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燕京在什么地方?

辽代燕京在什么地方?,第1张

辽代在哪里建都 属于现在哪个地方

北京 为五朝帝都(辽、金、元、明、清):

* 春秋 战国时期 为燕国国都,当时称为 蓟( Ji )

* 辽代为陪都,称燕京 。

* 金朝 (1115年——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为 中都 。

* 元朝为 都 。

* 明朝自永乐帝起为首都,称为京师 。

* 清朝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 中华民国 北洋 *** 时期,当时称 北平

辽国上京现在是什么地方

辽金五京

辽国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镇南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契丹(后改称辽)。辽王朝共有五个京城:1.上京临潢府。神册三年(918年)阿保机在其发祥地临潢(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筑西楼城为皇都。会同元年(938年)更名为上京临潢府,是辽朝前期的政治中心。2.东京辽阳府。神册四年(919年)在辽阳旧城的基础上重修,置东平郡。元显元年(926年)辽灭了渤海国,改其名为东丹国(即东契丹的意思)。第三年迁东丹人民于东平郡,升为南京。后因幽州置了南京,便将该南京改作东京,称为辽阳府。3.南京析津府。元显十年(936年)辽得了“燕云十六州”后,在原来幽州地方置南京(又称燕京)为幽州府(今北京西南),开泰元年(1012年)改为析津府。城高三丈,周围达三十六里,是辽代最繁盛之地。4.中京大定府。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在原奚王牙帐所在地建立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县西南大明城)。随即移置汉户到中京附近,使这里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辽朝后期政治中心移到这里。5.西京大同府。重熙十三年(1044年)辽朝又升云州为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名西京。扼西南要冲,是辽的边防重镇,“非亲王不得主之。”金朝灭辽之后,基本上沿袭了辽的五京,名称未变,只是在升金的都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子)为上京后,便将辽上京改为北京。另外金一般称辽的南京为燕京。至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原燕京,改为中都大兴府。废临潢府,形成了金的五京:中都大兴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东京辽阳府和南京开封府。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

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

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南)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县西南大明城)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

望采纳!!!

辽国陪都是哪一个?蓟?中都,燕京?

辽国没有陪都一说,四京地位平等

北京在辽代和金代的名称

南京幽都府,又称燕京,析津府: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中都: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南京的辽代南京

辽代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政权,共有五个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府)、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合称“五京”,其中南京城规模最大。按照《辽史·地理志》记载,南京城周长36里,城墙高3丈,宽1.5丈。城有8门:东为安东门、迎春门,南为丹凤门、开阳门,西为清晋门、显西门,北为通天门、拱辰门。其中有两条贯穿城市的大道:一条为东西向,联通了清晋门和安东门,它是广安门内、外大街的前身;另一条为南北向,联通了拱辰门和开阳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闹市口大街南段、长椿街、牛街加上右安门内大街北段,也就是10路和626路公交车从“长椿街路口北”到“南樱桃园路口北”所走的路径。辽代时,南京城有30万人,包括了汉、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民族。南京城内划分了26个“坊”,各坊有围墙、坊门,门上有坊名,以此管理城内居民。据《契丹国志》记载,南京城“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水甘土厚,人多技艺”。辽代南京城基本上是沿用唐幽州城,只是重修了城墙,并没有进行大规划的改造。那么,辽代南京的城垣留下了什么遗迹吗?带着这个问题,我按西、北、东、南的顺序,逐一寻找辽南京城的四面城垣 。

古代燕京道什么时代设立?

辽代。

辽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为南京,列为陪都。开泰元年(1012年),改南京为燕京。

公元936年,辽国的契丹族举兵南下。两年后取得了幽州,改称南京。关于这段历史,恐怕连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老北京人都不一定知道。当时南京人口已达三十万,包括 *** 和新迁入的契丹人,逐渐发展起来。在北京的历史上,南京这个名称延用了将近两百年。

公元1114年,聚集在松花江以北的女真族,起兵攻打辽国,取得节节胜利后,在第二年,女真首领称帝,定国号为金。1122年,金军占领了南京,1153年金把国都迁到了幽州,并在残破的旧城城置上营建新城,定名中都,第一次成为半个中国的统治中心。《射雕英雄传》里面的很多故事,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1215年,蒙古骑兵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以锐不可当之势,攻下中都城,乱兵之中,金朝的皇城宫阙被付之一炬。

四十多年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迁都到了这里,并重新修建皇宫,中都改称为大都,成为元朝的国都。开始成为全国的统治中心,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都城的规模远远超过中都,气势宏伟,建筑精湛。从欧洲来到大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对大都称赞不绝,他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与大都相媲美。

关于辽代的都城

辽代都城——辽上京

辽:上京临璜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西大明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南京幽都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

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建国修建皇都。会同元年(938),辽太宗名皇都为上京,设临潢府。

辽太祖灭渤海,建东丹国。天显三年(928),辽太宗迁渤海居民于东平郡,升号南京。六年,废东丹国,于南京设中台省。会同元年,得后晋所献燕云十六州地,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原南京改称东京辽阳府。

