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博物馆在哪里

林则徐博物馆在哪里,第1张

鸦片战争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解放路。前身为1957年建立的林则徐纪念馆,1972年改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同时增设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是收集、陈列、研究林则徐及鸦片战争文物史料的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负责保护和管理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馆区分为本馆部、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三个部分。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林则徐销烟池、虎门炮台和虎门等旧址等鸦片战争在虎门的历史遗迹。

鸦片战争博物馆除搞好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外,还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宣教、收藏和研究功能通过陈列展览、讲解宣传、录像放映等形式广泛地对观众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其基本陈列为《林则徐销烟和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其中《林则徐销烟》分三部分鸦片战争前的形势;罪恶的鸦片输入;林则徐与广东禁烟。《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分五个部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广东军民的抗英斗争;沿海各省军民的抗英汁争;鸦片战争的结局;扑不灭的反侵略烈火。基本陈列通过林则徐禁烟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有关文物史料,揭露当年殖民主义者利用鸦片和武力侵略中国的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在禁烟和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业绩,肯定林则徐等爱国官员的历史功绩,歌颂中国人民在禁烟和鸦片战争中所表现的崇高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鸦片战争博物馆注重文物收藏与研究,馆藏销烟池木桩、木板、鸦片烟具、林则徐手迹等文物,还有大炮、炮于、火药缸、火药埕、大刀、长矛等抗击英军时用过的武器和缴获英军的洋枪、洋炮等,数量达3O00多件(套)。其中功劳炮”等13件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反映鸦片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有代表性的物证。该馆着力对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的设置、沿革、布防、结构、兵力设备、火力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林则徐筹办虎门防务的战略思想、战术措施等进行研讨。l990年创办《鸦片战争博物馆馆刊》。

鸦片战争博物馆环境优美。古城堡式门楼、威武的抗英群雕、碑像结合的“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具有虎门炮台神韵的陈列大楼以及一排排的抗英古炮、两个销烟池与绿树成荫的园林组成本馆部,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沙角、威远炮目的炮台、古炮、暗室、战巷、兵房体现了鸦片战争的海战气氛,把观众带进了一百多年前虎门军民抗强敌。御外侮、扬国威的历史长廊中去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1990年至今观众络绎不绝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又称“林则徐祠堂”),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邙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1982年成立。馆址原为林则徐专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物,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门外围屏墙内壁嵌有“虎门销烟”大幅浮雕。大门额题“林文忠公祠”。仪门两侧回廊陈列了20多面执事牌,上书林则徐历任官职。御碑亭为方形,内陈列3座御赐石碑,成品字形。正中是清咸丰皇帝得知林则徐病逝,慰问家属的圣旨。一边是“御赐祭文”,另一边是“御制碑文”。树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德堂为祠厅,正中是林则徐官服塑像,楣额挂有清道光皇帝御书“福寿”匾额。曲尺楼现为展览厅。竹柏轩为古式双层楼阁,楼下辟为电化教育场所,可容纳观众 100多人,配合展览,放映故事片、连续剧、纪录片等;楼上为资料室、阅览厅,内藏图书、文物,供馆内外人员研究使用。 该馆展览以反映林则徐一生事迹为基本内容。展品中有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对联、条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笔记等 120多件;还有他使用过的印章、残墨、印盒、政书雕板等遗物。林则徐的手定诗稿和他父亲林宾日手书《析产书》最为珍贵。《衙斋杂录》是林则徐遣戍伊犁时期抄摘的公文和档案,这些公文和档案中有不少重要案卷已经失传了。 现在,经过2008-2009年一年多的紧张布展,整修过的林则徐纪念馆已经于2009年6月3日(即虎门销烟170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该馆展览以反映林则徐一生事迹为基本内容。展品中有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对联、条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笔记等120多件;还有他使用过的印章、残墨、印盒、政书雕板等遗物。林则徐的手定诗稿和他父亲林宾日手书《析产书》最为珍贵。《衙斋杂录》是林则徐遣戍伊犁时期抄摘的公文和档案,这些公文和档案中有不少重要案卷已经失传。 原名林文忠公祠,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1982年按原样修复,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屏墙左右石拱门上横额分别石刻“中宗宗衮”、“左海伟人”,屏墙内浮雕虎门销烟图。正门上横额刻“林文忠公祠”。庭置执事牌。仪门厅后石道直达御碑亭,内有光绪三十一年立的道光三十年“圣旨”、“御赐祭”、“御制碑文”等3块青石碑。亭北为树德堂,中祀林则徐坐像。堂西为南北花厅,厅西有两层的曲尺楼,原为林家子弟读书处,楼前有草坪、鱼池、假山、花木,全馆为古典式园林建筑。今堂、厅、楼均辟为林则徐生平展室,分林则徐生平事略,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林则徐与救灾、水利,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手迹等部分。

外形特征

修缮后纪念馆展览总面积由原来的3500平方米扩大到8500 林则徐纪念馆

平方米,扩大了1倍多,原有的林文忠公祠恢复了祠堂功能。福建省林则徐研究会秘书长翁纪阳介绍,新的林则徐专题展览打破传统,不按照纪年的顺序,突出林则徐的人格魅力,与大事件结合,布置了5个主题陈列。分别是: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共展出文物100多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鸦片战争中的火药缸(全国仅2件),以及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四条屏对联,另有复制的一品官服,林公任陕西巡抚时在浦城小住留下的五块匾额等,这些珍贵文物经过了1年多的征集。

旅游指南

游览其中,除了能欣赏“湖广总督衙门”、南后街乡亲欢迎林公回乡、林公

纪念馆内部照(20张)流放到新疆坎儿井等逼真的场景外,还可以一睹林则徐的亲笔书画、信札、奏折等实物。最有特色的是用高科技多媒体演示手法表现的“虎门销烟”场景,200多平方米的展示大厅内,100多名仿真人,惟妙惟肖,中间是林则徐在众多官员的陪同下,高举右手,宣布虎门销烟的开始;左侧是几十名工人抬着鸦片,投入销烟池中,场景利用投影制造水面波动效果。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

希望可以帮到你。

林则徐的销烟池遗址就在虎门镇镇口村,虎门销烟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东莞虎门海滩,销毁了英国,美国等输入到中国的两万多箱鸦片,一共2376254斤,就在两个边长四十五米长的大池子里,万众瞩目之下,当众销毁。

扩展资料:

遗址史迹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建议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

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掉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

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屈辱的鸦片战争离我们渐渐远去,历史没有被中华子孙淡忘,当年林则徐在江边的销烟池今天已成为虎门销烟纪念馆,更是我们意义深长的教育基地。拒绝毒品,弘扬虎门销烟的雄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虎门销烟池遗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665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