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和左宗棠墓为何在长沙而不在各自原籍?

曾国藩和左宗棠墓为何在长沙而不在各自原籍?,第1张

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视墓葬的国家,特别是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曾、左二人同样也非常重视死后归葬之地。与普通人重视风水不同,曾、左二人墓地的选择还与他们经历有关。

先说曾国藩。曾国藩祖父的家训是不“三不信”,不信地师、不信鬼神、不信医药。受祖父的影响,曾国藩早年也是不信风水的,但到老年,思想转变较大,对风水、天命比较相信。在其死前二年,委托好友冯树堂在湘乡选择万年吉壤作为归葬之地。此地名为东台乡,是块风水宝地。但曾国藩后来发现,此地是公地,若其占用,恐影响当地文风,难出读书人,以致引起公愤。于是,曾国藩就放弃了。后来,曾国藩想起早年在长沙伏龙寺与主持交往颇深,得知伏龙山风水极好,就交代葬于伏龙山。墓赴朝向东南,其成就不世之功的地方。

与曾国藩不同,左宗棠的墓址是其在生时自己选择的。光绪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回湖南省亲。问起曾国藩后人近况,得知曾国藩葬于长沙伏龙山。对身边的人说,‍‍道光十七年,他从渌江书院回家省亲,道经善化(今长沙望城区)杨梅河白竹,发现一块风水宝地,当时就有意归葬此地。他要求家人在此处购买葬地。后人照办,在左死后,将其归葬此地。墓地朝向西北。以示对新疆的关切。‍

1、蔡锷墓

蔡锷墓是护国军领袖、中华民国名将蔡锷墓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区白鹤泉左后方的山上,蔡锷于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1917年4月12日自日本归葬于此。

蔡锷墓占地1974.72平方米,系岳麓山民国名人墓葬之一。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

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

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4、天心阁古城墙

天心阁古城墙位于长沙市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处西北,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明洪武年间(1368~1398),长沙守御指挥邱广营建长沙城垣,将元代所筑土城墙全部改用石基砖砌。今仅存天心阁古城墙一段,余已拆除。

明末,张献忠率部攻入长沙,城墙曾遭破坏,清顺治十一年(1654),洪承畴驻节长沙,拆运明藩王府砖石修筑城墙,使长沙再度"城池崇屹,甲于他郡"。长沙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月城”,又名瓮城。

顾名思义,因形状像半个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台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放置远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5、曾国藩墓

曾国藩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寺后伏龙山上,是清末名臣、湘军创始人曾国藩的墓地。清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归葬于此。墓冢为三合泥拌碎石混合封堆,上铺砌花岗石,呈半圆形,底径5米,残高2米。

茔地以花岗石墙围护。墓后立碑三通,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宽2米,刻楷书碑文"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计22字,附碑均为龙纹浮雕。墓前有拜台,祭坪约50平方米,东西各立石阙一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沙

盗墓从三国时期就有了,曹操之前摸金校尉,一直发展到后来盗墓越来越严重,这让考古专家也很是心累,毕竟有很多未发掘的文物都在地下,对于探索文物专家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随时都能发现文物在哪里,所以这个时候就和盗墓贼开始较量了,考古专家一心想要更好地去保护文物,但是没办法去阻止那些盗墓的,总有名人的墓被盗的。

就比如曾国藩先生的墓,居然被炸开了,但考古专家闻讯后赶过去看了一眼就走了,并且还留下一句话:永久封闭,为什么会留下这句话呢?我们下面来讲一下。曾国藩的名字应该家喻户晓了吧,是清朝晚期名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还创立了湘军,参加过洋务运动,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绝对算得上股肱之臣了 ,在经济政治军事都有他的功绩,而且留下来的《曾国藩家书》,到现在都被后人所借鉴,成为一个潮流。

在去世后,他就被埋到了湖南长沙桐溪寺后伏龙山上,这也是他没去世前自己给自己选的地方,古代人很注重风水,而伏龙山就是个风水很好的地方,他的墓冢是混合堆砌而成,上面还有一层花岗石,茔地也是由花岗石包围起来,墓的后面有个白玉石碑心,在上面用楷书写着22个字: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在这个石碑的左右都有石阙。

在同治十一年的时候,曾国藩正在外面散步,突然觉得自己的脚很麻,晚上回去后就没办法说话了,没过多久就去世了,然后被运送回长沙,和他生前的欧阳夫人葬到一起,之前曾家人也曾嘱托一个村民周培湖让他过来为曾国藩守墓,而且还买下良田给他,让他可以耕种,因为曾国藩身份特殊,墓也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进的,五官不全的,放牧为生的,还有乞丐都不能进,在墓地附近都不可以有牛羊猪的出现,但后来,守墓人居然不见了。

就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时候,曾国藩的墓被破坏了,1980年被盗墓贼盯上,很多都被破坏了,有的甚至被村民给拿走,有村民说当时听到了这个墓发出了很大的声音,考古专家就过去了,但是显然盗墓贼跑掉了,只剩下一个大坑,很多人都觉得,曾国藩的墓一定被偷的差不多了。考古专家也是感到很惋惜,但是也得进去查看一下墓里面的情况。

因为这个洞比较小,只有瘦弱点的考古专家才能进去,看一下里面什么情况,但是进去后,在外面等消息的人发现绑在专家身上的绳子不动了,这让他们很是惶恐,最后还听到了求救声,外面的人还以为他被什么吞噬了,其实就是自己被卡住了上不来,所以下面也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可怕,而且曾国藩的墓并没有损坏太多,只是有了一个洞而已,盗墓贼也是惶恐早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51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