上京、东京、南京于同年设立,合称三京。统和二十五年(1007),辽圣宗在奚王牙帐建立新都,号中京大定府。与原三京合称为四京。

开泰元年(1012),改东京幽都府为析津府。重熙十三年(1044),辽兴宗升大同军为西京大同府。辽兴宗以后,始有五京。

五京是各地区的统治中心,各领有军州府县,故又称五京道。道不设行政机构。五京长官均称留守,由契丹皇族或后族重臣担任。五京分设留守司和都总管府,统领所属军州事。

上京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辽太祖命蓟州 *** 康默记董理修建,一百天建成。城墙高两丈,幅员广二十七里。城北是皇城,墙高三丈。皇宫南门为承天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南是汉城。有市肆交易。

中京城在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辽圣宗命燕蓟 *** 工匠仿上京城制建造。两年建成,迁移 *** 民户入城居住。中京城建立后,皇帝即常驻于此。建有驿馆,接待宋、夏、新罗使臣。东京在今辽宁辽阳。城高两丈,幅员三十里。宫城在城东北隅,城高三丈。南部外城为汉城,有南市、北市贸易。城内居民多为渤海人和 *** 。南京在今北京市西南,又称燕京。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尺,幅员三十六里,是五京中最大的城。宫城在西南隅。西城颠有凉殿。西京在今山西大同。原为军事重镇,城方圆二十里。

辽兴宗升号西京大同府,未建宫城。辽道宗时在城内建华严寺,铸有历代皇帝像。

辽国的都城在哪里?

辽国实行五京制,五京中上京临潢府为正式首都,,其余四京为陪都。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上京临潢府(首都,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中京大定府( 今内蒙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

辽国五个都城都是哪? 皇城在哪?

楼上也太罗嗦了拉.....简单的说就是上京临璜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西大明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南京幽都府(盯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

南京为复都制体系下"位于南方的京城"的意思。

唐代以成都为南京不到三年时间。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 辽代,以北京为南京。金代,以开封为南京。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京师应天府(今南京)改称为南京,作为留都。

东汉南京

东汉南京即今南阳,曹植在《汉二祖优劣论》将称南阳为南京。

唐代南京

唐代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到成都避难。

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唐肃宗李亨驾回西京,改蜀郡为成都府,长史为尹。十二月称南京,为府。 与当时的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北京太原并称。所以在唐代有"扬一益二"之称,谓天下繁华,扬州为第一,益州次之,益州即指成都。

上元元年(760年)九月,罢京。历时不到三年。

宋代南京

宋朝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五代时称宋州,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为南京。下辖宁陵、宋城、谷熟、下邑、虞城、楚丘六县。宋朝的南京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宋朝的南京地处大运河通济渠(汴河)咽喉要道,四通八达。宋朝州郡办学始于南京应天府(商丘) ,南京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浓厚的兴学重教氛围,应天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宋朝最高学府之一。

辽代南京

辽代是古代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政权,共有五个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府)、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合称"五京",其中南京城规模最大。

按照《辽史·地理志》记载,南京城周长36里,城墙高3丈,宽1.5丈。城有8门:东为安东门、迎春门,南为丹凤门、开阳门,西为清晋门、显西门,北为通天门、拱辰门。其中有两条贯穿城市的大道:一条为东西向,联通了清晋门和安东门,它是广安门内、外大街的前身另一条为南北向,联通了拱辰门和开阳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闹市口大街南段、长椿街、牛街加上右安门内大街北段,也就是10路和626路公交车从"长椿街路口北"到"南樱桃园路口北"所走的路径。辽代时,南京城有30万人,包括了汉、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民族。南京城内划分了26个"坊",各坊有围墙、坊门,门上有坊名,以此管理城内居民。据《契丹国志》记载,南京城"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水甘土厚,人多技艺"。

辽代南京城基本上是沿用唐幽州城,只是重修了城墙,并没有进行大规划的改造。

金代南京

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开封府,定开封为金代"南京",以"南京"开封府作为他南下侵宋的基地。金正隆六年(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十月曷苏馆猛安完颜福寿等人与南京留守司军队共同发动政变,拥立东京留守、曹国公完颜雍(乌禄)为帝,改元大定,这就是金世宗,金世宗称帝后下诏废黜完颜亮皇帝位随后完颜亮准备占据江南,与金世宗完颜雍对抗金正隆六年十一月,他在瓜州渡口集结的水军叛乱,乱军将完颜亮杀死,当时他年仅40岁。金世宗完颜雍迁都燕京(今北京),开封府仍为南京。

金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三月,蒙古军队进逼金中都北京。金宣帝遣使请和,并以卫绍王的女儿为岐国公主,嫁给成吉思汗,并献纳金帛及童男童女500人、马3000匹,成吉思汗才下令退兵解围当年五月,金宣宗唯恐蒙古大军再来,加上财用不足,乃决定南迁南京开封府。金宣帝完颜殉贞佑二年(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七月迁都至金南京开封府后,立即遣使告知南宋皇帝。南宋皇帝采纳臣下意见,废除进贡金代皇帝岁币,双方由此引发战争,连年不断。

金代定都南京开封府18年。

明代南京

明朝永乐十九年正月(1421年),明朝朝廷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由京师改称南京,将今天的安徽、江苏、上海二省一市的范围合称为"南直隶"。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攻克应天府后将明代南京(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将应天府改称江宁府。

渤海国南京

历史上位于我国以及朝鲜半岛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渤海国也设过"南京"。这个"南京"故址在今朝鲜的咸兴,其具体地址有两种说法,一是位于今咸镜北道镜城,一说位于今咸镜南道北青郡新昌附近。

现在的南京

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²,2016年建成区面积1125.78km²,常住人口827万人,城镇人口678.14万人,城镇化率82%,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54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