,流域径流量达7亿立方米。“洱源的水治理情况,直接关系洱海保护的成败。”

洱源县副县长马利生说。 洱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耕地43万多亩。

马利生说:“大蒜是洱源的特色蔬菜,经济效益好,但用的化肥也多,大量化肥流失进入洱海,形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为了保护洱海,洱源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少种大蒜,多种蚕豆。

为减少化肥使用量,洱源县以邓川镇、右所镇为主,开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降低氮、磷化肥亩用量超过15%,并在水稻、大蒜等作物种植上推广缓释肥。洱源县还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有机肥,开展生态。

3.环境保护100个小常识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

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地表水 资源的稀缺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的开采。

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现北京4万口井平均深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 枯竭。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据环境监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全国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 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

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 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

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洗涤剂含量大的废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会使水质恶化。

长期不当的使用清洁剂,会损伤人的中枢系统,使 人的智力发育受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障 碍。清洁剂残留在衣服上,会 *** 皮肤发生过敏性皮炎,长期使用浓度 较高的清洁剂,清洁剂中的致癌物就会从皮肤、口腔处进入人体内,损 害健康。

6.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 这五座城市的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分别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随手关灯—省——度电,少一份污染 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 中占70%以上。如按常规方式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亿吨煤当两的能源消耗,这将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的总和,煤炭燃烧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

8.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业、商业、住房和交通上。 这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样,阻断地面热量向 外层空间散发,将热气滞留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象变异,产生灾难性干旱和洪涝,并使南北极冰山融化,导致 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海拔较低 的孟加拉、荷兰、埃及、中国低洼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岛屿国家将面临被 海水吞没的危险。 9. 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等燃料在燃烧时以气体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 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后形成高腐蚀性的硫酸和硝酸,又与雨、雪、雾 一起回落到地面,这就是被称做“空中死神”的酸雨。

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区: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北欧地区、中国南方地区。酸雨不仅能强烈 的腐蚀建筑物,还使土壤酸化,导致树木枯死,农作物减产,湖泊水质 变酸,鱼虾死亡。

我国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于酸雨污染造成的 经济损失达200亿元左右。我国酸雨区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仍在扩 大。

10.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国节能重点之一。按照该工程实施计划 ,“九五”期间全国将推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

到2000年争取节约照明 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气和煤。

这些燃料的形成过 程需要亿万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则 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

人们把那些不污染环境的能源称为“ 清洁能源”。 12.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我国首都北京有近120万辆机动车,仅为东京和纽约等城市机动车拥 有量的1/6。

但是每辆车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却比国外同类机动车高 3-10 倍。北京大气中有73%的碳氢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37%的氮氧化物 来自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

13.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在欧洲,很多人为了减少因驾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而愿意骑自行车上 班,这样的人被视为环保卫士而受到尊敬。美国的报纸经常动员人们去 超级市场购物时,尽量多买一些必需品,减少去超市的次数,以便节省 汽油,同时减少空气污染。

颇有影响的美国自行车协会一直呼吁 *** 在 建公路时修自行车道。在德国,很多家庭喜欢和近邻用同一辆轿车外出 ,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为洁净城市空气,伊朗首都德黑兰规定了“ 无私车日”,在这一天,伊朗总统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车上班。 在我国上海,一些公司职员经常合乘一辆出租车,名曰:“拼打”。

14.减少尾汽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对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机动。

4.洱海治理的经验主要娜些

“洱海保护治理模式”被环境保#部总结为“循法自然、科学 规划、全面控源、行政问责、全民参^”向全国推广。

其经验主要是: 第一,各级领导是否把洱海水污4综合防治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是洱海保护治理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第二,目标责任制是洱海保护的创新之举。

大理州在洱海保护中 坚持经济效益好但排污不达标的项目不建,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对财政贡献大,但环境效益不好的项目不引,环保部门的话语权优先。 第三,尊重自然规律,依靠先进_学技术,是洱海治理保护能 否成功的重要支撑。

