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的福建中山古镇

中山古镇的福建中山古镇,第1张

中山镇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有江津市级文物保护点: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三合场有可考历史为853年。清康熙33年,这里就设有办事机构,即笋里十二都,有无数现存的岩墓(又称蛮子洞)按史学考证为汉墓,更证明其历史之亘古,1892年张东岩、王元和书刻的****可佐证三合场是由原老场、龙洞场、马桑垭三个场合并而成,解放初期建为三合人民公社,1982年改建中山人民公社,1993年与常乐乡合建中山镇,2001年又与嘉乐乡合建为中山镇,辖11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委员会。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黄金周”假期的推行,各地的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异常火爆,仅以龙岩市为例,历年“5.1”黄金周就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次,比2011同期增长26%,实现旅游总收入2.35亿元人民币,比2010同期增长38%;新罗、永定、上杭、连城、长汀等地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涌入观光览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但是,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武平县旅游业发展还处于零敲碎打的起步阶段,这与周边兄弟县份旅游市场的热闹场面形成极大反差,也与武平县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二位,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的县情特征极不相称。随着全县综合实力日益提升,知名度不断提高,群众对拥有自己本土“风景区”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主打梁野山“生态牌”的同时,打响中山古镇“文化牌”,对培育武平县旅游产业,将相映成趣、相益得彰。通过对中山古镇的挖掘、恢复、保护、开发和培育,使中山古镇成为闽西的一个精品景观,成为社会各界认识武平、了解武平、欣赏武平的一个亮丽窗口,这对改善武平形象,改善武平投资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山是唐宋时代武平的场治、县治所在地,素有“小京城”之称。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后,在武平境内设武平、南安二镇,中山为武平镇治所在地。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并南安、武平二镇为武平场,这里为场治所在地。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场为县,最初县城也设在这里。中山地处闽粤赣边,地理位置显要,为“全汀门户”,为防御广赣“两寇”作乱,明洪武二十四年(1381年),在此设武平守御千户所,驻军1000多人,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在此任职驻守。1645年,清军长驱直入,连下连城、上杭各城,所在县官吏望风而降,惟武所中山军民踞城抗清,矢志不降,与清军拼死血战。1646年9月,历经一年多攻防血战后,中山城终于陷落,惨遭血洗屠城,当时情景可谓哀鸣遍野,血流成河,死难者不下万人,现珍藏于武平县博物馆的“万人缘之坟墓”碑,成为那段悲烈历史的铁证。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入中山开展革命实践,并与红六军在中山城郊胜利会师,一举横扫驻守城里的吴德隆匪部。武平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更加风起云涌,武平苏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全国罕见的典型客家“百姓镇”和“客家方言孤岛”——“军家话”。

客家民系自中原辗转迁徙至南方后,大都聚族而居,村落居民多属同宗。然而在中山古城这人不逾万、户不盈千、方圆不过二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居民却有102姓之多,在全国客家村落实属罕见姓氏奇观。主要成因是:这个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千年古镇,为客家民系自中原辗转南迁中转站之一;又由于地理位置显要,为三省结合部风云际会之地,历经驻军和战乱,最终形成五湖四海、兼容并蓄的“百姓镇”此一独特奇观。“百姓镇”盛行姓氏门额氏联,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每逢节庆喜事,各家各姓,均在大门贴上姓氏门额氏联,表达念祖追宗、饮水思源之情。中山“百姓镇”另一奇特人文景观,就是当年落籍中山的古代官兵使用的方言相沿至今数百年不变,与当地客家方言相行不悖,这就是被语言学家誉为“语言活化石”、客家“方言孤岛”的“军家话”。 1、迎恩门。明朝时期, 武所中山先后筑有老城 、片月城和新城三座城池,故人们将武所城简称为“三城”。一弹丸之地筑有三城,举世罕见。这是因为中山乃闽粤赣边军事重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时设千户所,正千户的官阶比太守还高一级。这里不受县署管辖,好比独立王国,故有如此规模。历经“大跃进”和“文革”,中山城池被毁,现仅剩一座“迎恩门”,巍然屹立,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据考证,明抗倭名将俞大猷在迎恩城门上筑有“读易轩”,日教士子读书击剑。只可惜“读易轩”后毁于战,城门之上仅遗偌大一个遗址。

