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城是哪所学校

广城是哪所学校,第1张

广城一般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2005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2年,前身分别是广州业余大学、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和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于2005年合并建校并更为现名。2009年5月,广州市政府批准学院加挂“广州社区学院”牌子,成为广州首家社区学院。

校区分布:

学校位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现有广园南、广园北、海珠、滨江、越秀、花都共6个校区,均分布在中心市区。主校区广园南、广园北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麓湖之畔。广州科教城新校区已开工建设。

学校建有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宿舍楼、学生活动中心、室内外体育场馆等设施一应俱全。数字化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持续推进,整体建设与应用水平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以上内容参考: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院简介

西凉古称凉州,凉州在中国的西部,主要位于甘肃省,故称西凉、西州。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西汉汉武帝刘彻把其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在西汉以前有月氏、匈奴占领,其名为姑臧,后来被汉武帝设为武威郡。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6月,武威郡隶属于雍州。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十月,重置凉州,辖武威等7郡,州治武威郡姑臧县。

今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时置黾池县,属三川郡。此外,秦王还在此地会见过赵王,由此发生了赵王与蔺相如在渑池机智地与秦王会见的故事。西汉黾池亦名彭池,属弘农郡。三国魏始改县名为渑池,属恒农郡。

北邙山,又名北芒、邙山、北山、平逢山、太平山、郏山。北邙山海拔300米左右,东西横旦数百里,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

北邙山帝陵分西段(北魏陵区)、中段(东周、东汉、后唐陵区)、东段(西晋、曹魏陵区)和夹河段(东汉、西晋墓群)四区段,目前已知在此埋葬着6代共24座帝王陵墓。其中东周时期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东汉帝陵为汉光武帝原陵、汉安帝恭陵、汉顺帝宪陵、汉冲帝怀陵、汉灵帝文陵;曹魏帝陵为魏文帝首阳陵;西晋帝陵为晋宣帝高原陵、晋景帝峻平陵、晋文帝崇阳陵、晋武帝峻阳陵、晋惠帝太阳陵;北魏帝陵为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静陵;后唐帝陵为明宗徽陵。另外后唐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陵、以及三国时期蜀代末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后蜀末主孟昶等陵墓也均在邙山陵墓区内。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

郡名。汉文帝前元十四年河间哀王薨,无后,国除,分为河间、渤海、广川三郡。渤海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州沧县旧州镇)。至西汉中后期下辖:浮阳,中邑,章武,柳国,阳信,高成,定国,童乡,千童,重合,重平,高乐,东光,阜城,修市,南皮,景成,参户,束州,东平舒,文安,安次。相当于今河北省沧州市东部、天津市东南部、山东省德州市东北部(乐陵,庆云一带)、山东省滨州市北部。

郡名,中心地带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三国时期属于曹魏,称河南尹,辖有洛阳(旧称雒阳)、巩、河阴(旧称平阴)、成皋、缑氏、新城、偃师、梁、新郑、谷城、陆浑、阳城(旧属颍川郡)、阳翟、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中牟、开封、原武共22县。

今河南省郑州中牟县。汉献帝建安五年( 200 年),曹操袁绍曾大战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郡名。今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置,治濮阳。汉因之。

西汉置县。治所在今荥阳市西18公里汜水镇虎牢关村西北故成皋城。西周为东虢,春秋为郑国制邑,战国时期建有成皋城,该城北面和西面临黄河,南面和东面为深涧,故成皋之名是取山岭高矗濒临黄河之义。西汉属河南郡,东汉改为成睾县,属河南尹。三国魏复名成皋,属河南郡。

今河南清丰。魏,黄初二年(221年),割魏郡东部置阳平郡(治馆陶,今河北省馆陶),顿丘县属之。魏元帝景元三年(202年),阴安县仍属冀州刺史部魏郡;顿丘及卫国属冀州阳平郡。

山阳郡,中国古代郡名,西汉始置,郡治昌邑(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东南)。黄初元年(220年),魏受禅,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

钜野,今山东巨野县。

河内郡是汉代设立的郡置,治野王县(今河南省沁阳市),范围为今河南焦作、济源和新乡西部所辖地域。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为河内郡的上计掾。

