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闻名山西的运城李家大院

带你了解,闻名山西的运城李家大院,第1张

李家大院是一座反映晋南地区汉族民居风格的典型建筑。

是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位于山西运城市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

对 山西文化 感兴趣的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运城李家大院吧!

李家大院建筑兼具南北汉族文化特色,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充分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创造才能。西临209国道,东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盐湖,堪称风水宝地。李家大院景区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由古建区、仿古区、新建区、服务区、农业生态园五大部分组成,是一个集吃、住、游、娱乐、购物、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旅游胜地。

简介

李家大院原有院落20组,房屋280间,现有院落7组,房屋146间,另有祠堂花园遗址等,共占地125亩,相当于10个乔家大院面积的院落。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民族南北两大建筑特色。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特别是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它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吉祥含义,在装饰艺术上也把汉族文化渗透到建筑的各个角落,充分体现了晋南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

建筑风格

它是一座反映晋南地区汉族民居风格的典型建筑。李家大院主题建筑显得有些特别,相比较那个时代的建筑似乎有点西洋化,经了解知道因西院院主李道行(字子用)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孺为妻,从而使整个建筑呈现出明显的西洋风格,局部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这里呈现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门楼外形的整体轮廓高、直、尖,线条轻快,造型挺秀,是十六世纪欧洲“哥特式”的建筑。而它表面的砖雕图案却是典型晋南汉族民间艺术,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

李氏家族善事

1、李氏家族广做善事,历世相继,在当地广为流传,被人称为“李善人”.原万泉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每逢天旱,村中闹水荒。民国初年,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李家牵头出李家大院百善墙资组织全村人打深井,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问题。

抗战抗战期间,日寇经常轰炸西安,为保护家人和街坊四邻的安全,李道荣在西安市的甜水井街靠南城墙边修建防空洞,李氏家族把济困当已任,视善举为本份。凡闫景村、薛店村因婚丧嫁娶困难者,李家均施舍钱粮,对特别贫困户的丧葬之事,李家亲送棺材一口,让其入土为安,以示对死者的哀悼。逢年过节,对村中的贫困户,李家总要给点粮钱,使其度过年关。

民国十九年(1930年),瘟疫流行,为了保全村民性命,李家从运城购回“十点水”(防疫用药),向全村户户发放,以度疫情之灾。

1930年秋,阎锡山动员全省各地富户资助兴建公路。李氏家族兄弟,共捐钱36000块,代表万泉县的西片和南片共36个村庄,每村1000块银元。1931年前后,猗氏至万泉的公路破土动工,一年后建成。民国17年,河东大旱,死人无数。李家兄弟倾力相救,为灾民共捐款6000块银元,并且在薛店村家庙、阎景村祖师庙运城池神庙三处设粥场舍饭,长达一年之久。

2、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县内孤山洪水暴发,闫景村内房屋多数倒塌,粮食多被淹没,其衣食无着不下百余人。李敬修、李敬伦同侄子李道升组织家人为村民取土盘灶,劈柴煮米,舍饭施衣,使村民无一受饥饿。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太白昼见,日赤无光,河东大旱,小麦未收。老百姓饥寒交迫,无法生活。李敬修、李敬伦同侄子李道升拿出数十斛粮食赈济村民。当时山西省政府阎锡山特为李氏家族颁发“博施济众”牌匾一块,以示表彰。

3、李道升也十分注重教育。他慷慨捐赠银五百两,在高村庙建成育婴堂。县立高等小学校筹建,又捐银千两,以资兴办。本村国民学校经费紧张,再次资助银三十两。李道升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潜心修身养性。他认为,人才是立国之本,只有振兴教育,才能强国富民。李家建造学堂私塾院,专门用于教育后代。李家不仅重视对的子女教育,更重视尊师重教。

每年冬至这一天,李家的男主人都会特意宴请教书先生,家庭主妇都要穿上褶裙、带上求学子弟向教书先生行礼。李家教育后辈要读经书不读死书,活学活用。大院的一块影壁上砖雕的“司马光砸缸”图,就是一种灵活的教育形式。在影壁的两边有一副对联:“拥林千顷眼底苍浪方悟种德若种树”,“存书万卷笔下瀚海才知作文即做人”意思是:当你拥有了千顷森林,看着那树涛滚滚才能领悟到做善事就如种树一样,积善成德,才有好的回报。