2、古街。从迎恩门延伸而出的700米古街,100多间店铺,是当年武所中山商贾云集、商贸繁华的明证。古街本身就是武所中山古城一部浓缩的历史。老屋夹道的古街,难掩其昔日风华,在她身上依稀残存的铅华,依旧散发着远古而诱人的清香。与古街相连的明代所建迎恩城门及读易轩,更衬映出古街的古典与悠远。流连于古街,沐浴着中原古风,挨家挨户门上查看姓氏门联,人们的思绪早已神游于千年往事之中,别有一番感受与情趣。

3、永安桥。此桥为一王姓老夫人乐善好施,嘱其子孙将为其做寿设宴的钱用于在此建一座大桥,于清道光10年(公元1810年)建成。清末著名保台抗日志士、爱国诗人丘逢甲题写“永安桥”和“母命继志”石匾镶嵌于桥的八拱上方。1930年6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和红六军在永安桥附近胜利会师,然后分头向武平其他地方进发,武平革命斗争从此更加如火如荼。2006年此桥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相公塔。位于中山新城外相公寨上,建于明嘉靖辛亥年(1551年)。塔有七层,呈八角形,高14.7米。相传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相邀到此登山赏景、吟诗作赋,故名相公塔。据说当年的风水先生称,距武所中山城东北部(即今武平县城一带)的地形为下山老虎形,这下山老虎正朝武所中山方向而来。为阻止猛虎南侵,须建七座镇虎塔,称为“七鞭打虎”。如今物换星移,历经岁月沧桑,七座塔中仅相公塔硕果遗存。相公塔外形壮观,犹如屹立在相公寨上的一位历史巨人。

5、十里峡谷画廊: 位于中山古镇南部15公里外的峡谷,是6500万年以前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地壳变迁形成的侏罗纪大裂谷,呈南北走向,从贵州绵延至我镇,仅镇域段长20余公里,最低海拔约700米,最高海拔在1442米以上,山体为丹霞地貌,在林溪相间中,溪、瀑、滩、崖、石、洞浑然天成,幽、险、雄、壮、秀集于一身,风光秀丽,景色十分迷人。

6、石天井世外桃源: 位于古镇西南,与永兴镇毗罗相连,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四周悬崖绝壁,中间有数百亩平坦开阔的土地,巨大的山体托起一片人间仙境,大自然造就了牯牛背、朝天马、石天井、大圆洞、仙鹅抱蛋、何氏悬棺等奇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小溪清澈,环山绕路,淙淙流淌;行走在山上,踏着紫色沙岩铺就的“红地毯”。穿行在林间溪边,几十个大小起伏的山峰环环相连,组成天然迷宫,让你不识路径,迷失方向;站在牯牛石背上,远眺綦江山脉,重重叠障,宛如万匹天马奔腾,硝烟弥漫,令您叹为观止,不愧为天下一大奇观;置身朝天马山峰下,天马仿佛正引颈嘶叫,飞奔九天,让你有忘却人间一切,恍入世外仙境桃源的感觉。

7、“汀州首富”、“东南钱王”舒经墓。舒经为明朝正德年间武所中山富商,传有“东南钱王”之美誉,当时汀州知府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汀州首富”。舒经在世时建有8座坟墓,

建筑材料考究,结构精致,规模较为宏大,可惜在“文革”期间大多毁损较为严重,但遗址犹存。现存中山城郊西山岗等地舒经墓较为完整,关于舒经的种种传说在武平民间数百年来长盛不衰。探寻游览舒经墓,可使游人对明朝时期武平乃至汀州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一种较为直观的感受。

8、朱德军长旧居——实夫别墅。该别墅位于中山古镇城中村林屋巷,系林氏大富人祖宅,建于19世纪初,门楼的“实夫别墅”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宅内结构复杂,前半部为左右厢房、中间有露天天井,隔一墙屏风,后半部又有一露天天井,左右又是厢房,且厢房结构比前半部复杂,空间更大,这种建筑风格在客家民居中实属罕见,这大概是客家地区最早的别墅建筑。1930年6月朱毛红军根据楼梯岭会议精神,再次入武活动。朱德军长因病在实夫别墅后半部左厢房内疗病休

