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在哪里

阆中在哪里,第1张

四川

阆中,四川省省辖市(由南充市代管),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2000多年来,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有“阆苑仙境”、“阆中天下稀”之美誉。

阆中市,古称阆苑,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枕巴山之余脉,西倚剑门之臂腕,是巴蜀之要冲,川北之重镇,近2千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0万。

阆中古城位于阆中新城的旁、嘉陵江边,号称全国四大古城之一(另外三处是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而且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的一座城市,被誉为风水古城。

的确,当您一走进阆中古城,看到四四方方的街道及整齐的青石板路、沿街悬挂的红灯笼,您会有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

也许阆中古城没有丽江古城那种小桥流水似的江南风光,也缺乏那种少数民族的韵味,但阆中古城以它特有的厚重的历史,嘉陵江宽广的胸怀以及完全民居化的特色,向人们展示它独特的魅力。

从成都前往阆中至少有三条通道前往,最近的一条是从成都到德阳,经中江、三台、盐亭、南部县到达,全长约300公里,但因经常修路而不太好走,另一条是经蓬溪、射洪、南充到达,全程约400多公里,如果成都到南充高速公路通车后,也会是一条比较好走的路;第三条是经绵阳到剑阁,再从剑阁到阆中,全程约300多公里,全是柏油路面,还要经过一段翠云廊,沿途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阆(làng)中市,坐落在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东枕巴山、西倚剑门、雄峙川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物华天宝,文化厚重,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阆中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3万,城区人口约20万。辖49个乡镇,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

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市区平均海拔328-888米,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亦有部分丘陵平坝地形。境内流长59.4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

阆中历史悠久,战国时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置郡、州、府、道、治所。汉唐时期,阆中是我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学字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和世界第一台浑天仪;蜀汉史将张飞镇守阆中七年之久;明、清时期,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0余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1985年国务院公布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建市,为四川省直辖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市,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阆中,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誉,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历史给予了阆中丰厚的馈赠,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和近200多处名胜古迹,至今闪烁着夺目的光彩。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楼阁、摩岩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气势辉宏的张飞庙、张飞墓冢以及蜀汉遗址文物,更是三国旅游热线重要的组成部分。

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

阆中稻米、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柑桔、蚕桑等粮经作物久负盛名;半夏、沙参、川芎、杜仲、银杏等名贵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阆中是全国的商品粮、棉花、桑蚕、水果、猪肉生产基地和四川省轻工重点发展基地,改革开放为阆中轻工业铸就了辉煌,食品、酿造、丝绸、棉纺、皮革、医药、化工、建材、机械等众多工业部门基础雄厚,40多个国、部、省优质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正加速改善。212国道一级公路全线开通,302省级纵贯境内;国家二级民用机场正在建设之中;兰渝铁路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在未来几年里,阆中的交通建设将主抓“四大工程”,即兰渝铁路、南广高速公路、嘉陵江渠化工程、阆中机场续建,届时,阆中将形成水陆空兼备的立体交通网络,交通闭塞的状况一去不复返。

阆中通信发展迅速,现代化通信网络已具规模。国家大电网220KV变电站已投入使用,天然气并入国家管网。阆中市委、市政府正不断地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为外来投资者经商创业、生活休闲提供一切便利。

阆中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建设成为川东北的“绿色明珠、旅游中心、经济强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833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