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在哪里

丹阳在哪里,第1张

丹阳县属镇江市。

丹阳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位于江苏省南部,介于北纬31°44′~32°08′、东经119°23′~119°53′之间,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丹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截至2019年,丹阳市辖2个街道、10个镇。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山海经》中有一条河叫“丹水”,即丹江,根据“山水阴阳,水北为阳”的理论命名丹阳。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由镇江市代管。

地方特产:

1、丹阳黄酒:

丹阳地处长江三角洲,为江南水乡,物产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盛产糯稻,清光绪《丹阳县志》载:“糯稻,崇明、绍兴酿酒用之,名酒米,有酒米出三阳,丹阳为最良之谚”,其粒大均匀,味香性粘,洁白如玉,是米中之王,历代进贡皇宫,又有“宫米”之称,业内有“米为酒中肉”之说,因而历史上丹阳酿酒业发达,以产美酒著名。

2、封缸酒:

封缸酒在历史上已著名。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南征前与刘藻将军辞别,相约胜利会师时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阳,故丹阳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称。以当地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粒大、均匀、洁白、性粘、味香,需取水质清甜、含多种无机盐类矿物质的玉乳泉水,配以特制酒药。

3、大麦粥:

大麦粥是丹阳的一大特色,在丹阳家家户户都有喝大麦粥的习惯,原料为大米若干、大麦粉(大麦粉是用大麦或元麦磨成)、食用碱。大麦粥的熬制颇为讲究,熬粥时,取一碗清水,加入两小勺大麦粉调匀,当白粥煮开时,一边用勺搅拌,一边缓缓注入。再用刀切少许食用碱撒在粥中,用来提炼香味,当粥色微微泛黄时,便可食用了。

丹阳江苏省镇江市的城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介于北纬31°44′~32°08′、东经119°23′~119°53′之间,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丹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山海经》中有一条河叫“丹水”,即丹江,根据“山水阴阳,水北为阳”的理论命名丹阳。

民俗文化:

从总体上说,丹阳的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常州小片。

丹阳方言历来有“吴头楚尾”之称。其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县内各地方言分歧较大,人称“四门八音”。二是方言归属难定,就以代表话一城关话来说,它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既有吴语特征,又有许多官话痕迹。

丹阳方言复杂性的形成,有其地理与历史的原因。丹阳县位于北方方言和吴方言两大方言区的交汇处,其疆域与武进、金坛、扬中、丹徒4县相邻,而武进、金坛属吴方言区,扬中、丹徒则属于典型的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次方言区。因此,两大方言对丹阳方言都有影响。

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全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5万,辖13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1个管理区,225个行政村,69个居委会。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全市“三个文明”建设成绩卓越,连续被评为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是全国首批80个小康县(市)之一,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24位,列江苏省第8位;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在全国首创民主评议党员、党务公开、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绿化等多项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市。2006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22.1%;实现工业销售518.8亿元,增长22.6%;利税总额38.26亿元,增长30%;实现财政收入3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9亿元,增长25.3%;全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050元,分别增长15.8%、12.7%。

丹阳是现今江苏地域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丹阳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现境内文物遗迹丰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11处,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源发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16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