养。

9、国民党抗战将领谢肇齐将军故居。谢肇齐系武平中山城里人,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北伐后,于1930年考取留英。193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军校(即圣赫斯特军校),为蒋介石麾下少数接受完整西方军事教育之将领。抗战时期,日军强势攻打贵州独山,重庆震动,战况紧急,谢肇齐率93军参与独山及平塘战役,击溃欲北犯重庆之日军,因此殊功升为国民党中将。1954年9月至1957年3月任台湾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五任校长。期间蒋介石长孙蒋孝文在军校就读,因屡次严重违纪、违规,被谢肇齐愤而开除,由此得罪权贵。蒋介石父子表面不动声色,第二年(1957年3月)却以“匪谍”之罪革职,亦办退役,后在台湾多处任职,1992年移居美国,1995年病逝。谢肇齐将军在中山城内的故居可作旅游景观开发利用。 在旅游开发中,从景观资源的角度考虑,必须具有“三头”的要求,一是要有看头,就是这个景观资源很值得一看,看后觉得很耐看;二是要有说头,就是这个景观资源要很有文化底蕴,有故事可说,有知识可讲,有阅历可授;三是要有玩头,就是让游人有冲动感,想参与可参与,参与之后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一番体验。我们认为,中山古镇景观资源基本具备上述有关“三头”的要求,对中山古镇进行旅游开发完全是可行的。

首先,中山古镇保存着许多历史人文景观,如七百米古街、迎恩门古城墙、武侯祠、东平王庙、相公塔、永安桥、朱德旧居等,还拥有十里翠竹、龙岩雨霁、聚仙岩等秀美、奇异的自然景观,这些人文自然景观值得欣赏,很有“看头”。其次,中山古镇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是古汀州的南大门,长年驻兵把守,红军还在这里斗争活动过,有许多传奇故事,世代传诵,很有“说头”。第三,中山古镇拥有绵延十余里翠竹景观,划竹筏或乘轻舟而下,清风扑面,美景尽览,令人心旷神怡,有“天地人合一”的美妙感觉,很有“玩头”。

因此,有旅游专业人士看过中山古镇的自然人文景观后评价说,中山古镇天生丽质,是武平历史文化很有价值的一个亮点,保存和浓缩了中原文化很多特性,整理、挖掘、推广中山古镇,一定可以成为闻名全省的旅游胜地,成为“福建丽江”。

在硬件方面,从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要素出发,按照景区“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的“五可”要求,对中山古镇旅游开发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完善。一是尽早完成省道206线县城至中山道路改造,并按照进入风景区的道路标准要求进行建设。二是铺设、拓宽各景观之间的连接道路,方便游客进入;景区总停车场及各景点停车场建设等等。三是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接待能力的饭店、旅馆,特别是可以在十里翠竹景观的附近,沿溪两岸建设一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饭店、旅馆,满足游客的吃、住等方面的需 要。四是建设一条专卖武平客家土特产的商贸街,满足游客购物需求。

在软件方面,首先,要加强古镇游开发的组织力量。县中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小组以及中山党委、政府要统筹做好整个中山古镇旅游开发的规划、协调、管理、招商和投入工作,确保古镇旅游开发走上正轨;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中山古镇品牌的塑造。中山党委、政府及县直文化、建设等单位部门要认真做好关于中山镇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福建历史文化名镇”,甚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获得上级冠名,取得相关保护经费,并进一步提高古镇的知名度。第三,要进一步加大中山古镇对外宣传推介力度。虽然通过中央、省、市各种媒体对中山古镇文化的报道和展示,中山古镇对外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来中山考察和采访,但是,这仅为中山古镇旅游开发的宣传推介起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今后还必须充分利用媒体和群团组织的力量,通过邀请记者、作家、文人开展采风、摄影、笔会等活动,持续挖掘、整合、宣传中山古镇千年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中山千年古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古街。因为这里商铺众多,吃的喝的就比较多,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因此是中山古镇最繁华的地方了。武平县中山镇是千年古镇,也是全国罕见“百姓镇”,素有“小京城”之美称,历史悠久,历经沧桑保存下来的古街、迎恩门、相公塔、永安桥等众多文物古迹。

全国的 旅游 城市我没有少去,其中,对重庆江津区印象深刻!

