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墩文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

宝墩文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第1张

宝墩文化是发现于四川省新津县宝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4500年左右,是成都平原能追溯到的最早的人类古文化。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宝墩文化的发现,对了解夏商时代三星堆文明意义重大。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最早的考古文化是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宝墩文化可能是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的。宝墩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陶器制作工艺有所创新,同时还可能接受了来自其它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宝墩文化的城址均建在成都平原上河流间的台地上,城墙的长边往往与河流及台地的走向一致,城址均呈长方形或近方形,既有利于防洪也便于设防。其中鱼凫城保存较差,似乎近于六边形,其保存最长的南墙也与附近的现代河流遥相平行。

宝墩文化的城墙建筑都是采用“双向堆土、斜向拍夯”的办法,与三星堆古城的做法有明显的承袭关系。从宝墩、鱼凫、古城(郫县三道堰遗址古城)三座城址的发掘看,墙基宽20―31米,上部残宽约7―19米。由平地起建,先在墙中间堆筑数层高后,再由两边向中间斜向堆筑,堆放一大层土即行拍夯,城内侧的斜坡堆筑层次多,故坡缓;城外侧的堆筑层次少,故坡略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890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