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候过的雪山/草地都是什么山什么地,在什么地方啊?

红军长征时候过的雪山/草地都是什么山什么地,在什么地方啊?,第1张

1、松潘草地

松潘草地,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北部,为西倾山、岷山、巴颜喀拉山之间的山原,纵横六百里,海拔3500米以上,河道迂回摆荡,水流滞缓,叉河、曲流横生,形成大片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络而成片片草甸,覆于沼泽之上,气候变换无常,人迹罕至。

2、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金县交接处,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也是雅安通往小金四姑娘山的必经之道。

夹金山又名大雪山,以雪景著称。这里原始森林茂密,自然风光旖旎,雪峰晶莹,主峰海拔为4930米,是青衣江的发源地,逆流而上,两岸悬崖陡峭,谷幽峡深,湖泊明净,瀑布飞溅,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构成一幅使人向往的自然景观。

3、梦笔山

梦笔山距马尔康县城30公里,位于卓克基乡南与小金县交界处,呈东西走向,山势平缓,最低山口海拔3900米,最高峰海拔4470米。

梦笔山垭口是县城通往小金县的唯一通道,也是1935年6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

4、六盘山

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

5、大凉山

中国西部山脉。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是大雪山的支脉。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米,个别高峰近4000米。山地西侧美姑、昭觉一带为山原,丘陵起伏,顶部浑圆平坦,林牧业发达。东南侧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

大风顶一带为大熊猫分布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大凉山为彝族聚居地区。大凉山以东为小凉山,以北为小相岭,以西为安宁河谷地。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雪山草地是在如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

雪山即指红军翻越过的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昌德山、打古山、虹桥山、鹧鸪山、巴郎山、党岭山等;草地即指红原、若尔盖、阿坝大草原及甘孜草原。

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南部,梦笔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距马尔康县城30公里,位于卓克基乡南与小金县交界处,呈东西走向,山势平缓,最低山口海拔3900米,最高峰海拔4470米。

梦笔山垭口是县城通往小金县的唯一通道,也是1935年6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坂山是今红原县与黑水县的界山,红军翻越的垭口海拔高度4460米,昌德山位于黑水县境内,垭口海拔高度4164米,1935年7月上中旬,会师后的红一、红四方面部队曾翻越此垭口。

打古山位于黑水县境内,垭口海拔高度4484米,1935年7月上中旬,会师后的红一、红四方面军曾翻越此山北进。

红原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若尔盖县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北部,红原-若尔盖草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红原县和若尔盖县境内。甘孜草原也在四川。

扩展资料:

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1935年6月2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第二座大雪山---四川梦笔山。

1935年7月2日,翻越第三座大雪山---四川亚克夏雪山。

1935年7月6日,翻越第四座大雪山---四川昌德山。

1935年7月7日,翻越第五座大雪山---四川打古山。

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草地是松潘大草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

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军长征

九石渡景区、梦笔山、汉阳城遗址、仙楼山、万安桥等。

1、九石渡景区:在福建省浦城县水北街镇境内,景区内丹山怪岩、碧溪清流,构成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那历经沧桑的寺庵、古瓷窑遗址唤起人们对悠悠岁月的思绪。历代均有名人到此游览,并留下诗文,给予景区丰富的文化内涵。

2、梦笔山:在福建浦城县城西1.5公里,相对高度20~30米。原名孤山,元徽二年(474),江淹被贬为浦城(当时称吴兴)县令,对孤山特别钟爱。相传,一夕宿山中,梦中得到一管五彩花笔,日后文思如涌,诗文多佳句,遂传为“梦笔生花”的美谈。山以人显,孤山后亦改名梦笔山。

3、汉阳城遗址:城址包括两个大型连属山丘,范围约20万平方米。城墙遗迹可见,宽约2~5米,有夯打痕迹,建筑不甚规则,一般顺山脊或沟谷底部延伸。南墙的中部边缘,山岗突兀成墩子状,是全城最高点,经考古探洞证实是一处报警的烽火台。汉阳城址为闽越时期遗址,上限可至商代晚期,下限可至西汉,是迄今为止福建地区保存完整、年代最早的城址。

4、仙楼山:海拔333米,方圆600商,拔地而起,屏列于福建浦城县城东。相传宋时有东京道人李陶真自武夷山止止庵徙居于此,其后明末有张泽元、杜足元相继留下,诗、书、画兼佳的柳霖、黄子顿接踵而至。他们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构筑迎仙楼,仙楼山之名也就由此而起。

5、万安桥:横跨濉溪,原名镇安桥,始建于南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石头桥墩、木质桥面,桥高10.3米、长92.7米、宽6.1米,六个桥墩,墩上各建一个桥亭,桥亭相连,形成桥面长廊,桥东建有濉川阁,清乾隆十五年改名为万安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704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