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其位置到底在哪里?

大禹治水,其位置到底在哪里?,第1张

大禹治水的位置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

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

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

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扩展资料:

治水遗迹

禹会村遗址,禹会也称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地考察发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龙山文化时期。涂山既有大会诸侯遗址,又有娶女首领为妻的涂山氏国遗址,并留有禹王宫、启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启之地的)台桑、防风冢、禹墟等多处遗迹,山上禹王宫有数千年历史,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

文献记载

1、《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_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2、《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亦称“女娇”、“女_”。

3、《尚书·虞书·益稷》篇云:“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4、《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5、《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6、《华阳国志·巴志》:“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

7、《庄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书》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儿子夏启呱呱堕地,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都表示出大禹在治水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和间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禹治水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河西走廊的西端。始建于先秦十六国时期,经历了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元朝十六国的建设。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有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的壁画和2415套泥塑彩塑。它是世界上最大和最丰富的现有佛教艺术遗址。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7公里的五洲山南麓,石窟沿山雕琢,东西长1公里。这里有45个主要的石窟,252个大小不一的窟龛,以及51,000多尊石像,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之一。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它是中国石雕艺术的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大约建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时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山和香山上。它大约有一公里长。今天,这里有2345个石窟,2800多块碑文,10万多尊佛像和70多座佛塔。最大的佛像高17.14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龙门石窟历经无数个朝代而长期存在,保留了大量的实物图像和文字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发展变化,也使中国的石窟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已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5A级景区。

云冈石窟,建造时间在成帝北魏时期至明帝孝庄时期,公元460年至公元524年,共60余年,地址在山西省大同市武现岛,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长度在一公里左右。气势磅礴,佛像众多,现保存有45个洞窟,5万多尊佛像,250多座石窟,展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的石窟艺术,例如,潭瑶五窟,设计严谨,规模宏大,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作。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首批国家5A级景区和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中国三大石窟之首。它始建于先秦时期,后经数个朝代的修复和经营,才形成今天的宏伟规模,共有700多座石窟,4.5平方米的壁画,2400多座泥塑彩塑。同时它还保留着当今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在近代出版时还发现石窟内共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所以后来一直有专门研究敦煌的人对这些进行研究。但是后来由于偷盗和欺诈,所以石窟丢失了很多文物,宝藏也经历了很多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莫高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在1987年被三大石窟中第一个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军民路西200米,243省道西侧。龙门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其是一处旅游景区,该景区共有两处公共厕所,一个位于军民路西200米,另一个位于243省道西侧,若有疑问,可询问景区的工作人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38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