济北国。秦析齐郡置,治博阳县(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因在济水之北,故名。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德州、茌平以东,东平、泰安、莱芜以北,邹平、阳信以西及河北省沧州、海兴以南地。东汉和帝在90年以卢县、蛇丘、刚县置济北国。刘寿为济北王。历经曹魏、西晋。

治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东南部。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中的孔融为北海相。

今扬州市。西汉置。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 120年)改江都国为广陵国,领广陵、江都、高邮、平安(今宝应县部分)4县。治广陵县(扬州市区)。

今北京。“北平”一词,最早源于战国时燕国置右北平郡。西汉时北京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李)广居右北平”。西晋时,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这是北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行政地区名中。

今山西东南部。东汉末年,上党郡治置于壶关。当时的上党郡辖域相当于今和顺、可榆社县以南、沁水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洛阳八关之一,是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

汉唐时的某一区域的统称,“关”指的是函谷关(或潼关),关西就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

右北平郡的郡治在平刚县平刚城(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下辖平刚、无终(治今天津市蓟县)、俊靡(治今河北承德市兴隆县东南)、徐无(治今河北遵化市东)、夕阳(治今河北唐山市滦县西南)、昌城(治今河北唐山市丰南区西北)、广城(治今河北沧州市献县西南)、土垠(治今河北唐山丰润区东北)等县。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始置零陵县(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境内)。三国,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营阳郡,营浦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荆州。

今河北迁安。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韩当是辽西令支人。

【渔阳】不知你所说的是渔阳郡还是渔阳县?郡、县是不同的行政机构,郡的辖区大。西汉时渔阳县是渔阳郡的郡治所在。

[渔阳县] 治所在今北京密云十里堡镇统军庄。因其位于渔水(现白河)之阳,故称之为渔阳。

[渔阳郡] 郡治在渔阳县,治所在渔阳县,即今北京密云县十里堡镇统军庄。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燕大将秦开击退东胡,收复密云地区,并在此地设郡,郡址在今密云县统军庄村南的南城子。这是文字记载县境内最早的行政建制,故密云县也被称之为渔阳古郡。秦县境内设渔阳郡、渔阳县,郡县同址。密云县域内建县始于此。

西汉时期,渔阳郡在西汉除渔阳县外还辖有:安乐(治今北京顺义西北)、狐奴(治今北京顺义东北)、平谷(治今北京平谷东北)、路县(治今河北三河市西南)、雍奴(治今天津武清县西北)、泉州(治今天津武清县西南,注意:不是现在的福建泉州)、犷平(治今北京密云东北)、滑盐(治今河北承德市滦平县南)、白檀(治今河北承德市滦平县东北)、要阳(治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东)等12县。

【定襄】 也不知道你所说的是定襄郡还是定襄县。

[定襄郡] 治所在成乐县(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北)。下辖成乐、武进(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北)、武城(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北)、骆县(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南)、桐过(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定襄、安陶(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东)、武要(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梨花镇)、武皋(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西北)等9县。

[定襄县] 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西汉时的定襄县县治并不是楼上所说的山西,而是在东汉时才移治今山西定襄县。

【右北平】右北平郡的郡治在平刚县(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下辖平刚、无终(治今天津市蓟县)、俊靡(治今河北承德市兴隆县东南)、徐无(治今河北遵化市东)、夕阳(治今河北唐山市滦县西南)、昌城(治今河北唐山市丰南区西北)、广城(治今河北沧州市献县西南)、土垠(治今河北唐山丰润区东北)等县。

【受降城】西汉太初元年公孙敖主持兴筑受降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狼山西北,以接待匈奴降者。

【辽西】 辽西郡的郡治在阳乐县(治今辽宁锦州市义县西)。下辖阳乐、且虑(治今辽宁省朝阳市)、宾徒(治今辽宁省锦州市北)、徒河(治今辽宁省锦州市)、狐苏(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交黎(治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临渝(治今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东)、肥如(治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北)、海阳(治今河北唐山市滦县西南)、新安平(治今河北唐山市滦县西)、令支(治今河北迁安市西南)等县。

===================================

西汉时,渔阳郡、辽西郡、右北平郡都隶属幽州刺史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12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