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期首都在哪里?

武则天时期首都在哪里?,第1张

武则天时期首都在洛阳。

武则天迁都洛阳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李唐皇室出身于关陇贵族,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就是李唐皇室的根据地。武则天更多地依靠的是庶族地主的力量来夺取政权。为此,武则天也想尽可能远离长安。武则天登基就在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后续

但是后来,武则天晚年的神龙政变中,唐中宗复位,武则天在临死前自己下诏去帝号,以则天皇后的名义下葬乾陵。李唐皇室在恢复大唐江山后,对武则天特别难于处理。毕竟那是唐中宗、睿宗皇帝的母亲,唐玄宗的祖母,后来所有的皇帝都是武则天的后代。从根本上否定她,对后世的帝王来说肯定是难堪的。

但武则天曾经夺取了大唐江山,而且还差一点就把江山交给了武家人。所以,他们对武则天尽可能地淡化处理,这就是乾陵无字碑的原因。而洛阳城留下了太多的武则天的印记,比如明堂、天枢等等,后来明堂被拆掉了上面的最高层,以降到符合陪都的地位。后来唐玄宗干脆就不来了。而到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更是不敢于离开长安的根本之地前往洛阳了。

洛阳。

武则天称帝后,将都城由长安迁往洛阳,并且起了一个相当霸道的名字,叫做“神都洛阳”,关于武则天的这一做法,在历史上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说武则天建立新朝,要有新气象,所以要迁都,这纯粹是胡扯,自古以来即使是改朝换代也很少迁都,迁都是一件大事,都城搞不好,国家都容易灭亡,武则天不会为了这个形而上的理由迁都。

背景原因:

早在唐高宗时期,公元657年,武则天作为皇后就请求李治到洛阳“东幸”,李治到了洛阳后一看,感觉还不错,就将洛阳设置为东都,以前是陪都,现在是东都,洛阳的地位与长安的地位是遥相呼应的。

从公元657年开始,到公元682年,李治与武则天曾经频繁往返于两都之间,一共去了洛阳七次,返回长安六次,之所以是这个数字,是因为李治最后一次去洛阳没回来,公元682年,李治与武则天最后一次到达洛阳,于次年驾崩于洛阳紫薇宫。

李治频繁去洛阳最大的原因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并不足以维持大量的人口,为了减轻关中的粮食压力,不得不到洛阳去办公。

武则天时期的首都名称为神都,即现在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扩展资料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

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

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洛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107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