大理州尊重自然规律,加强对湖泊富营养化消除 机理、湖体氮、磷污染控制、蓝藻生长和暴发规律、水体自然生态修 复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引进。 第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一条龙,三化运作。

加大科技项目的 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先后建成了 “数字洱海”信息管理系统、组 建了“洱海湖泊研究中心”。以筹资社会化、运行市场化、管理专业 化的模式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程建设。

第五,有章可循,依法治海。 先后颁布了与《条例》相配套的 多项管理制度,制订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水政、渔政、航务、流域村 镇及入湖河道垃圾径流区农药、化肥使用管理等办法,形成了较为完 善的洱海保护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5.要一篇保护洱海的作文400字,该怎么写

在我们云南大理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洱海。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亲湖,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它位于苍山东麓,西面有苍山十八溪。

湖水面积约有25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8.8米。因为形状像人的耳朵,所以称为洱海。

以前的洱海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如同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早晨,明媚的阳光撒在清澈的洱海上,使蔚蓝的海水变得波光粼粼,像撒满金子一样,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斑。

中午,渔民们划着小船荡漾在洱海上捕鱼,船桨划破了静静的湖面,荡漾起一串串细小的波纹,就像一位仙女正在舞动着婀娜的舞姿。银白的渔帆,在浪花上跳跃,时隐时现。

晚上,皎洁的月光映在洱海上,洱海仿佛蒙上了一层层晶莹的纱……可现在的洱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洱海不再是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了,因为人类对洱海水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无视这位洱海母亲的存在,向它的体内不断排放生活污水,倾倒生活垃圾,投放白色塑料袋……使这位洱海母亲变得多么瘦弱。

现在的洱海上的浪花不再像一位仙女跳舞,就像狮子般狂吼,因为人类旅游的船,每天产生的污水,垃圾以及各种船只产生的油污,对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现在的洱海不再倒映得出那一轮明月,因为它的水体、水质、内源等受到了污染,因而变得浑浊。

洱海母亲终于忍受不住它的子孙对它的折磨,它让有些渔民的船只沉到了海底。其他渔民看到后,心里会想:一条船起码需要几千元买,如果船沉了,那么几千元钱不就白花了吗?便不去洱海里钓鱼了。

所以在洱海里钓鱼的渔民也逐渐减少了。身为大理的一员,洱海的子孙。

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母亲——洱海,为保护洱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义不容辞地尽一份力。让清澈的洱海碧波永远荡漾在蓝天白云之下。

人们常说:“洱海清,大理兴。”所以身为洱海的子孙,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用含磷洗衣粉……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保护洱海的使者,让我们的洱海母亲变得更加美丽。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洱海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保障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和本地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洱海最高水位1974米(海防高程、下同)界桩范围内的海区,以及西洱河节制闸到一级电站进水口的河道,属洱海管理的范围。

罗坪山、标山、马鞍山、点苍山、旗鼓山、后山等洱海流域的山脉为洱海水源保护区。第三条 洱海是受人工控制的多功能的高原淡水湖泊。它的管理和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保护治理,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开发利用洱海资源必须统筹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科学研究,防止对资源因过度利用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树立全局观念,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正确处理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自治州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保护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洱海资源的计划,使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设立机构对洱海进行统一管理。洱海周围的国家机关、部队、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社,各族人民都有责任保护洱海资源和生态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洱海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第二章 保护治理第五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洱海生态环境、水资源、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治理。造成洱海自然资源破坏和水污染的单位及个人负有整治和改善的责任。第六条 为确保洱海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生活用水及水产、航运、旅游等事业的全面发展,维护洱海广大海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必须严格控制洱海水位。最低运行水位为1971米,最高蓄水位为1974米。一切开发活动必须严格控制在此正常水位范围内进行。