当你存书万卷,写下大量文章之后才知道做人就跟做文章一样,要从小事做起,方成大器。有一年,有两个小偷到李家偷东西,刚上到房顶,李道升就发觉了,高声说:“房上的人请下来吧!夜深危险,如果掉下来摔伤了,家中的父母谁来奉养?等我给你搬梯子!”小偷听了以后非常惭愧,下来跪地磕头,李道升送了他们一些钱粮,并叮咛以后有难处就来找他,从此再也没有人进李家偷过东西李道升的五位夫人,都是仁爱慈善的人。

每逢过年过节,她们都会组织儿媳们给长工们送去酒肉饭菜,毫无怠慢,吝啬之意。村里只要有人求助,她们都会全力相助。她们去世以后,闫景村的村民送了她一块“懿德千古”的合村匾,李家善举之风,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

4、李道行的第三房妻子麦氏居住的院落大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三省台前设棋枰欢留朋友,一经楼上藏书籍遗训子孙”。三省是指《论语》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一个人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了呢?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古建筑和晋商文化,是山西最出名的两张文化名片。几百年来,晋商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种独特的古建筑文化——晋商大院。于是,知名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等,都成了游客们去山西必须拜访的 旅游 景点。而在三晋大地上,也有一处相对低调的晋商大院,它的来头却一点不小。

晋商三蒂莲之一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运城市万荣县,也许很多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但它却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齐名,被一起称作“晋商三蒂莲”。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 历史 。占地125亩的李家大院,从高空俯瞰气势磅礴,院与院相连,屋与屋衔接,院中有园,园中有院。

原有院落20组,房屋280间;现存院落7组,房屋146间,另有花园祠堂等遗址。这些数据虽然听着抽象,但知道李家大院的总面积是乔家大院的10倍后,让人更惊叹这里的规模。

民国到达巅峰

李家祖上是陕西韩城人,明朝永乐年间一路逃荒来到了运城万荣,先以农耕为业立足,因头脑灵活开始做起布料药材生意逐渐发家,后投资经营近代工业实业。到了民国时期、第15代李子用这辈,李家的产业遍布全国、到达了巅峰。鼎盛时期在十几个省有100多家店铺和商号。李家也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晋商。

南北融汇,中西合璧

李家大院整个建筑风格为山西晋商大院中最典型的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老建筑基本保留完好。同时又吸纳了徽派建筑元素,南北两种建筑风格在此融合为一体。而李家大院还有晋商大院中独一无二的西方建筑元素,这还得从李子用的一段婚姻说起。

因为家境殷实,李子用年轻时曾留学英国,认识了英国女孩麦克蒂伦,两人情投意合决定结为夫妻。学成归来后,为了照顾妻子的生活习惯,李子用专门为妻子迈克蒂伦将一经堂建筑进行了中西合璧的改造,融入了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尖顶窗户、罗马柱、栏杆、凉亭等皆为西洋元素。如此中西合璧,让李家大院成了山西罕见的古建筑群落。

麦克蒂伦来中国后入乡随俗、相夫教子伉俪情深,与中国的家人们也相处融洽。可惜天不假年,麦克蒂伦在28岁时就因为染病医治无效,英年早逝了。直到今天,李家大院的一处院子内,当摆放着李子用与麦克蒂伦的雕像。两人的传奇故事还真的拍成了电视剧《李家大院》,可惜因为费用问题无法在央视播出,只能在山西台播。加之主演不出名,导致李家大院没有像乔家大院一样,靠着影视剧火起来。

晋善尽美 ,尽在李家

李家除了经商有方,在当地也是非常有名的大善人,当地直到现在都流传着李子用行善的故事。施舍钱粮、广设粥棚、为穷人负担丧葬之事等等善举,至今成为美谈。因此,民间素有“不到河东不知深,不到李家不知善”、“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家大院历经各种磨难,得以保存至今。广行善给李家积累了财富,也在 社会 上留下了好名声。大院里的“百善墙”就是这里的看点之一,上面用不同的字体书写着365个“善”字。这是李家要求自己及后人天天行善,不忘家训。除此之外,精美的砖雕在李家大院随处可见,工艺精湛繁复。砖雕内容基本包含了主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后辈的教育和警醒。

参考路线

进入大门后,崇宁宫——李家行善事迹展览——会馆——十二面影璧璧——财神庙——功德堂——李子用生平事迹展——白明堂——善字影璧——同顺堂——信溥堂——古建防盗门——庆禄堂——打麦场——祠堂——善水湖——景行楼。大致游览时间在2个多小时。

来李家大院,欣赏的不仅仅是晋商们的豪宅。在这里,你能感受民族资本的兴衰更替;领略到中西合璧的浪漫佳话;尤其能知闻晋商李家的百年善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779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