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位于哪里?

崇圣寺三塔位于哪里?,第1张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对洱海,西靠苍山。崇圣寺又叫三塔寺,是一座建于六诏时的古刹。崇圣寺方圆七里,有八百九十间殿房,一万余尊佛像,到明代还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可惜于清同冶年间被毁。只有寺前三塔仍巍然屹立。

三塔包括一座千寻塔和两座小塔,都是用砖砌筑而成的密檐式塔。千寻塔在前,双塔在后,前后相距约三十米,呈鼎足而立。

千寻塔是三塔中最大的塔,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所以又称中塔。塔的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时期(公元824~839年)。塔的底层高约13米,塔高69.13米,一共有十六级,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通体自上而下有两重塔基、塔身。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两级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解决了塔内的采光通风问题。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层向内收束,最后集束于塔顶。因此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地直线向上,而是微凸。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二至十五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十六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之感。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塔下有黔国公沐氏楷书“山海大观”四个大字,每字纵横4丈,由文石凿成。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水镇山川”四字,是明黔国公沐氏的裔孙沐世阶所书,字体苍劲有力。

之所以写“水镇山川”这四个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吉时大理地区恶龙作怪,因此要治水就要先治龙,可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因此只要塔和大鸦金翅鸟存在,龙就不敢作恶,水患当然也就减少了。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地处边疆的大理地区已成为其版图,为了充分表达对这块版图的坚守之意,在屹立不倒的塔基上题字刻碑就再合适不过了。

千寻塔后面的南北两座小塔,它们的建筑时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五代时期。而且都比千寻塔矮,南小塔约高38.25米,北小塔高38.85米,都为八角形十级密檐实心砖塔。每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华贵庄重。塔身外面涂抹一层白色泥皮,塔顶有伞形铜铃和三只铜葫芦。

据《南诏野史》记载:塔上有一万一千多尊铜佛,用铜四万零五百斤。千寻塔顶有纯金观音像、金质释迦牟尼坐像等几百尊,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

崇圣寺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外,还经历过三十余次强地震的考验。其中,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十天后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塔基仍很坚固,塔身也未见倾斜。

您好,崇圣寺三塔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座古老的寺庙,它是日本最著名的寺庙之一,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三塔是由三座塔组成的,分别是本坊塔,中坊塔和西坊塔。本坊塔是最古老的,它是由第一代天皇指定的,建于公元721年,是日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中坊塔是由第二代天皇指定的,建于公元737年,是日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西坊塔是由第三代天皇指定的,建于公元739年,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三塔的建筑风格是日本传统的建筑风格,它们的建筑结构也具有日本传统的特点。三塔是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日本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它们代表着日本历史上的文化和宗教。

大理22位皇帝有9位逊位后又好几位出家在崇圣寺,所以最后也就成为了“皇家寺院”。

南诏国时代,骠国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至三塔崇圣寺上香祭拜,三塔崇圣寺也就成为了东南亚,南亚祈祷崇尚佛都。在大理期间,星逻国王耶多两次去过崇圣寺来欢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在玉佛那里,由于强烈的倡导,大理佛教很受欢迎,大理22世代国王中的九位入住了崇圣寺,崇圣寺成为“皇家国家圣殿”。

佛教的繁荣在南诏的大理时期增加了佛教体系结构,在此期间,建造了许多佛教寺庙和宝塔,大理地标—— 崇圣寺 三塔在此期间建成。除了佛教升级外,还有三塔配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 地宫追风的猜测并不能证明它总是存在,但是三塔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除了人为破坏之外,三塔还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侵蚀和30多次强烈地震的影响,尽管它偏离了垂直线不同的角度,但它已经倾斜了400多年,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最令人惊讶的是,在明德正德年和大理之间的大地震中,大多数古城房屋倒塌了,千寻塔像破碎的竹子一样折断了,但在余震中千寻塔像奇迹一样重新愈合了。

因此无论是从他的流传还是他的意义,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遗产。他的美,他的历史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热爱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56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