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在哪里

周庄在哪里,第1张

周庄位于苏州昆山,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据记载,北宋年间,周迪功将庄田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

康熙初年,正式把周庄命名为周庄镇。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随宋高宗南渡迁居于此,人烟逐渐稠密。周庄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周庄古镇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历来有吃“阿婆茶”、“讲茶”,喝“喜茶”、“春茶”、“满月茶”等习俗,名目繁多,被称为“江南茶道”。

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主要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

周庄——打田财

周庄镇的每年元宵节,在东诧村牛郎庙的广场上,人们竖立起一根桅杆,杆上横一根小竹竿,两端悬挂串串彩灯。桅杆顶端缚一圈圈稻草,内藏鞭炮,敷以易燃物品,再糊上一层黄色的纸张,呈元宝状,这就是“田财”;到了夜晚,人们从四面八方携带鞭炮、爆竹和各色焰花火筒,扶老携幼来到广场上,欢度良宵;当桅杆上彩灯内的蜡烛燃尽时,人们用月炮、九龙抢珠、“五百鞭”、“一千鞭”对着杆上悬挂的金黄色“田财”轮番射击。“田财”从桅杆顶上落地,熊熊燃烧,农家拿着束束稻草到燃烧的“田财”上去点火,一边当空挥舞,一边去田角落焚烧。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

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周庄始建于1086年(北宋元祐元年),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

周庄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蕴含。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周庄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周庄也曾留下柳亚子、陈去病等人的足迹。

周庄古镇特色景点

1、双桥

双桥又名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位于镇东北。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这里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便联袂而筑,显得十分别致。

因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时候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双桥碧水泱泱,绿树掩映,颇显古镇神韵。

2、富安桥

富安桥位于中市街东端,相传桥旁有座总管庙,故原名总管桥。桥东西有级梯,中间为平面,刻有浮雕图案,桥身四角有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为江南水乡仅存的桥楼合壁的立体型建筑。

桥上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较长的一块在桥东用作行人歇脚的栏杆石,一块作桥阶用,较短的三块铺在西桥堍。石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颜色深赭,不易磨损。

3、张厅

张厅位于双桥之南,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前后六进,房屋70余间。大厅敞亮,粗大的庭柱下是罕有的柱脚——木鼓墩,坚固如石。旁边有条20多米长的幽暗备弄,墙上是被火熏黑的壁龛。

厅旁有一条小河穿屋而过,河水中段设一丈余见方的水池,供船只交会和掉头用。后厅临河设一排敞窗,一派“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情景。

4、沈厅

沈厅位于富安桥东堍南侧,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七进五门楼,百余间房,占地2000多平方米。沈厅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中部是门楼、茶厅、正厅;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

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成一个大的“走马楼”。正厅“松茂堂”面积达170平方米,朝正厅的砖雕门楼高6米,所雕人物、走兽、戏文故事等非常传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庄古镇

周庄属于江苏省苏州昆山市,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周庄古镇地处苏州城东南,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是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建镇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周庄镇自古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因河成街,傍水筑屋,呈现一派古朴、明静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周庄的魅力在于她的文化蕴涵,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有河有街必有桥。周庄古桥多,极具特色。著名的有双桥、富安桥等。全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678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