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苏区县指的是什么地方

河南省苏区县指的是什么地方,第1张

苏区县:确山、桐柏、新县、商城、平桥、罗山、光山、固始、潢川。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

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0个县级市,82个县,54个市辖区。

天津哪有什么苏县啊

120000 天津市

120100 市辖区

120101 和平区

120102 河东区

120103 河西区

120104 南开区

120105 河北区

120106 红桥区

120107 塘沽区

120108 汉沽区

120109 大港区

120110 东丽区

120111 西青区

120112 津南区

120113 北辰区

120114 武清区

120115 宝坻区

120200 县

120221 宁河县

120223 静海县

120225 蓟县

苏区指的是江西赣南苏区

苏区的含义,就是采用“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的地区。中国第一个苏区诞生于1927年11月。南昌起义失败后,彭湃分别在广东的陆丰县、海丰县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在湖南茶陵建立了县工农政权。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从此开始。

随后,中国东南部、中部、西北部等地区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权。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并于4月建成赣南苏区。同年7月,以龙岩、永定、上杭三县为中心的闽西苏区基本形成。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当时,全国已在231个县、1910万人中建立了县以上的苏维埃式政权,苏区建设进入了全盛时期。

除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还有鄂豫皖苏区、湘鄂川黔苏区、鄂豫陕苏区、陕甘苏区等,红色政权覆及江西、福建、广东、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等省。 在中国北方的山东、河北、山西也有小片苏区,但坚持的时间很短。

扩展资料: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毛泽东等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由于脱离根据地作战,缺少地方党组织接应和群众配合,处境一度非常困难。首战大余失利后,再战平顶坳、崇仙圩、圳下、瑞金皆失利,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牺牲,朱德妻子伍若兰被俘,部队人数锐减,红四军处于最危险的困境之中。

当时红军就深刻认识到,没有群众支持寸步难行,并把做群众工作、争取群众支持作为工作前提,要求“打仗的时间、分做群众工作的时间乃是一与十之比”。

毛泽东在兴国县时提出,“每个共产党员对争取群众的观念,要如和尚念‘阿弥陀佛’一样深刻,随时都要叨念‘争取群众’”。

党和苏维埃政府一切工作都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土地、劳动问题甚至柴米油盐问题都列入了议事日程。兴国县长冈乡贫农马荣海房子失火烧了,乡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捐钱捐料,3天就帮他盖起了新房。

红军家属刘长秀夏荒缺粮,只能以南瓜野菜吃个半饱,乡苏维埃政府及时送了一斗多米帮她渡过难关。当地群众由衷地说道:“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解决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根据地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的最大社会变革。

从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县《土地法》,到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宣布“土地归农民所有,任其出租买卖”政策;

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唯一热望的土地所有权”,生产积极性高涨,促进了农业生产,改善了农民生活。

1930年10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委向中央的报告中指出: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都喜形于色。

土地革命的开展,实现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密切了党群关系,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是为他们谋利益的,因此发自内心拥护土地革命、拥护共产党,主动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积极参加红军或支援前线,为建立红色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0年冬到1931年秋,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围剿”,军事上实行“杀死政策”,经济上实行“饿死政策”,企图使根据地“无粒米勺水之接济,无蚍蜉蚊蚁之通报”。

根据地几乎完全断绝贸易,食盐、布匹、药品等日常必需品奇缺。但在广大群众的倾力支持下,红军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和灵活的战略战术,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

使赣南、闽西苏区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全国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根据地——中央苏区,其他根据地也发展到相当规模,使召开全国性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

1931年11月,多次延期的“一苏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新局面,开启了真正人民政权建设的伟大探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138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