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是一座怎样的圣山?

香格里拉是一座怎样的圣山?,第1张

一本《消失的地平线》创造了“香格里拉”的神话。现在,真正的香格里拉正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朝圣,来探寻这片神秘与未知的土地。因为人人希望知道,这华美圣洁的香格里拉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香格里拉”——源自西方的故事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记述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欠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劫机者劫持,从而极其偶然地到达了一个位于东方的神秘的蓝月亮山谷——香格里拉的神奇经历。

小说刻画了一个谜一样的秘境:人们在芬芳四溢的山谷里过着与世无争的优雅生活,皑皑雪山阻隔着外面的滚滚红尘,潺潺流水送来阵阵鸟语花香。各种信仰和平共存,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着适度的态度,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和财富(那里富含金矿)的汇集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集合体。

书中描述的宁静、平和、自由、幸福——这一人神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平相处的圣地,就是被称为“香格里拉”的神奇土地。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后,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小说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风靡世界,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也随之唱遍全球。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走遍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类文化中的伟大意义。

《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源记》,它的伟大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并且立即成了当时处于经济危机和战争阴影下的人们精神上的安慰剂,一时间在西方兴起了一股回归自然、寻找香格里拉的文化浪潮。二战期间,有人问罗斯福总统美军轰炸日本的飞机从哪里起飞,罗斯福说:“从‘香格里拉’。”这大概就是“无可奉告”、“不得而知”的意思。由此可见“香格里拉”一词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中,用瑰丽的文字向世人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飘荡着田园牧歌的理想国度。半个多世纪以来,许许多多的香格里拉信仰者,漂洋过海,万里迢迢地来到中国的大西南,热切寻找他们心中的香格里拉圣境。

而在“香格里拉”的所在地——中国,早在《消失的地平线》出版的3年前,—位名叫刘曼卿的女探险家在她的游记中就如此描绘了云南迪庆州的中甸:

自丽江西行,路皆岩峻坂,如登天梯,老桧交柯,终岁云雾封山,行者不见马首,几疑此去必至一混沌世界矣。但三日后忽见广坝无垠,风清月朗,连天芳草,满缀黄花,牛羊成群,帷幕四撑,再行则城市俨然,炊烟如缕,恍若武陵渔父,误入桃源仙境。此何地欤?乃滇康交界之中甸县城也。

走出了中甸城后,刘曼卿女士又有一段描写:

出中甸城北门,为一广约十余里之草原,四面环山,如居盘底,有小溪一道,曲折流于其中,分草原为若干份,牛羊三五垂首以刍其草。沿溪设水磨数所,终日粼粼,研青稞为糌粑之所也。草原之上,多野鹜,低飞盘旋,鸣声咿哑,与磨之声相和答,在此寂静之广场中,遂亦如小儿女之喁喁私语,益显其悠闲况味。草原尽头,刚见一片巍峨建筑,横亘于山麓之下,则著名之归化寺也,、寺为清廷所敕建,外墙尽染赭色,正中大殿,屋顶为赤金镀成,灿烂夺目。中有喇嘛千余人……

在刘曼卿女士的这两段描述中,中甸的很多自然特征,与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的景致有着惊人的相似。如无垠的广坝、连天的草甸、遍地的黄花、成群的牛羊、环绕的群山、山坡上巍峨的建筑、赭色的外墙、赤金镀成的屋顶,这些正是小说中交代的蓝月亮山谷的景致。而1933年前写作《消失的地平线》的希尔顿,是不可能看到这篇探险游记的。因此有人说,西方的香格里拉和东方的世外桃源的概念在那个相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在迪庆的蓝天碧水之下不谋而合了。

这段景致的描写及对这一地区的概述,出现在1995年春北京优秀导游评测的考试中。孙炯是云南旅游集团公司的职员,在这次考试中,他发现了一道试题里有这样一段话:“香格里拉”这个为世人熟知的词汇,最早出现在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而它的真正源头,却出自云南藏族的某地方言中……这道试题,激起了孙炯的无限遐想。于是他开始在书本中寻找真正的“香格里拉”。他先找到了《消失的地平线》这本小说,然后按图索骥扩大搜索面。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发现小说中描绘的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

“香格里拉”就在这里!

之后,云南的学者及考古专家又经过九个多月的考证,为香格里拉真身所在地就在迪庆提供了另外一条重要的证据: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香格里拉,用迪庆的藏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心中的日月”。迪庆州的中甸县正处于高原上的盆地,而迪庆的先民就在这块盆地中建起了两座城镇,分别叫日光城与月光城(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名为“蓝月亮山谷”)。终于,专家确定:迪庆,就是香格里拉!

1997年9月14日21时3吩,云南省中甸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界正式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迪庆!”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之旅终于尘埃落定!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以及詹姆斯·希尔顿描绘的香格里拉,就在迪庆!这条爆炸性的新闻,立刻震动了整个世界。

在新闻发布的当天夜里,英国广播公司(BBC)就向世界播报了这条消息。然后,国内各大媒体,以及英国《泰晤士报》、《卫报》、《金融时报》,美国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西雅图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时代周刊》,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香港的《南华早报》、《亚洲周刊》,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海峡时报》,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等各大媒体,都用大幅版面迅速作出了报道。

