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是现在的哪里?

大梁是现在的哪里?,第1张

河南省开封市。大梁是战国时魏(梁)国都城,当时中国最大都市之一。战国时魏(梁)国都城,当时中国最大都市之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说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都自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此。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王贲攻魏,决黄河及大沟水灌大梁,城毁魏降。

大梁简介:

大梁是战国时魏(梁)国都城,当时中国最大都市之一。战国时魏(梁)国都城,当时中国最大都市之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说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都自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此。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王贲攻魏,决黄河及大沟水灌大梁,城毁魏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隋唐以后,又通称今开封市为大梁(后改称汴梁)。

魏国迁都大梁后,魏惠王曾多次兴修大型水利工程,苦心经营大梁城外围的水网。大梁水道纵横,航运发达。魏国的船只可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国,促进了魏国与流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凭借巨大的交通优势,大梁在短短十几年间,便一跃而成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富甲中原的商业大都市。秦王嬴政即位后,秦国对魏国的军事压力不断加大。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兵引鸿沟之水淹灌大梁城,开封首次遭毁灭性水灾,魏王假被迫投降,大梁城毁,魏国灭亡。

大梁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地区。

大梁,中国河南古地名,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原为中古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都邑所在地。公元前364年夏,当时魏国的国君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东迁至大梁,因此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至魏襄王到魏王假的六代君主,以大梁作为魏王国的都城长达136年,也是魏国有时被记载为‘梁国’的原因。

大梁有时也作为开封地区的代称,例如五代时期,有人便将当时的首都开封城称为‘大梁’,北宋部分人也沿用这一习惯,将首都开封称为大梁,又将开封水系汴河与梁的古称结合,将开封称作‘汴梁’但都不是当时正式的地名。

大梁始末

大梁城作为战国时代魏国的国都,当时魏国的第三代国君魏惠王时期,魏国的领土包含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占有当时文化和农业都最为发达的黄河流域,是当时中国战国时代的一等强国,为了争霸中原,实现魏惠王的雄心,位于山西夏县境内的安邑作为都城已经不利于魏国在黄河流域的扩张,于是魏惠王筹划迁都一事的动机便由此而生。

将新都城选址于黄河以南,被鸿沟等诸水系包夹的一块水土湿润的平原之上,建造城市,于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正式将首都从安邑迁往这里,也就是当时被称为‘大梁’的城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大梁

大梁,是指战国时魏(梁)国都城,当时中国最大都市之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说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国都城自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此。

战国时期,魏国建都于此,称“大梁”,冶铁业发达,十分繁荣。后历经黄河水患和战乱,几乎沦为废墟,极度衰败。

秦王嬴政即位后,秦国对魏国的军事压力不断加大。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兵引鸿沟之水淹灌大梁城,开封首次遭毁灭性水灾,魏王假被迫投降,大梁城毁,魏国灭亡。

扩展资料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东京”、“大梁”。夏中期为都,称“老丘”,是夏朝历时最长的都城,计225年。

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开封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一统天下的基础,先后成为后梁、后晋、后汉及后周的国都。

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后周称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开封为首都,称为“东京”,终于完成对中国汉民族本部的统一。

北宋时期,开封城市结构突破了唐代长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缚,再次走向繁荣,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开封先被大齐定为都城,后又被金朝定为都城。元末,小明王龙凤政权曾以此为都。建都史长达592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32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