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古树最多的地区在哪里?

山茶古树最多的地区在哪里?,第1张

据笔者所知,中国人工栽培山茶古树保存最多的是重庆市,有265株;其次是云南省,有180余株;排在第三的是浙江省,有107株。保存山茶古树最多的城市是:重庆市265株,楚雄市130多株,舟山市46株。保存山茶古树最多的名山是云南楚雄的紫溪山、浙江舟山的普陀山和山东青岛的崂山。

重庆市南山公园有83株川茶古树,主干直径10厘米以上(100年树龄)的有100多株,主干直径20厘米以上(200多年树龄)的有50株,最大一株主干直径28厘米(280年树龄)。重庆万州区西山公园古山茶园建于1925年,面积1公顷,山茶品种29个,山茶大树有207株。其中树龄逾百年的古树有105株,200年以上的古树有2株。

云南楚雄市的古山茶树集中在紫溪山。1985年,昆明植物研究所夏丽芳研究员重点调查了楚雄市7个乡2个镇的36株山茶古树。1986年,第二次调查又发现了39株。这些山茶古树大部分都集中分布在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周围的前进乡和永安乡。冯国楣先生说:“楚雄山茶母树之多,分布之广,树龄之老,是云南省之冠。”

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普陀山红山茶古树,以“灌木并存”的形态出现。百年以上的山茶古树集中分布在海拔291米的佛顶山慧济寺前后和海拔288米的善财洞等寺周围。慧济寺前后有山茶古树26株,寺前9株,寺后17株,生长密度很大,形成山茶古树林。寺前有两株主干基围在120厘米以上,树龄在400年左右。寺后有6株基围在130厘米以上,树龄逾400年。寺前香客多,破坏性大,立地条件差,因而山茶古树略少。善财洞寺门口的两株山茶古树,曾被多次砍伐。一株仅留下树桩,从桩底又长出一株,而且又开了花,剖面直径31.8厘米。另一株古山茶桩基部如瘤,直径41厘米。善财洞四周被砍伐过的百年以上的山茶古树树桩不计其数。法雨寺院内一株山茶古树,树高5米,主干周长61厘米,冠幅2.5米,树龄200多年,红花开满树枝。

青岛市崂山的耐冬山茶古树,是我国自然分布最北的山茶。因其耐寒性强,当地群众称它为“耐冬”。耐冬和华东山茶属于同种植物的不同分布类群。崂山著名道观太清宫的耐冬山茶古树,都集中在三官殿院内,有6株。前院一株树高5米,干围70厘米,冠幅6米。二进院一株比前院那株大,四周用石栏围着,树高7米,干围93厘米,冠幅7米,树上结了不少茶籽果。两株耐冬古树,树龄都在400年以上。最大的一株是在三进院内三官殿大堂外东侧,这就是闻名全国的“绛雪”。在三官殿东侧翰林院内的耐冬山茶,树高6米,干围82厘米,主干离地1.8米处分枝6个,冠幅8米,像一把撑起的太阳伞,枝叶茂盛,生长健壮。

山东崂山太清宫的一株“绛雪”,是道教人文景点与山茶文化相结合的著名景观。浙江普陀的许多山茶古树,则是释(佛)教人文景点与山茶文化相结合的著名景观。浙江黄岩永宁山五峙堂“半亩方塘”旁的6株山茶古树是儒教人文景点与山茶文化相结合的胜景。这样,崂山、普陀山和永宁山就成了中华民族儒、佛、道三教传统文化与中国山茶文化相结合的三个代表性胜地。

甘肃天水历史悠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古建筑、古民宅比比皆是,古树名木繁多,天水古树之多,数量上仅次于江苏扬州,在全国位居第二。[1]据勘察,天水古树名木约在550株左右。同时,天水古树以其均衡的高数龄特征,将散漫繁杂的光阴,浓缩在了一圈圈古树的生命痕迹中,表现出极其规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千年以上的古树就有60多株,三百多年以上的古树315株,分布之密,在全国城市中都较为罕见,其中柏树132株,国槐68株,其余为龙槐、桑树、皂角、垂柳、黄杨、毛泡桐、毛白杨等。同时,市内的稀有名贵树种主要有银杏、青桐、白皮松、三尖杉、水青、杜仲、连香树、玉兰、白檀、铁杉、文冠果、金钱树、紫荆、麦吊杉等。[2]天水的古树闻名遐迩,主要分布在渭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区,秦州区和麦积区现存活百年以上古树268株,分布于南郭寺、玉泉观、伏羲庙等旅游景点,还有相当一部分散布在街道旁、单位庭院、居民院落的房前屋后。树因城而增色,城因树而厚重。最出名的要属位于南郭寺的南山古柏,又称“春秋古柏”,生长史为2300年到2500年。[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32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