之后的2002年1月7日,经中央政府批准,原迪庆州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5年间,关于香格里拉的两道新闻冲击波传遍了世界各地。于是,一股香格里拉旋风席卷中国,世界各地的香格里拉信仰者及游客也纷至沓来,竞相目睹香格里拉这一人间仙境。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交界处,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这里,怒山山脉、云岭山脉、贡嘎山脉纵贯南北,平行并列,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三山鼎立于群峰之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地形使得迪庆天然地成为中原与藏区的过渡地带,也由此决定了它的历史命运。迪庆地处神奇美丽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横断山脉腹地,地势大起大落,既有巍峨雄奇、峰峦连绵数百里不绝的冰峰和大雪山群;又有众多深险神秘的峡谷,如虎跳峡、澜沧江大峡谷、梅里大峡谷。在雪山群中又分布着辽阔的草原,被小中甸河、属都江河、纳赤河、奶子河等多条大江分割成迪吉草甸、纳帕海草甸、属都谷草甸等大、小中甸草甸共八块,有如八瓣莲花铺地。

特殊的地理构造造就了迪庆奇妙的自然景观,从颇具江南特色的金沙江畔到白雪皑皑的雪山峡谷,能使人在一天之内“走”完世界各类气候风景带:“雪飘六月瓜果熟,冰冻三春看杏花”的“迪庆现象”;“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的虎跳峡;“天下第一奇观”的长江第一湾;号称“仙人田”的白水台;人称“高原明珠”的碧塔海;黑颈鹤的乐园”纳帕海……都令游人叹为观止。

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是滇藏界山,它与太子雪山紧紧相连,后来当地人把这两座相连的雪山称作梅里雪山,当地藏民将之视为“神山”。梅里雪山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纵长3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峰顶终年积雪,海拔4000米以下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各显其姿,又紧紧相连。梅里主峰卡瓦博格是康巴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山,海拔6740米,为云南省的第一高峰。

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瓦博格是“世界最美之山”:

真是世上最可爱的山峰,几乎就是一座美妙绝伦的金字塔。轮廓简单,像是一个孩童两笔钩画出来的,然而它的高度、宽度和立体感却又不可同日而语。它是那么辉煌,那么安详!

这是《消失的地平线》中对雪山的一段描述。许多人认为,这正是迪庆的卡瓦博格雪山。也因此,梅里雪山以其独特的魅力久久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也为它脚下的土地笼罩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卡瓦博格”藏语意为“雪山之神”,传说是宁玛派(又称红教,藏传佛教各派中历史最久的一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八大神山之首。在藏民的心中,它是神圣坛不可侵犯的。天气晴朗时,清远谧净的蓝色天幕映衬着高洁雄奇的雪峰,卡瓦博格峰白色的锋芒直指苍穹。在云蒸霞蔚、薄烟缭绕的晨光暮景中,雾是它神秘朦胧的面纱,云是它飘渺轻柔的腰带。雪比云白,比云亮,而那云、那雾,分明只是雪峰含婉约的一种符号。

迪庆的藏民几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也信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藏民的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你走到藏区,便到处都能见到金碧辉煌的寺院、众多的僧人、嘛呢经堆及白塔、山顶上的经幡。从藏民的家庭庭布置、衣着打扮、每天的劳作、每年的节日、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等,都可以看到藏传佛教对藏民的深远影响。迪庆有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最有名的有被称“小布达拉宫”的噶丹松赞林寺、德钦的噶丹东竹林寺,小一些的寺院更是遍布全境。

迪庆境内有众多纳西族人,居住在香格里拉三坝等金沙江沿线和维西、德钦县澜江沿线。历史上,境内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该教祭司被称作“东巴”,故该教名“东巴教”。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是东巴教的圣地,东巴经师遵守这样一个规则:“没有到过白地的东巴,不算真东巴。”因此,迄今为止的250年间,不断有周边各地的东巴教徒前来白地朝圣、学经、练艺。《东巴经》记载东巴第一圣祖丁巴什罗到白地后创造东巴经文(即东巴象形文字)及东巴教。另外,被誉为另一位东巴教圣祖的阿明什罗是土生土长的白地人,其后人至今仍居住在白地。

基督教、天主教很早以前就在迪庆传播,在迪庆的腹地澜沧江边,修建有一座法式天主教堂。教堂周围树林葱茏,果树参天,结果时节,果实累累;教堂还种有正宗的法国葡萄。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天主教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云南驿区主教堂——茨中教堂。

卡瓦博格被当地的藏族人视为心目中的神山,虽然科考探险者和登山健儿无不为它的神秘所倾倒,但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差异,也使得登山活动在当地藏民中备受争议。中日登山队曾连续三次攀登,均未能达峰顶。梅里雪山的海拔虽然不是很高,但从明永村(海拔2200米)至峰顶高差达4540米,加之梅里山区降水较频繁、土质疏松;山底垂直气候突出,天气变化多端;周围分布的冰川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雪崩、冰崩时常发生,因此,卡瓦博格峰至今无人登顶。在1991年的最后几天,中日登山队想要再次征服这座雪山,不料却酿成了人类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难:一支由6名中国人和11名日本人组成的中日联合登山队在攀登卡瓦博格峰时不幸全部遇难,这就是著名的“梅里山难”,也是人类在梅里雪山进行的最后一次登山活动。他们的遗骸直到1998年才被上山采药的当地藏民发现,得到妥善安置。

卡瓦博格使征服者或抱憾而归,或魂归雪山,于是,在当地藏民的申请之下,中国国家有关部门作出了暂缓攀登卡瓦博格雪山的决定,当地政府也明令禁止攀登卡瓦博格雪山。卡瓦博格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座没有被人类征服的山峰。

1、南迦巴瓦峰(西藏)

2、贡嘎山(四川)

3、珠穆朗玛峰(西藏)

4、梅里雪山(云南)

5、黄山(安徽)

6、稻城三神山(四川)

7、乔戈里峰(新疆)

8、冈仁波齐峰(西藏)

9、泰山(山东)

10、峨眉山(四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97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