控制洱海水位各出水口的节制闸,由洱海管理局统一管理。第七条 严禁在洱海界桩以内建房、围海造田、筑坝和兴建其它建筑物与构筑物。第八条 洱海水源主要山脉的森林,有关县、市、乡、镇、村、社都要认真保护,严禁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严防山林火灾;荒山秃岭,要按山林权属负责造林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改善海域环境。第九条 恢复、改善洱海自然景观。距离界桩以内五米、界桩以外十五米的岸滩,为洱海环海林带,由洱海管理局会同林业、风景园林部门统一进行规划,加快营造。各有关县、市、乡、镇政府将绿化任务分地段划到村、社,采取义务植树,村社管护或直接划到农户进行绿化和管护。界桩以内的,可委托村社或个人代管;界桩以外的岸滩,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由林业部门指导对个人所造林木进行修枝打杈、合理间伐、更新。由县、市人民政府发给使用证。在规定期限内不积极绿化造林的,要征收荒芜费。

注入洱海的主要河道的水源林、防护林,由当地林业、水利部门和乡、镇政府负责组织营造和管理。第十条 为防止和减少流沙充填洱海,对注入洱海的河道,由大理市、洱源县分别进行治理。洱海沿岸入海河口,由洱海管理局会同有关县、市水利部门负责组织治理。第十一条 严格禁止在洱海周围和水源附近新建、扩建、改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的厂矿、企业。原建成的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有关水质标准限期治理,到期达不到水污染治理要求的应当强制实行关、停、并、转、迁。

一切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以及其它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经环保部门审批、检验,符合规定后方可建设和使用。第十二条 保护洱海水域水质的良好状态,防止水体受到污染,禁止直接或间接地向洱海水域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严禁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有毒有害物的废液、废渣向水域排放、倾倒或直接埋入海滨地下。

禁止向注入洱海的河流沟道和海域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畜禽尸体和其它废弃物。

船舶的残油、废油必须回收,不准排入海内。凡有跑、冒、滴、漏油污的船舶,不准在洱海水面航行作业。第十三条 保护洱海周围的农业生态环境,防止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洱海周围使用农药,应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

提高农药、化肥施用技术,推广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减轻农药对农田作物和水体的污染。减少农业氮、磷流失入海对洱海营养化的影响。

