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玉皇山海拔多少米

卢氏县玉皇山海拔多少米,第1张

2507点9米。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卢氏玉皇山山峰玉皇尖海拔2057点9米。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卢氏县狮子坪乡淇河林场,距卢氏县城90公里是河南省的西部屋脊,为秦岭余脉主支伏牛山系。长岭根、大块地、扁担沟、骑马沟为其主要的四个景区。

玉皇山,在南博山镇中部下庄村西,是三府山向北延伸的一部分,海拔虽然仅有500米,但人文资源较多,负有一定名气。清初刑部尚书任浚(号文水)在《文水自叙》一文中称它是“云凤山”,《博山县志》和《博山乡土教本》称它为“云行山”,因为山顶有玉皇庙,当地人叫它“玉皇山”,《博山区志》与《博山地名志》也称“玉皇山”。此名太俗,还是以“云行山”叫法为好。“云行”是因此山常有云雾蒸腾于山峰上,地质属“喀斯特”类型,即“云窟窿”较多而喷云气。

此山基本呈西南-东北走向,实为两峰:西峰海拔529米,以寒武纪石灰岩为主。苇园(池上)至南峪 (莱芜)大断裂由此山南侧东西横穿,因而地质复杂,易于含矿含水,也为溶洞创造了条件。《博山大事记》载:1983年下庄教师任世传在秀才峪(此山南侧)发现大型哺乳动物披毛犀化石。由此可以推知15万年前这里的自然生态,此山东北部还有燕子石出露。

与此山相关的是三庙两泉一尚书。山脚下一庙一泉。泰山行宫在山南淄河(下庄支流)岸西,创于明朝毁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此庙本是院大碑多、树高林密、幽静古雅的好去处,近年因修建羽绒厂而面目全非,剩得一只明代石鼓也遭刑辱了,道光间名儒孙崇祚的撰书碑下落不明,幸由前人录文于《博山县志》。庙之北,有一溪流历年不渴,那是玉皇山南秀才峪里的西老泉流水。此泉溢出于断层北侧,在1998年旱季流量尚达4-5立方米/小时之多,平水年秋季可达50立方米/小时,沿溪汩汩而下东注淄河,溪边灌溉着近百亩菜圃、果园和农田。有人对此水作过初步化验,属偏硅酸型矿泉水,含矽0.04毫克/升,长期饮用者有益寿减肥作用。

山阿中有庙叫“西庵”。在绿树掩映的玉皇山南阿,平旷处有一残破庙群,曾是姑子庵,因在下庄村西,故名。据《博山县志》载:“西庵,在下庄云行山阿,尚书任浚读书处,原为三教堂,浚又创建关帝庙,同治年立忠义祠。”现尚存碑五块,最早者乃天启五年(1625年)《创修三清庙碑》,但文无可取。嘉庆九年和宣统三年都是关帝庙重修碑。二碑都说是任浚和李闯王打仗,因关羽显灵而得救,并且都说是引自孙廷铨的《颜山杂记》,查此书,未见此说;检点任浚遗文,也无一字提及此事,况任浚也不信神。据本地文人所说,庙前曾有任浚撰文碑,似乎并未叙说关羽显圣事,碑已毁于战火,无法证明以上故事。县志上说的忠义祠是西殿,也倾记不堪,那是咸丰十一年博山县令率领地方武装在沂水县打捻军遭到惨败的事,这一仗,下庄、南博山、盆泉等村的民团战死72人之多,樊文达撰文立碑以褒扬之,碑也不见踪影了。现在仅有南殿吕祖庙改作烈士祠尚存。庙西梯田上有清初和尚“本玟”墓,他和任尚书基本同时代,顺治间曾任辰巳山住持。再往西,越过玉皇山西峰到井峪村,解放前有井峪寺遗址,传说建寺甚古“先有井峪寺,后有博山村。”解放战争时将该寺的唯一遗物--大钟也炼成手榴弹了。可能任尚书到井峪寺上游玩过,民间故事就把他和“霸和尚--耙和尚”一事紧紧拴到了一起。

山顶上有玉皇庙和裂隙泉。玉皇山西峰虽高,因无水而荒索;东峰,满山披绿柏槐成林,由下庄仰观料峭巍峨,不三里即可攀顶(《博山地名志》载有7.5公里之遥,误)。上有玉皇殿等建筑,有泉可用。现存碑数块,有一小碑顶部隐约可见“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字样。有嘉靖丁未年一碑云:“此庙创于至元修于成化。”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当在公元1300年前,距今700余年。元朝皇帝“只识弯弓射大雕”,文化事业并不兴旺,那时创庙,足见下庄地区较为繁荣。又有嘉靖甲申年(公元1524)碑,落款是“盘阳庚午进士”王纳言撰文。那时这里属青州府益都县管,淄川文化名人为此庙撰文也见得此地有名。查嘉靖版《淄川县志》“王纳言,字允忠,正德庚午举人,登丁丑进士,任户部主事,累官河南副使,陕西参政。”碑上的“庚午进士”应是“丁丑进士”之误,这说明书丹者疏忽。

庙后有一和尚林,面积较大。又有一方池,池底有一裂隙泉历久不涸,是山顶上唯一水源,掬而饮之清芳甘口,在高山之巅有此宝贵一泉,真是地质天成。庙前有一洞不知其深,因有人见一大虫长约三米出入其中,即令探险好奇者也未敢问津其内幕。

任浚,字海王号文水,下庄村人。生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卒于清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30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监军大梁,曾被李闯王所俘,受伤逃归故里下庄。清朝定鼎后又被请出官至刑部尚书,62岁时养病在家,卒后葬南博山村北。“文革”中掘其墓,得古镜一枚重80斤,今为上海博物馆收藏。当地人说他家贫苦读,晚年修千人洞造反,冤案被杀等,皆失之史实。

玉皇山近年又有溶洞发现,旧庙可修,泉水得天独厚,植被良好,交通便利,开发旅游资源颇有前景。

双龙湾、熊耳山、玉皇山、卢氏桃花谷、卢氏山等。

1、双龙湾:位于卢氏县磨沟口乡,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因屹立着大龙头、小龙头两座奇峰而得名。

2、熊耳山:位于河南省卢氏县汤河、横涧两乡境内,地处伏牛山南麓,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温带大陆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70%。

3、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卢氏县狮子坪乡淇河林场,距卢氏县城90公里。玉皇山是河南省的西部屋脊,为秦岭余脉主支伏牛山系。

4、卢氏桃花谷:位于卢氏县磨沟口乡西虎岭村,最具特色的有自然生态景观大型溶洞景观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

5、卢氏山:大小山峰4037座。氏的山路很有特点,路边必然是山,山上植被必然茂盛,路一边必然有河道,河道必然有水,山葱茏,水清澈,树茂盛。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5.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73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