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渠在哪里

白起渠在哪里,第1张

湖北宜城

中国最早的人工渠《白起渠》被《中国水利之最》列为“我国最早的灌溉渠道”的三道河长渠,又称白起渠,位于湖北南漳县和宜城市之间,是战国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

渠首西起南漳武安镇西3.5公里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附近岛口入汉水,全长49.25千米,因渠首拦截蛮河,长近百华里,故称“百里长渠”。

此外,长渠有支渠38条,渠身建筑物126处,“结瓜”工程(主要是指10座中小型水库、2671口堰塘)等多处。

百里长渠灌区包括宜城、南漳6个乡镇及4个农场,面积达978.28平方公里。

它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长渠之所以又叫“白起渠”,曾是秦将白起以水代兵、水淹楚国鄢城(今宜城市)的战渠。

长渠之名,最早见于中唐时期的《元和郡县图志》:“长渠在县南二十六里。

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据宋曾巩《长渠志》记载: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遣白起攻楚鄢郢(今宜城)。

白起率兵进逼鄢城后,遇楚国重兵把守,久攻不下之时,即利用鄢城及周围地理面貌、地势条件,于距鄢城百里之遥的武安镇旁汉水支流夷水(今蛮河)河段上垒石筑坝,开沟挖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

秦楚鄢城之战,是历史上最激烈、最残酷的战事之一。

《中国古代战争史》、《水经注》中都记载了当时的战况:“水溃鄢城西城墙,又决东城墙,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战事结束后,鄢入秦,秦以鄢为县(宜城古名鄢)。

之后,秦王封白起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得名。

战后,民用此渠灌田,“战渠”变“灌渠”,人称白起渠。

渠首在鄢城外百里许的夷水上建坝,渠道下连土门陂、新陂、熨斗陂、臭陂和朱湖陂等,可蓄水灌田。

朱湖陂以下入木里沟。

木里沟在宜城东、上口离城三里,为楚国早年修建的引蛮水的木渠工程。

汉代南郡太守王宠又开凿,“灌田七百顷”。

故《水经注》记载白起渠灌田三千顷,木里沟灌田七百顷。

《读史方舆纪要》也有相同的记载:长渠在宜城县西四十里,亦曰罗川,又曰鄢水,亦曰白起渠,即蛮水也。

秦昭王二十八年使白起攻楚,去鄢百里立竭,壅是水为渠,以灌鄢。

鄢入秦,而起所为渠不废,今长渠是也。

据统计,渠首曾先后经过10次维修、护建和改建,包括现在的白起碑阁亭,亭内保存了大量的碑记以及一些文化名人的题字。

其中唐宋元各朝曾对白起渠进行过五次大的修复,分别为唐大历四年(769年)、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元大德九年(1305年),使之发挥了很好的灌溉效益。

据记载:唐大历四年(769年),梁崇义在今南漳县东南四十五里的蛮河上建武安堰。

北来至和二年(1055年)宜城县令孙永重修,并制订用水管理办法。

宋代治平三年(1066),由宜城县令朱孥主持,进行大规模修治扩建,在渠首卢家畈筑“灵溪堰”,以拦截壅高蛮水,渠水东南流,其下渠道与49陂相连,下游分支通长渠。

灌溉面积大为增加,达6000余顷。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又大修,兴屯田39处。

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又大修,建46斗门,并订立灌溉用水制度。

以至于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称其时长渠“溉田三千顷”。

北宋曾巩著《襄州宜城县长渠记》载:“郦道元之谓溉田三千余顷,至今千有余年”。

宋郑獬著《襄州宜城县木渠记》说,汉南郡太守王宠复凿木渠与之(长渠)合,“溉田六千顷”。

然而,到了明代长渠逐年湮塞,渐致完全湮废。

到了清代,在人口剧增的压力下,修治长渠一事才被提到官府议事日程中。

嘉庆十二年(1807)、咸丰九年(1809)、光绪三十一年(1905),宜城县令及士民曾几次请修,然因地域间的利害冲突,议不能决,而未果。

1939年, ***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驻防宜城县,在调查了解长渠久治不废的基础上,电请湖北省府明令复修。

湖北省府于1942年动工复修,至1947年两度兴工修渠,终因时局动乱等因素半途而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长渠终于迎来了春天。

1949年10月26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第一次水利会议,会后通过修复长渠的建议。

于1950年1月经水利部批准,并将其列为贷款工程项目予以支持。

2008年三道河长渠被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故《战国策》中又称公孙起。

郿(今陕西眉县)人。

白起的先祖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

秦武公死后,公子白未能继立,武公的同母弟将君位从公子白手中夺走,是为秦德公。

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的平阳(今陕西歧山),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

公子白死后,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

罗川中路东侧。罗源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南邻连江县,西南接福州市、闽侯县,西北接古田县,北与宁德市接壤,东隔海与霞浦东冲半岛相望。江滨公园是闽江两岸大型的滨江园林景观,沿闽江而建,分为南北两园,是国内最长的都市江滨公园。罗源北江滨公园在罗川中路东侧。

有16个香蕉,44个草莓和12苹果

中国十大水果富国地区列表:1、东明,山东,西瓜家乡2.徐文,广东,香蕉乡,浙江省余姚,浙江红杨梅4.辽宁5.辽宁5.罗川,陕西省,苹果的家乡6.山东烟台,樱桃家乡7.吐鲁番,新疆8.茂名,山东,荔枝家乡8

欧亚大陆的中心部分似乎是一个贫瘠的土地,但其中一些是伊甸园的真正的伊甸园。直到千年公元前,中亚南部大部分覆盖着茂密的灌木,包括野生的开心果,杏仁,樱桃和核桃。今天,这一领域的主要物种是蜥蜴,蛇和卤罗氧化荡,这主要是由人类过度追求经济造成的。虽然这些森林现在无处可见,但他们的后代仍然留在小块肥沃的农田中,以搭配葡萄,石榴和浓郁的甜瓜。

拓展资料:

一、香蕉在中国的起源在哪里?

1、中国是一个大的香蕉种植国家。目前,主要产区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等地区,全年气候相对温和。

2、其次,它也被种植在贵州,四川和重庆,但产量很小。在中国的香蕉生产区中,最着名的香蕉生产区是广西广西灵山,广东广东,高雄,莆田在福建和三亚在海南。

二、草莓国内产地

辽宁丹东东港草莓

中国第一个草莓县和中国最大的草莓出口基地。从最早的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介绍,东港拥有草莓生产历史100年。

三、河北保定曼城草莓

1986年,农业部将曼城县确定为“全国高质量的草莓生产基地”,称为“河北的乡土”。在曼城县培养的草莓品种主要是凤翔,京翔,京宝,美国玫瑰等。

四、中国六大苹果生产区

1、天水,甘肃

天水“华丽苹果”。华丽苹果是辽宁省华武村推出的红色元帅苹果。华丽苹果还具有良好的色彩,香气和味道。它的肉类良好,密集,清脆,多汁,富含香气,良好的品味和独特的味道。

2、新疆

新疆阿克苏苹果,也被称为岩石心苹果,被称为“岩石心”苹果,因为其芯中的糖积聚成透明形状。因此,AKSU Apple特别甜蜜。

五、陕西罗川

陕西罗川苹果主要生产渭北黄土高原。罗川和渭北高原的气候,土壤和地理位置与生产优质苹果的生态环境完全一致。罗川苹果具有高品质,美丽的果实形状,均匀,均匀,巧妙,硬度和蓄电池的特点。

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695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