公民环保行为规范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地表水 资源的稀缺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的开采。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现北京4万口井平均深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 枯竭。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据环境监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 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 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5.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洗涤剂含量大的废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会使水质恶化。长期不当的使用清洁剂,会损伤人的中枢系统,使 人的智力发育受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障 碍。清洁剂残留在衣服上,会刺激皮肤发生过敏性皮炎,长期使用浓度 较高的清洁剂,清洁剂中的致癌物就会从皮肤、口腔处进入人体内,损 害健康。 6.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 这五座城市的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分别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随手关灯—省——度电,少一份污染 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 中占70%以上。如按常规方式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亿吨煤当两的能源消耗,这将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的总和,煤炭燃烧时 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 8.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业、商业、住房和交通上。 这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样,阻断地面热量向 外层空间散发,将热气滞留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象变异,产生灾难性干旱和洪涝,并使南北极冰山融化,导致 海平面上升。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海拔较低 的孟加拉、荷兰、埃及、中国低洼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岛屿国家将面临被 海水吞没的危险。 9. 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等燃料在燃烧时以气体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 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后形成高腐蚀性的硫酸和硝酸,又与雨、雪、雾 一起回落到地面,这就是被称做“空中死神”的酸雨。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区: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北欧地区、中国南方地区。酸雨不仅能强烈 的腐蚀建筑物,还使土壤酸化,导致树木枯死,农作物减产,湖泊水质 变酸,鱼虾死亡。我国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于酸雨污染造成的 经济损失达200亿元左右。我国酸雨区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积仍在扩 大。 10.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国节能重点之一。按照该工程实施计划 ,“九五”期间全国将推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到2000年争取节约照明 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气和煤。这些燃料的形成过 程需要亿万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则 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人们把那些不污染环境的能源称为“ 清洁能源”。 12.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车为荣 我国首都北京有近120万辆机动车,仅为东京和纽约等城市机动车拥 有量的1/6。但是每辆车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却比国外同类机动车高 3-10 倍。北京大气中有73%的碳氢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 37%的氮氧化物 来自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 13.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在欧洲,很多人为了减少因驾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而愿意骑自行车上 班,这样的人被视为环保卫士而受到尊敬。美国的报纸经常动员人们去 超级市场购物时,尽量多买一些必需品,减少去超市的次数,以便节省 汽油,同时减少空气污染。颇有影响的美国自行车协会一直呼吁政府在 建公路时修自行车道。在德国,很多家庭喜欢和近邻用同一辆轿车外出 ,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为洁净城市空气,伊朗首都德黑兰规定了“ 无私车日”,在这一天,伊朗总统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车上班。 在我国上海,一些公司职员经常合乘一辆出租车,名曰:“拼打”。 14.减少尾汽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对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应 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 造、销售或者进口。 15.用无铅汽油——开车人的选择 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会通过尾气排放出铅。这些铅粒随呼吸进入人 体后,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还会积存在人的骨骼中;如落在土壤或河 流中,会被各种动植物吸收而进入人类的食物链。铅在人体中积蓄到一 定程度,会使人得贫血、肝炎、肺炎、肺气肿、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 种疾病。 16.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 纸张需求量的猛增是木材消费增长的原因之一,全国年造纸消耗木 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万吨,这要砍伐 多少树木啊!纸张的大量消费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放 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 的30%以上)。 17.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据统计,我国森林在10年 间锐减了23%,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50 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着。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 面积现已减少了一半。 18.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礼节繁多的日本人近年来也在改变大量赠送贺年卡的习惯。一些大 公司登广告声明不再以邮寄贺年卡表示问候。我国的大学生组织了“减 卡救树”的活动,提倡把买贺卡的钱省下来种树,保护大自然。 19.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 我国有1.3亿多公顷耕地,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 值的47%,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 公顷的警戒线。 20.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 噪声会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噪声对人 的神经系统和心工程血管系统等有明显影响。长期接触噪声的人,会产 生头痛、脑胀、心慌、记忆力衰退和乏力等症状。低频噪声使人胸闷、 恶心。