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条公路,距离昆明53千米,6.3公里竟有68个弯

云南有条公路,距离昆明53千米,6.3公里竟有68个弯,第1张

芒果旅行日记:云贵川湘山多峡谷多,特殊的地势造成了特殊的公路,比如川藏线上的怒江72拐,贵州晴隆24拐,湖南张家界盘山公路等等,而在云南有一条公路,可谓是弯道最密集的公路,6.3公里有68个弯,堪称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这条公路叫宜良68道拐,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距离昆明市区53千米,是宜良县城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依山而建,盘旋上升蜿蜒曲折,短短的6.3公里却有68道弯,平均93米就有一个弯,平均每10秒就要拐一个弯。

这条公路原本是一条古驿道,叫通京大道、茶马古道,是红河、文山、宜良通往昆明的唯一通道,驿道上设了一个哨所,叫靖安哨,后来慢慢形成村落,名字就叫靖安哨村。

而68道拐是为解决靖安哨村到宜良县城而建的一条公路,修建于九十年代,从海拔1560米的小坡脚到海拔2070米的靖安哨,510米的垂直高度,6.3公里的长度,居然拐了68个弯!堪称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为什么要沿山梁垂直而上地修建而不是绕山盘旋而上地修建呢?据当地老人介绍,一是因为当时资金有限,绕山盘旋会增加长度;二是为避免使用邻村土地,所以硬是沿着山梁垂直而上地修建了一条公路。

而当时的无奈之举如今却成了一条网红公路,吸引了很多自驾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自驾、拍摄,也有不少 旅游 爱好者前来打卡,平时也有不少骑行爱好者前来挑战。不过这条公路只有在高空俯瞰才能看见震撼的全貌,如果只是行走于公路上只能感受到急弯而无法看全貌。

在公路上行走虽然无法看到全貌,但是沿途风景却是非常漂亮,青山绿树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我去时公路两旁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也不知是人工种植的还是自然野生的。沿途遇到几波游客,时不时地路过几辆车,大多都是被网红公路吸引过来打卡的。

图为航拍的宜良68道拐,只见蜿蜒的公路沿山梁曲折而上,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山间,非常壮观震撼。

宜良距离昆明仅53公里,如果你到了昆明,有兴趣可以到68道拐看看,温馨提示:新手司机不建议挑战哦,另外周边景点还有马蹄湾、石林、九乡等,可以作为一条路线游览。

在我国有很多风景秀美的公路,比如草原天路,也有一些颇具挑战的公路,如郭亮挂壁公路,还有一些弯道较多的公路,比如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等,可以说每一条公路都有自己的特色,疾驰在每一条路上也会有不一样的心情。

如今自驾已经成为旅游的一大热潮,不过有些公路着实考验司机的技术,曾经我以为贵州晴隆24道拐就够为难人的了,没想到在我国还有一条世界上“弯”最多的公路,仅7公里路就有68道拐,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条公路呢?

这条公路的名字叫做,宜良靖安哨公路,因为有68道弯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公路上的奇迹,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然而云南宜良这条公路却被人誉为“天下第一湾,难过蜀道”,那为什么这条公路要建成这样呢?

其实说起对云南的印象,总是绕不出丽江的充满文艺气息的古城,大理蔚蓝的洱海,昆明的四季如春和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所以总觉得云南是一个山清水秀人美的地方,也充满着向往。现实中的云南确实也有风景如画,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但除了为人们所熟知的几座城市以外,云南还有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因为交通不便而被人们所遗忘,曾经的靖安哨就是这样。

靖安哨是一座小村子,位于云南宜良匡远镇,海拔2000多米,村子里有一百多户人家,共400多人,几乎全部都是彝族,而整个村子仅有一条公路与县城相连,就是闻名世界的“宜良68道拐”。在这条公路没有建成之前,这里的人们想要进城,需要绕很远的路,交通十分不便,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所以这里的村民自动提出要修路,直到1995年才开始着手修建这条公路。

一般来说修公路,都会尽量修得平缓一些,这样让来往的车辆更方便行驶,而这条路在修建时因为占到了邻村的土地,占的土地越多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所以为了节约土地和资金,公路边只好顺着山梁来修,弯弯曲曲就成了如今我们见到的模样,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也为这里带来了新的机会。

虽然只有7公里,但这条路的垂直落差达300米,其中有一小段是曾经的茶马古道,现在在这条路的两侧都种满了云南的樱花2000余株,还有向日葵、格桑花、玫瑰花等,这条公路又被称为“樱花大道”、“格桑花海”,在险峻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秀美和浪漫。

不过想要来这里见一见它的真面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技术不过关真的很难走完全程,据走过的老司机说来这里玩最好选择晴天,平均10秒不到就要急转一次方向盘,不过对于那些爱好挑战的人来说,就是一块福地,比如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全国大型活动“别克S弯挑战赛”,最好成绩仅用9分10秒就跑完了全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011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