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属于哪里?

理塘属于哪里?,第1张

理塘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距离州府康定285公里,距省会成都654公里,地处东经99°19′—100°56′,北纬28°57′—30°43′,县政府驻地高城镇,海拔4014.187米。2011年理塘县总面积14352平方公里,辖5个片区、24个乡镇,231个村,282个村民小组,至2011年底,理塘县常住人口7042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3‰。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羌族9个民族。理塘,系藏语,“理”意为“铜”,“塘”为“坝子”,即广阔坝子有如铜镜。故为里塘土司地。

“我的家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就住在格聂雪山脚下。”这几天,康巴汉子丁真以纯洁帅气的外表爆红网络,同样进入人们视线的,还有他的家乡理塘。

理塘位于四川省西部,是318国道进藏的必经之处。 很多川藏线上的游客都从这里路过,奔赴稻城亚丁,赶赴林芝,前往拉萨,去寻访传说中雄奇壮美的风景。

但是在丁真之前,很少人知道, 理塘本身就是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

四川甘孜的理塘,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因为有著名的“国民公路G318”地标。这里距离上海3118公里、成都654公里, 属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可以归入到耳熟能详的康巴地域 ,因海拔达4014米,又有“世界高城”之称。而诗人仓央嘉措曾留下 “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到理塘转一转就飞回” 的情歌,更是给这个小城增添了无数浪漫的色彩。

距今3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持续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巍峨的的喜马拉雅山脉开始崛起, 原来在汪洋之下的西南地区在巨大的作用力下,发生南北方向的褶皱变形,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横断山脉 。高山拦截了暖湿气流,丰沛的地表水孕育了大江大河。在这片土地上, 金沙江与雅砻江纵穿而过,沙鲁里山纵贯南北 ,为理塘带来 山峦、河流、森林、湖泊、草原 等全然不同的绝美景观。

深藏在理塘的 格聂雪山,属于横断山脉沙鲁里山的中段 ,海拔6204米,是四川第三高峰,藏区24座神山中的第十三女神。每一年夏季,丰沛的季风掠过高原,在格聂山的高山地带形成降雪,冰川由此发育。在漫长的消融过程中,水流蜿蜒而下,穿行于山脉之中,肆意生长着一片片遮天蔽日的 高原森林,以川西云杉为代表 ;森林往下紧接 原始灌木丛和草地 ;山谷底部是 弯曲的河道和密集的沼泽草甸

草原上有个小小的水潭,倒映着 澄澈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连绵的雪山,那就是“格聂之眼” 。与柴达木盆地艾肯泉“恶魔之眼”不同的是,格聂之眼的水塘里长了一圈水草,就像是瞳孔一般传神,因此被称为 “通往天堂的眼睛”

格聂山的冰雪融水为理塘河源源不绝地提供着水源,宽缓广阔的沿河两岸分布着 一串串沼泽湿地和丰美草场 ,这就是沙鲁里山脉中段最大的草原—— 毛娅坝草原 ,海拔3800-4500米,虽没有内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坦荡,却别有一番高山草原景观。每逢7-9月,毛娅坝大草原的水草肥美,盛开的野花姹紫嫣红,牛羊就在一片花海中游荡觅食。 远远望去,蓝天、白云、雪山、清水和绿草交相辉映,呈现了动人心弦的美景盛宴

在草原北部沿着318国道穿行数十公里,一直来到海子山脚。 海子山位于理塘与稻城之间 ,平均海拔4500米, 有1145个大小海子星罗棋布 ,其规模密度为中国之最。有的海子中心浅蓝,外围深蓝,圈层分明;有的是 季节湖,只在雨季才能填满湖盆 ;有的海子成串分布,好似高山上的珍珠项链……理塘境内的海子山上最大的海子是 然津措 ,面积2.75平方公里,湖中盛产高原黄鱼,滋养着黄鸭、野鸟、水鹿、盘羊、林麝等高山生灵。有人说, 高山上的湖水,是淌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 ,而海子山的湖水,更像是如上帝失手撒下的钻石一般闪烁在山间。