噪声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可以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21.维护安宁环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 德国规定,在室内使用音响设备时,音量以室内能听清美国法律规 定在学校中设置有关噪声的课程。英国规定,广告宣传、娱乐和商业活 动不得使用音响设备,夜间不得在公共场所使用音响设备。日本规定要 控制餐饮业夜间作业产生的噪声和使用音响设备进行宣传产生的噪声为 限;车辆不得产生影响他人的、不必要的噪声,禁止汽车不必要的空转。 22.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食品 已被中国绿色标志认证委员会认证的环保产品有低氟家用制冷器具 、无氟发用摩丝和定型发胶、无铅汽油、无镉汞铅充电电池、无磷织物 洗涤剂、低噪声洗衣机、节能荧光灯等。这些环境标志产品上贴有“中 国环境标志”的标记。该标志图形的中心结构是青山、绿水、太阳,表 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表示公众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23.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和动植物免受伤害。氟里昂中的氯原 子对臭氧层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它能分解吸收紫外线的臭氧,使臭氧层 变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 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1994年,人们在南极观测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臭氧屋空洞,它的面 积有用2400平方千米。据有关资料表明,位于南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 部已经出现了农作物受损和牧场的动物失明的情况。北极上空的臭氧层 也在变薄。目前,最早使用CFC(氟里昂是CFC物质中的一类)的24个发 达国家已签署了限制使用CFC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的修订案将 发达国家禁止使用CFC的时间定位在2000年。1993年2月,中国政府批准 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案》,确定在2010年完全淘汰消耗 臭氧层物质。 24.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我国生产的洗衣粉大都含磷。我国年产洗衣粉200万吨,按平均15% 的含磷量计算,每年就有7万多吨的磷排放到地表水中,给河流湖泊带来 很大的影响。据调查,滇池、洱海、玄武湖的总含磷水平都相当高,昆 明的生活污水中洗衣粉带入的磷超过磷负荷总量的50% 。大量的含磷污 水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 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25.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 电能的。而其腐蚀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镉、汞、锰等。当 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有毒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 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进入人的食物链。这些有毒物质在 人体内会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骼, 有的还能够致癌。电池可以说是生产多少废弃多少;集中生产,分散污 染;短时使用,长期污染。 26.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 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北京年产垃 圾430万吨,日产垃1.2万吨,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相当于每年堆 起两座景山。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89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 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 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 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27.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目前,全国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300多家,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开发生 产的绿色食品达700多种,产品涉及饮料、洒类、果品、乳制品、谷类、 养殖类等各个食品门类。其它一些绿色食品,如全麦面包、新鲜的五谷 杂粮、豆类、菇类等也是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的。 28.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 食品污染源:一是工业废弃物污染农田、水源和大气,导致有害物 质在农产品中聚集;二是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产品中残留;三是一些 化学色素、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不适当使用;四是储存加工不当导致的 微生物污染。水果和蔬菜上的农药侵入人体数年后,就会通过癌症和免 疫系统、激素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的紊乱表现出来。 29.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 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 天消费一个塑料袋计算,每个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克聚乙烯膜, 仅原料就扔掉近4万元。如果把这些塑料铺开的话,每人每年弃置的塑料 薄膜面积达240平方米,北京1000万人每年弃置的塑料袋是市区建筑面积 的2倍。 30.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在德国,不少超市里的塑料袋不是免费提供的,这是为了减少塑料 袋的使用。很多德国人买东西时,习惯提着布兜子,或直接将货物装到 车上,不用塑料袋。一些家庭主妇为了少用塑料袋而挎着硕大的藤篮上 街购物。德国的旅馆也不提供一次性的牙刷、牙膏、梳子、拖鞋。饭店 里都使用不锈钢刀叉,高温消毒后再重复使用。 31.自备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环境浪潮使生产一次性产品的行业正在走下坡路,很多国家在开发 生产可降解塑料,使其在使用过后能够在自然界中化解;有的国家已淘 汰使用塑料,而用特种纸包装代替。 很多国家提倡包装物的重复使用和再生处理。丹麦、德国规定,装 饮料的玻璃瓶使节后经过消毒处理可多次重复使用,瑞典一家最大的乳 制品厂推出一种可以重复使用75次的玻璃奶瓶;一些发达国家把制造木 杆笔视为“夕阳工业”,开始生产自动铅笔。 32.少用一次性筷子——别让森林变木屑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 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 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 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33.旧物巧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 全球性和生态危机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放弃“牧童经济”,而接受“ 宇宙飞船经济”观念。前者把自然界当作随意放牧、随意扔弃废物的场 所;后者则非常珍惜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就像宇宙飞船上的生活一样, 周而复绐,循环不已地利用各种物质。 34.交流捐赠多余物品——闲置浪费,捐赠光荣 35.回收废塑料——开发“第二油田” 不少废塑料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废塑料——废餐盒、食 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 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 600千克汽油和柴油,难怪有人称回收旧塑料为开发“第二油田”。 36.回收废电池——防止悲剧重演 “痛痛病”和“水俣病”都是在日本发生的工业公害病。