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遇上换装旅拍,磁器口古镇里的新鲜事,你可千万别错过

川剧遇上换装旅拍,磁器口古镇里的新鲜事,你可千万别错过,第1张

说到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川剧

没错,川剧是同时属于重庆和四川两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川剧的最初印象,是小时候老人常带着去老茶馆听戏时的场景。

虽然不懂,但听到茶馆里敲锣打鼓的声音就特别精神。

长大后接触更多的应该就是川剧的变脸了,至于川剧大幕戏,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少能看见了。

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 旅游 ,川剧再次回归大众视野。那么,在哪里能体验到川剧文化呢?

作为重庆人,首先推荐的就是磁器口古镇了,如果在古镇游玩时间安排不太多,建议可以去这几个地方。

从古镇西门进入,能看见一座清朝建筑样式的老茶馆。

茶馆里至今还保留着清代建筑的部分遗迹,来到茶馆可以先点上一杯盖碗茶,随意坐下跟邻桌摆摆龙门阵,等着表演的开始。

表演快开始的时候,茶馆老板会在门口打锣吆喝大家进来,因为戏台子离座位很近,能更近距离地感受川剧变脸等节目。

从茶馆出来沿着窄窄的石板路一直往前走,就能看见转运楼。

这里是川剧换装旅拍的首选,转运楼提供的川剧服饰品种多还很漂亮,并且是演员化妆师为游客化妆。

转运楼里面也搭建了好多处可供拍摄的川剧场景,当然,不想拍照的话,拍一拍换装后的工作人员也是非常不错的。

转运楼出来再往前,就来到了河边的沙磁巷。

这里有着重庆本土最老牌的川剧团,但并非每天都表演大幕戏,一般集中在周末的场次要多一些。

除了以上推荐的地方,磁器口大部分老茶馆都有提供不同形式的川剧表演。

随着川剧文化的宣传,热爱川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古镇里川剧文化也在不断完善,或许你的到来,还能让它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从“聚缘堂”门走进古镇磁器口,这里在2000多年前的宋朝时就兴盛起来,“白日里千人拱,入夜后万盏明灯”。

在古镇上没有见到曾经的磁器,说不清在什么时候失传了,是不是名不符实。

冷不丁的感觉,风阵阵,从古老的四川盆地深处,往山城吹来的民俗之风。

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行走,听不见足音的回响。路上,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本地人,有外埠人,有拄着拐仗的垂垂暮年的老人,有背脖子搂腰的年轻人,有满地跑的小孩,人流摩肩擦肘,纷至沓来。不注意就能碰到行人,也没人理会。

路两边是色彩缤纷,鳞次栉比的店铺,最本质的是传统的、浸骨的,犹如手捧的宋朝的磁器,放不下,又舍不得丢。

那店铺的老字号,有古老的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捏面人,榨油,抽丝,制糖……

名字也怪的很,有降龙爪爪的糖,一亩三分地的辣椒,泰忙了的水果,好又芒的留香排骨,一只酸奶牛的酸奶……

祝家花生,陈家麻花,蒙古烤肉……陈家麻花店门排起了长队,可见生意火爆。

有卖毛键的老太太,挥动木棰制糖的夫妻俩,演川剧变脸的茶馆迎宾,手工缝补的女孩,锤子敲打的铸匠小伙,脚蹬缝纫机的女人,卖“土匪烟”的男人……生动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向我勾划苍老的画卷。

最让我感动的是“鑫记杂货铺”,小小店面,门庭冷落。只有一个中年店主坐在柜台里,喝着茶,宁静的没有一点声响。

门口的'一个塑像,说明这是《红岩》里疯子“华子良”(韩子栋),在黑牢里十四载,受尽酷刑,后来在白公馆成功越狱,杂货铺现在是他的展室。

杂货铺是渣滓洞、白公馆与外界难友的交通站,是地下党重要秘密联络点。

我在杂货站店里店外凝视良久,依稀看见那些地下党,在这里交头接耳,交接纸条,从春到冬,从冬到春,也许见一次就是他们的一生。

而现在,我只是一个旁听生。在喧嚣中,只见人流无视而行,与“华子良”塑像擦肩而过。

杂货铺,对人们无能为力,我也是,但我没麻木,更不能怪罪。

更挡不住今天,这日月同辉,公允地普照大地上的一切。

无论山城,还是平原以及什么地方。

到“宝善宫”,看上门上的对联“龙隐镇笑迎四面朋友,宝善宫醉倒八方嘉宾”,一看就是酒馆,只好退步而行。

我站在“转运楼”门口,“钩鸿转气”,抱拳作揖,求个吉祥吧。

真是吉祥高照呢,我路过一个店铺门口,偶然邂逅的女子——她穿着短袖的旗袍,脚穿绣花鞋,黑色的头发,皮肤白晰,感觉出细腻和脂粉。她个子不高,小巧玲珑,张嘴说着重庆话,和唱川戏一样。这就是重庆了,那么风情万端。

美味,美景,美女,是重庆的三张名片。重庆朋友说,到重庆来不“打望”美女,算是白来了。“打望打望,至高无上,一天不打望,视力要下降,二天不打望,身体要发胖,三天不打望,把女娃儿按在床上”。

我正“打望”,仅仅这一天,实际上就一下午。

古镇的下午,就像丰韵多情的重庆女子,用她那多情的眼眸,注视着每一位过客……

走到古街的尽头,“三皇堂”的门楣上写着“记忆磁器口”。说实在的,三皇堂与皇帝无关,是一个茶馆。我进去看了看,三皇堂里,连老板一共四个人,其中一个是负责茶水的小二,其他老板在内的三个表演节目。节目很简单,三个节目:一个长嘴壶功夫、一个变脸、一个老板的正一茶道。正有几个游客,边喝茶,边看变脸。

我无意停留,只有一个小时时间,来不及,只好望兴而归。

我急匆匆往回赶,古街的苍茫与本真,豪爽梗直的躁性和辣味。

因为突然有了人间烟火气。磁器口这个古街,成了“小重庆”,是重庆的缩影,突然与古街相遇,居然有一种自然天成,妙趣横生的享受。

我的每一次停留,每个店铺许我一段美妙的纯香,惬意、温暖……

磁器口之夏,真古,真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882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