格聂雪山带来了水,水滋养了草原。每年8月间,理塘都要举办 草原赛马会和耍坝子节 ,彪悍的康巴汉子和美丽的康巴少女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毛娅坝大草原,展现他们的风姿和本领。丁真爆火以后说, 自己不想离开理塘,想带着小马珍珠参加赛马会 ,又让人们对理塘的的赛马会多了几分好奇与期待。

每年 赛马会前 ,牧民们就穿上民族盛装,骑上骏马,带着帐篷、锅碗、牦牛肉、酥油、糌粑、糖果……驻扎在县城附近的草原上,几乎一夜之间壮观的帐篷城就横空出世。到了正日子, 骑手们穿着鲜艳的藏袍,牵着自己的宝贝马儿走向起跑线 ,随着一声令下,策马狂奔,现场人声鼎沸。这里的赛马并不只有单纯的比较速度,还有 耐力赛、小走赛、马术赛 等,其中又以马背倒立、马肚藏身、飞骑射击、俯拾哈达等最为惊险刺激。因此,藏区流传着一句话,“ 要论康巴地区的赛马节,还数甘孜理塘的规模最大 ”。

赛马会在理塘的风行有着深厚的地理与 历史 渊源。千百年来, 理塘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产于 四川盆地西缘天全、邛崃等地的茶叶 成都的丝绸 就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输入藏区。与今天的川藏线不同的是,商人们只能从 理塘翻越格聂山肩向西,不经海子山而是经谷底里的波密乡直抵竹巴龙、巴塘 ,整条路七绕八拐,上上下下。从康巴南部通往拉萨的羊肠小径,只能骑马和步行。在古代, 马成为了理塘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虽然临近的云南商帮常常使用驮载能力更强的骡子作为交通工具,但理塘的牧民们还是习惯与马相伴。一方面, 格聂雪山从远处看似平缓,实际上非常陡峭 ,加上冰川广布,很容易就会触发雪崩,所以攀登难度不小, 马的性情比骡子更加温顺 ,遇见紧急的情况可以遵循人的指示及时逃生,减少人员和货物的损失。另一方面, 牲畜是牧民的重要家庭财产 ,马可以 代代培育良种,一直传承与交换下去 ,而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种,不能繁殖下一代,一旦损失就无法挽回。

对康巴汉子来说, 马是他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 ,人们把对马的认识、驯养和钟爱之情融于赛马活动中, 比骑术和马之优劣的聚会是牧民之间最持久和普遍的活动 。约在一千年前的格萨尔王朝,人们甚至以赛马决定首领,有谚语称: “赛马要在平坦的草地上,英雄要在烈马的背脊上。 ”这种对赛马和英雄的崇拜刻入了当地的文化基因里,最终演变成了 盛大的赛马会

酥油茶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在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图源/理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众号

与此同时, 赛马会也是牧民与商贩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 。分散在高原各地的农牧民既需要出售自己家里的牦牛肉、马奶、奶酪等商品,也需要从商人手上买到自己与家人一年必须的商品,尤其是制作酥油茶的茶叶。

最重要的是, 格聂山在传说中属马 ,与阿里的冈仁波齐一样,转山络绎不绝。原本人们每年 藏历的六月初三 朝拜后再进行赛马、歌舞与篝火晚会,之后这个节日就被 固定在公历的八月举行 ,最终形成了现在全国最有魅力的赛马会,被列入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理的走廊往往也是民族迁徙的走廊。位于中国西南的横断山脉,是重要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连接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地理上呈现了典型的“走廊”形态,也是西南各个民族迁徙的天然通道 。而地处横断山脉中段的理塘,自古以来就是 四川连接西藏、云南的交通咽喉要地 ,迁徙的民族来来往往,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族群文化。