这是由于 含镉或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土壤和水源,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水俣 病”是汞中毒,患者由于体内大量的积蓄甲基汞而发生脑中枢神经和末 梢神经损害,轻者手足麻木,重者死亡。“痛痛病”是镉中毒,患者手 足疼痛,全身各处都很容易发生骨折。得这种病的人都一直喊着“痛啊 !痛啊!”,直到死去,所以被叫做“痛痛病”。由于普通土干电池都 含有这两种有毒金属元素,所以说电池从生产到废弃,时刻都潜伏着污 染。电池的回收势在必行! 37.回收废纸——再造林木资源 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 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 ,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 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 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 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38.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 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 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 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 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 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39.回收各种废弃物——所有的垃圾都能变成资源 北京的生活垃圾中,每天约有180吨废金属可回收。铝制易拉罐再制 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再 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 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 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 40.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举手之劳战胜垃圾公害 “Recycle"(回收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分类垃圾箱在许 多国家随处可见,回收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欧盟各国自1990年以来为 推行“零污染”的经济计划努力;德国开始实施循环经济和垃圾法,旨 在要从“丢弃社会”变成“无垃圾社会”奥地利制订法规,要求到2000 年废物回收率达到80%;法国要求回收75%的包装物,规定只有不能再处 理的废物才允许填埋;瑞典的新法规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和平共处包装 物形成的废物负有回收的责任;美国一些州政府从1987年开始制定了回 收的地方法规。 41.拒食野生动物——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在恐龙时代,平均每1000年才有一种动物绝种;20世纪以前,地球 上大约每4年有一种动物绝种现在每年约有4万种生物绝迹。近150年来 ,鸟类灭绝了80种;近50年来,兽类灭绝了近40种。近100年来,物种灭 绝的速度超出其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而且这种速度仍有增无减。 42.拒用野生动植物制品——别让濒危生命死在你手里 生物多样性:一是指生态系统多样性,如森林、草原、湿地、农田 等;二是物种多样性,即自然界有上千万种生物,是丰富多彩的;三是 遗传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是指在同一种类中,又有不同的个体或品 种,我国是最旱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之一。 43.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保护有脆弱的生物链 我国已建立400多处珍稀植物迁地保护繁育基地、100多处植物园及 近800个自然保护区。我国于1988年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陆生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 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约9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小熊猫、穿 山甲、黑熊、天鹅、鹦鹉230种。 44.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行使你神圣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 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产品。商业部规定,禁止收购和以任何形式买卖国 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产品(包括死体、毛皮、羽毛、内脏、血、骨、肉 、角、卵、精液、胚胎、标本、药用部分等)。我国也是《濒危野生动 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成员国之一。 45.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与万物共存 为挽救野生动物和生存,一些人捐钱“认养”自然保护区中的指定 动物,并像看望亲属一样去定期看望它们。北京部分大学生假期到云南 动员当地人保护原始森林和栖息于那里的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很多人常 去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吊唁已灭绝的野生动物。在美国,一些孩子像对 待朋友一样给动物园的动物过生日。一位世界著名歌手在上海举办了一 次特殊的音乐会,听众是海里那些濒临灭绝的鲸。 46.不买珍稀木材用具——别摧毁热带雨林 资料表明,大约1万年以前地球有62亿公顷的森林覆盖着近1/2的陆 地,而现在只剩28亿公顷了。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 度减少着,等于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照此下去,到本世 纪末,世界森林面积将再减少2.25亿公顷,用不了多少年,世界热带森 林资源就可能被全部毁坏殆尽。 47.植树护林——与荒漠化抗争 森林的消失意味着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加速。目前全球有 100多国家,9亿人口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达400多亿美元。 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3,生活在荒漠地区和 受荒漠影响的人口近4亿,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 元以上。 48.领养树——做绿林卫士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 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疲于奔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 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 总计创值约 196000美元。 49.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国际上已把对环境与自然生态总资源的核算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富 裕程度的内容之一,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各国人均财富的报告中,澳大利 亚的经济富裕程度虽然不及美、日等国,却因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而被排名为人均财富第一,中国被列为第163位。 50.做环保志愿者——拯救地球,匹夫有责 做一个环境志愿者已成为一种国际性朝流。很多大公司在录用人才 时,特别注意应征者是否有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的记录,以此来判断其责 任感和敬业精神。据报道,美国18岁以上的公民中有49%的人作过义务工 作,每人平均每周义务工作4.2小时,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价值。在日本 及欧洲各国,做环保志愿者也是公民普遍的常规行动。在我国,做环保 志愿者日益成为风尚。各地公民自顾去内蒙古恩格贝沙漠植树;深圳市 民自发到长江源头建自然保护站;北京大学生周末去社区进行垃圾分类 宣传;西安有“妈妈环保志愿者活动日”;吉林志愿者多次组织大规模 环保公益活动……这些行动影响着更多的人,环保志愿者的队伍正在不 断扩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064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