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上虞在哪里?

谁知道上虞在哪里?,第1张

上虞区隶属于浙江省绍兴市市辖区,位置在浙江省东北方向。上虞东部连接宁波市余姚市、西部连接绍兴市越城区、北部与嘉兴市海宁市隔海相望、南部连接绍兴市嵊州市。你可以用手机查看上虞地图,或者百度搜索一下上虞区。

浙江省。

上虞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市辖区。

上虞传说中是舜的出生地,也是舜让位于丹朱时所居的地方,有“虞避丹朱,舜会百官”的历史传说,也是传说中祝英台的故里,并且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

2018年,上虞区现辖6个街道(百官街道、曹娥街道、东关街道、道墟街道、小越街道、梁湖街道),11个乡镇(崧厦镇、章镇镇、丰惠镇、上浦镇、汤浦镇、永和镇、驿亭镇、谢塘镇、盖北镇、长塘镇、下管镇),3个乡(丁宅乡、岭南乡、陈溪乡)。全区353个行政村,87个城镇社区。

扩展资料

一、历史沿革:东汉建武(25~56年)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五代十国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复为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

1952年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起属绍兴市。1992年撤县设市。2013年撤市设区。

二、特产:越红酒、上虞魁栗、盖北葡萄、上虞小黄瓜、蚕豆、二都杨梅、崧厦霉千张、青梅、越瓷、梁湖水磨年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虞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州湾南岸、杭州市和宁波市之间,与上海市隔海相望。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人口77.4万,有21个乡镇(街道),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上虞过去是一个以生产粮棉为主的农业县,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滨江生态型中等城市。是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浙江省14个经济强县市之一,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2006年,实现GDP265.94亿元,财政收入25.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在全国百强县(市)名列46位。

上虞是一个区位优势较为突出的县市。素有“九县通衢”之称,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运河一应俱有。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宁波北仑港仅45分钟车程。拥有杭州湾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上虞港(5000吨级)。已动工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虞相邻,只有10多分钟车程。规划位于我市、即将动工建设的钱塘江绍兴跨江大桥将使我市纳入上海2小时交通圈。

上虞是一个历史底蕴极为深厚的县市。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大舜的出生地,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是梁祝传说中的英台故里。公元前222年设县,1992年撤县设市。上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时有提出唯物论断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在上虞隐居后东山再起的谢安;近代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当代茶圣吴觉农;现今又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奥运之子何振梁,著名导演谢晋等。创办于1921年的春晖中学,早年享有“北南开、南春晖”美誉,朱自清、夏丐尊、丰子恺、李叔同、朱光潜、叶圣陶等一代名师名家都曾在这里任教或讲学,形成了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白马湖作家群”,“与时俱进”当年就是它的校训。

上虞是一个产业特色比较鲜明的县市。工业形成了机电、化工、轻纺、建材、食品等五大行业,其中机电、化工两大行业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3左右。拥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灯具、伞件、铜管、劳保用品是上虞的块状状特色经济。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05家,其中11家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有6家上市企业。上虞是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和浙江省唯一的全国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城市。上虞依靠科技进步、开展产学研合作,曾被时任国家科技部部长的朱丽兰称为“上虞现象”。就农业来看,上虞既是“葡萄之乡”、“杨梅之乡”、“板栗之乡”、“黄花梨之乡”,2004年又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上虞还是著名的建筑之乡,2006年完成建安产值473亿元,名列浙江省之首。

上虞是一个开明开放度比较高的县市。1999年,作为改革先行市的上虞,率先在全国进行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集中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2004年又率先成立了经济发展投诉中心、招投标中心、机关财务结算中心和招投标监督办公室等一办三中心。近年来,上虞非常重视外向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已有9家世界500强和著名跨国公司在虞投资落户,如日本松下、荷兰菲利浦、西班牙阿克希龙等。去年实现自营出口突破10亿美元,实到外资这几年每年均在1亿美元以上,外经业务拓展到近30个国家和地区。

上虞是一个发展活力(空间)极大的县市。上虞北部,拥有45公里海岸线,26.7万亩的海涂,这是一片得天独厚、未经开发的土地,储备量大、开发成本低。对此,市委、市政府又规划建设杭州湾工业新区,将把打造它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型工业新城,成为浙江省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主要区块。上虞中部,随着城北新区的开发建设,城市化加快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市政府所在的这一区块已成为上虞的政治、文化中心,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建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以曹娥江为轴心,“一江两岸”的城市水系景观初具雏形,面向公众开放,正成为融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绿色文化长廊和体育运动长廊。上虞南部,拥有800平方公里的好山好水、青山秀水,那里人文景观、历史遗迹众多,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对此,市里正规划把它打造成为沪、杭、甬城市圈的“后花园”。

上虞是一个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县市。文化教体事业蓬勃发展。有14个乡镇、街道成为省教育强乡镇,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省级教育强市”等荣誉称号。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质量位居全省前茅。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5家服务站。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条件相比过去有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去年全市有55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7.2%。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目前,正朝着省级文明示范城市创建目标前进。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趋势,上虞把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大主要任务,确立了“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强市、生态靓市”的发展战略。以浙江省第二大江、上虞的母亲河——曹娥江为轴心,上虞的城市发展正从曹娥江时代进迈向杭州湾时代,上虞正在构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特色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都市农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随着大桥、大闸、大江、大运河、大码头、大干线、大滩涂的开发、建成和启用,上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更加凸现,上虞必将以更加开放、大气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70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