藏族是理塘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他们大多居住在山脚下的村寨和河边的坝子里,多以放牧为生。这是因为理塘 海拔较高,气温低、冬季长 ,难以进行传统的农业耕作,而这里的 草地物种丰富,堪称是整个川藏最好的牧场 ,牧民可以驯养牦牛和绵羊,以此换取生活物资。

勒通古镇的千户藏寨则是理塘重要的聚居地, 13个藏寨4000余户藏房 集中而成。千百年来,藏民 用木杵夯打黄土,筑成密实墙体盖房 ,牢靠温暖足以度过漫长的冬天。这些建筑的外墙色彩丰富,有白色、姜黄色、暗红色和黑红花色等,其中 白色是多数民居的主色调,因为雪域高原的人民将白色视为最吉祥、纯洁的颜色 。这些建筑外观多半是平顶方正,更有家家必插的五色经幡。

位于理塘县城城北的 长青春科尔寺 ,是康巴 历史 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 ,素有“上有拉萨三大寺,下有安多塔尔寺,中有理塘长青春科尔寺”的说法。寺庙建筑 依山而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远处雪山延绵,气势恢宏。 在每年藏历六月,长青春科尔寺都会按照古老的习俗举办规模最大,最隆重的 “祝毕日晓”(六月转山) ,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酥油花会活动。

聚居在云贵高原的 纳西族 ,不少学者认为他们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北河(黄河)湟(湟河)地带的古羌人, 因为气候变化与战争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又往西南方向迁徙至雅砻江流域,再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 ,因此在川滇藏交界地区常见他们的 历史 遗留。尤其在明朝, 丽江木氏土司曾向巴塘、理塘一带大量移民纳西族人 ,凭借强大的武力统领茶马古道一带的商贸活动,修筑碉楼、民居以供族人生活,理塘至今保留着一些采用纳西族建筑风格修建的民居。

与游牧生活相对的是, 汉族 移居理塘后,也把农耕的习惯带到这里 。他们发现,在 高山之下的河谷地带,气候相对温暖 ,加上年均日照时数达2630小时,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可以利用温暖季节务农,种植 青稞、萝卜、红花小麦和白土豆等作物 。为了协助农耕,不少家庭都会养殖犏牛。在酷寒的高原上,牦牛的生存能力远胜于黄牛,所产的奶和肉也比黄牛更多,但是牦牛不够温顺无法套犁,黄牛又无法适应高原气候生存,于是 让牦牛与黄牛杂交的犏牛应运而生 ,既有黄牛温顺的性格, 又有牦牛耐高寒的特点。更适应汉族人民农耕劳作的需要。

从皑皑白雪的"第十三女神" 格聂雪山 到自由而辽阔的 毛垭大草原 ,从 历史 悠久的 赛马会 到各有特色的 民族生活 ,这就是 “丁真的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美好的理塘。

理塘318此生必驾路牌在理塘西城门。

理塘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距离州府康定市285公里,距省会成都市654公里,地处东经99°19′~100°56′,北纬28°57′~30°43′,县政府驻地高城镇,海拔4014.187米,总面积14352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理塘县下辖5个片区、24个乡镇,共231个村,282个村民小组。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理塘县常住人口为67293人,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纳西族、土家族、彝族、苗族、羌族9个民族。

行政区划

1997年,理塘县辖1镇18乡,2000年,理塘县辖1个镇、23个乡。

截至2011年,理塘县总面积14352平方公里,辖5个片区,1个镇、23个乡:高城镇、呷柯乡、曲登乡、禾尼乡、村戈乡、奔戈乡、莫坝乡、麦洼乡、拉波乡、格林乡、德巫乡、觉吾乡、君坝乡、绒坝乡、藏坝乡、上木拉乡、章纳乡、喇嘛垭乡、甲洼乡、濯桑乡、哈依乡、亚火乡、中木拉乡、下木拉乡,共231个村,282个村民小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46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