朋友们会问,为什么?原因吗,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区从事文化和 旅游 事业工作的同志,业务都很棒,说起江津的 旅游 如数家珍,美妙无比,十分生动引人动情;这些同志热情文明,把游客视为亲人,因此游客到了江津,一如回到家中惬意舒畅。

对江津有了这样的好印象,于是悠游江津就倍感美好。在江津,我和游客邂逅了江津无数美景,同时认识了江津的人文古镇,在江津,我们体验古镇让时光回归和静止的惊艳。

正像江津人津津乐道的那样——古镇的小桥流水,石板巷陌,烟雨迷蒙,微醺金秋……

江津古镇里的每一处角落,都透露着静谧与美好。

01

介绍江津 旅游 景点情况的区文旅委的同志自豪地告诉我们说,江津 历史 厚重,拥有五个中国 历史 文化名镇,数量居全国区县第一。飘荡在津城各个角落的古镇,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符号”,吸引着游客到此寻觅古镇的包容着的 历史 和各种故事。

江津的古镇有中山、白沙、塘河、石蟆和吴滩五个古镇,每个古镇都有不一样的风情,既有街巷故里,亦有青石板铺面的长长雨巷,还有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令人垂涎三尺的各式小吃。

十一之际,咱们就在江津区文旅部门导游的带领下,去中山古镇做一次游览吧。

中山古镇,地处我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的江津南部,融于渝川黔生态 旅游 “金三角”。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 旅游 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这里山水相依、人文共生,镇域范围内,植被繁茂、生态优良,山、水、石、资源丰富。

中山古镇坐落于景色秀丽的笋溪河畔, 历史 悠久,昔日商贾往来、贸易繁荣,有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青石板镶嵌平整光滑,一幢幢木板街房比肩相连,沿溪修建的吊脚楼,古色古香,优良的商德文化,流传至今。

让人赞叹的是,古镇 历史 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 历史 858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 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 历史 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 历史 文化名镇。

02

走进中山古镇,果然名不虚传,古镇的 历史 和风情一起向人扑来。

中山古镇可以说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古镇老街沿笋溪河而建,全长1586米,有铺面453间现保存完好1132米,铺面307间。整街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3至5米宽,建筑为穿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还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

漫步在中山古镇,人们会看到,古镇商铺建筑最具代表性,依山势形成的商街纵向长1000多米,层层递进,其风雨场的过街建筑几乎都是能遮风避雨不见天日的“封闭式”建筑,由此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川东地区雨晴不定的特点。建筑多为两层“吊脚楼”,下层为铺面,楼上可住人,铺面开间做得较大,且易组合;整座古镇全系青色瓦片盖顶,红漆木板竹篾夹墙,圆柱承重,古朴凝重。

中山古镇名副其实,吸引着人们前来探访游玩。在古镇,老屋夹道的古街,掩不住昔日风华,在它身上依稀残存的铅华,依旧散发着远古而诱人的清香。与古街相连的明代所建迎恩城门及读易轩,更衬映出古街的古典与悠远。流连于古街,沐浴着中原古风,挨家挨户门上查看姓氏门联,人们的思绪早已神游于千年往事之中,别有一番感受与情趣。

03

游完了中山古镇先别急着走,我们还可以悠游距离这里不远的几个景点——

爱情天梯:距离中山古镇15公里外的“爱情天梯”,流传着一段感动中外游客的旷世之恋,是著名的爱情朝圣之地。

四面山少林寺:这是中国第四大少林寺之一,游客既可在寺内参拜礼佛,又能欣赏少林高僧的武术表演,体验少林武术的独特韵味。

古庄园群落:荣庐庄园、枣子坪庄园、瓦头屋庄园、龙塘庄园,中山镇的这些古庄园拥有罕见的建筑特色,未解的财富之谜。

中山古镇让人难忘的还有它的 美食 ,推荐以下大家不妨尝尝——

烟熏豆腐:嫩白滑溜的豆腐,烤成了金黄油亮的豆腐干,十里飘香,垂涎三尺,惹得过往游客爱不释手。

石板糍粑:因其用石板作锅,烤热糍粑而得名,口感柔软细腻、香甜酥脆。

高粱咂酒:用米伴高粱,加酵曲,贮存在小瓦罐中,任其发酵,喝时将细竹管插入大肚酒罐中,吸饮得“咂咂”响。

这就是中山古镇,一个时光之外的地方,古朴而又静谧,充满了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122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