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蓟,北平,吴,汝南,陈留,濮阳,邺城分别是今天的哪里?

三国志中蓟,北平,吴,汝南,陈留,濮阳,邺城分别是今天的哪里?,第1张

蓟:在今北京城西南。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三国志中不会出现。

吴:中国东部江浙地区文化的统称,位于浙北、苏南的环太湖地区及上海全境。

汝南:现驻马店市。

陈留:距开封市区20千米,开封市祥符区城区13千米处。

濮阳:现濮阳市。

邺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遗址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阳市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

扩展资料

北京市的历史名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汝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濮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邺城

汝南县是驻马店下辖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部,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1] 自春秋战国时代建制以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2] 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军、府治所,为八方辐辏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414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