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在哪里?

扬子江在哪里?,第1张

长江从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游河段的旧称,流经江苏省、上海市。

从中国江苏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自唐开元以后,江滨积沙20多里,与江岸隔绝;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齐瀚开伊娄运河(今瓜洲运河),自此南达瓜洲渡口,遂复为往来要津,后即称其以南一带为扬子江。扬子江因古扬子津而得名。古扬子津在今邗江县南,有扬子桥。江阔水深浪大,受潮汐影响比较强烈。

从镇江开始,长江进入三角洲河段,其中江阴以下为河口段,江面不断扩张成喇叭状。南通附近江面宽约18千米,长江口从北面的启东嘴到南面的南汇嘴宽达91千米。由江水带来的泥沙进入河口区,河水与海水混合,发生絮凝作用,引起泥沙下沉,在长江口形成许多沙洲,如崇明岛和长兴、横沙等岛。

长江在入海之前,接纳了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江宽水深,万吨海轮可以上溯到南京市。

扩展资料

“扬子”这一称谓早在唐代以前便已经出现,因为“扬子”一词来源于古代的扬子津。扬子津在今天的江苏扬州长江南侧十五里的地方,古代从此处渡津可以抵达京口。所以自古以来扬子津便是长江边上的津要之所在,过去从扬州到镇江间的长江,便被人们称为扬子江。

扬子江在唐代前后,处于长江北边沿岸,后来因为江床南移,所以实际上距离后来的长江已经有了15里之遥,后又与京杭大运河相通,并修有一座杨子桥。

宋高宗建炎初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朝廷因无法抵挡,不得不南撤到江南的临安,金兀术便曾一直领兵追到了扬子桥。

根据扬州地方志的记载:唐朝时以扬子津改置为扬子县,南唐时又改扬子为赛真郡,元朝时称为真州,明朝又改为仪征县,清朝时属江苏扬子府,清末宣统即位,因为末代皇帝名为溥仪,为了避讳,又将仪征县改为了唐代所称的扬子县。

帮你搜到如下资料,注意第二三段有详细说明:

陆羽《茶经》中对于用水的问题已有论述。其后约100年,一位叫张又新的茶人撰《煎茶水记》,专论天下宜茶之水,把“扬子江心”的中泠泉评为“天下第一泉”。

中泠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由南零、中零、北零三眼组成,而以中零涌水最多,三眼泉水总称为中泠泉,汇聚于扬子江中的金山寺旁,白蛇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出自这里。此地有一个著名的渡口名叫扬子驿,这一段的长江被称为扬子江。据说金山寺早先屹立扬子江心,四面环水。依《中泠泉记》记载,取水时须依时辰乘船至江心,用专门的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寻千尺,始得真泉;若浅深先后,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

后来由于扬子江泥沙淤积,河道不断北移,至清末,金山开始与南岸陆地相接,金山的中泠泉就不再是“江心水”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扬子江心水”是指位于扬子江心的“中泠泉”,是一种宜茶的好水,与“蒙山顶山茶”共同构成茶中极品。

明代陈绛《辨物小志》:“谚云,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由此可见,这联名句已从李德记载的小曲中脱胎出来,形成了脍炙人口的谚语,又被人们用为茶联,得以广泛流传。据记载,郑板桥也曾为他人写过这对名联。由于茶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最易为人接受,“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内涵丰富,意境悠远,所以成为茶联中的“首品”。

在流传的过程中,“江心水”有时也被用作“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有的被传成了“蒙顶山上茶”,包括一些著作也如此引用,由于有特定的含义,字面的变化并未影响它的本义。

分类: 文化/艺术 >>文学 >>小说

问题描述:

要地方和流经的地方

解析: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 *** 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河源 长江的源头,自古以来有不同说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关长江河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另一种是长江发源于可可西里山。源流有两支:南支木鲁乌苏河,北支楚玛尔河。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头情况。长江上源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这里河流众多,较大的有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3条。其中无论流域面积或水量都是当曲最大,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了沱沱河为正源。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江源地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气温低,四季如冬。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为主。7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阳的强烈辐射之下,气温才能达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就成为长江的最初水源。

干流 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形上的三级巨大阶梯,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支流的汇入,对长江的河谷形态和水流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3段: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从囊极巴陇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内。因在高原顶部,河谷开阔,河槽宽浅,一般河宽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从巴塘河口到宜宾称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这里地形突变,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为宽谷外,河流穿行于峡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云南石鼓以下,突然转向东北流,著名的虎跳峡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峡长16千米,最窄处仅30米。出虎跳峡后、穿越云贵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镇以下进入第二级阶梯,在宜宾附近汇集了岷江之后,才称长江。自宜宾以下至宜昌之间长1030千米,习惯上称川江。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之内,河床平缓,沿途接纳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众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宽。过川东奉节白帝城,长江穿行在第二阶梯至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切过七岳、巫山和黄陵3个背斜,两个向斜,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约200千米,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②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927千米,占长江长度14.7%。流域面积67.9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37.6%。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千米,因古代为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江。荆江又分为上荆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两段。下荆江河弯发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两岸湖泊众多,江湖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来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进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宽,从湖口到入海口,长844千米,占长江长度13.3%。流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6.8%。江苏省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干流又称扬子江。得名于这一带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现在外国人常用扬子江这一名称泛指整个长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进入长江口的平均潮流量达26.6万立方米/秒,是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况下,一次进潮总量约为32.5亿立方米,大潮时可达45亿立方米。由于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积下来,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岛。

径流资源和水力资源流 域处北纬24°27′~35°54′,东经90°33′~122°19′。位于东亚季风区内,除小部分属高原寒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057毫米。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区降雪较多外,大都以降雨为主,雨水成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源。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和中游,分别占径流量的47.1%和47.2%,下游仅占5.7%。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9755亿立方米。可能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约可装机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占全国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53.4%。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占流域的81.5%。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千米,约有3万千米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千米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 *** →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古名为,又称“大江”。流经 *** 、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各省区,在上海汇入东海,流域共有742个市县,总人口近4亿,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

长江在江苏省镇江市同大运河相交。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向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击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力资源丰富,水盛时,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昌宜。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干流各河段名称和别名总计不下30种。宜宾至湖北宜昌市,因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俗称川江。长江在四川江津附近弯曲成几字形,又称“几江”。四川奉节县白帝城至宜昌三峡河段,俗称峡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岳阳市城陵矶,因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这段河流迂回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江西九江市古称浔阳,附近江段又称“浔阳江”。

不久前,科学家对长江重新测量后发现,它的长度为6211.3千米,比公认的6300千米短了80多千米,但这一结果并没有改变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的位置。长江分段的长度如下:当曲(由源头至囊极巴陇)360.8千米、沱沱河357.6千米、通天河787.7千米、金沙江2322.2千米、宜宾一下2740.6千米。

长江以其丰富的资源,灌溉祖国大地,哺育各族儿女;长江以其宽广的流域,将西部巍巍群山和东部浩瀚的大海连成一片;在新的时代,长江之水把祖国大地灌溉得更加肥沃,并以崭新的姿态为推动四化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可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经当曲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 *** 、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475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