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祖庙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佛山祖庙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第1张

佛山祖庙是广东佛山的标志性建筑,那么大家知道佛山祖庙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接下来这篇指南将告诉你答案。

01

来到佛山祖庙,一定要先到祖庙正殿看看,祖庙始建于明朝,靠着十六根大柱子作为支撑,至今历经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

02

黄飞鸿纪念馆,佛山是武术之乡,当年黄飞鸿就是在这里开办武馆教授徒弟的,是祖庙里最值得一去的地方。

03

万福台,这是华南地区保存得最好、最古老的戏台,是古时候乡绅富户的观戏地点,至今也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04

紫霄宫,这是祖庙中人气比较高的地方,人们在此上香,祈求好运,还会将愿望写在纸条上,挂到旁边的许愿树上。

有,一年一度伦教盛事来了!

每年农历4月13日是仕版城隍庙诞!

今年将从5月16日至5月19日

隆重举行城隍文化节。

届时欢迎各居民共享盛事喜庆,

神光保佑齐纳城隍福报。

2020年9月5日晨,雨后天凉,我自广州出发,坐广佛线地铁到达佛山祖庙站,出站后步行不远,便到了举世闻名的佛山祖庙门前,这是我神往已久的圣域,此时终于得偿所愿。

由于我在前一晚已经在网上预约了佛山祖庙上半场门票,所以到了祖庙后,我直接打开手机接受检票就进了庙门。祖庙的面积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很多,这里没有旺盛香火,却显得一派清幽,雕梁画栋点缀在树丛中,恍如世外胜境。无论是佛山人还是外地人,到达祖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祈福上香,而是为了寻找心灵归属的净壤,休闲、娱乐、观光、访古,让驿动的心暂且安逸,各人都能随心所欲。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历史的厚重感让人类的心灵得到解脱、皈依,祖庙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庙中的北帝就像是大家庭中最高等级的大家长,让远方游子宾至如归,精神上得到了寄托和安慰。

祖庙中的建筑颇多,但都是新陈交替,传承着一脉的岭南建筑艺术。我先后游览了叶问堂、碑林、“褒宠”牌坊、黄飞鸿纪念馆,然后再游览祖庙的主体建筑万福台、锦香池。万福台位于祖庙大殿正对面,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是几百年来佛山人上演粤剧大戏(酬神戏,寓意为北帝上演的大戏)的地方,被誉为粤剧起源地,如今也不时会有曲艺社团到台上演戏、奏曲,传承粤剧、粤曲文化。我此行很有幸,刚好遇上顺德龙江曲艺社在万福台上演奏《花田错会》、《隋宫十载菱花梦》、《女驸马》等著名粤曲,得以在台下近距离欣赏粤曲,受益匪浅,此生不忘。

大殿与万福台之间,是“灵应”牌坊及锦香池建筑。明朝黄萧养“拜佛劏羊”之乱被平定后,佛山乡绅耆老上书朝廷,称此为北帝神佑默赞之功,于是明景泰帝便降旨敕封佛山祖庙为灵应祠,祖庙由此成为明、清两代佛山地区唯一官祀祠庙,所以庙内至今有“褒宠”、“灵应”二牌坊以志此盛事。锦香池位于“灵应”牌坊后,于明正德八年由霍时贵倡捐始凿,明天启三年,时人在池的上方建起一座石拱桥,到清雍正时,时人又将拱桥拆去,周围用石块砌好,再绕以雕栏,即我们今天所见之状貌;池中央有龟蛇石像,象征玄武之神,两旁有九里香,树龄达五百年之久,但香气犹存,想必“锦香池”之名亦由此而来。锦香池两边有廊,廊上有钟鼓楼。

走过锦香池,便到了三门,即祖庙大殿正门,因门数三而得名。三门正中上方悬挂“敕封灵应祠”之匾,而三门各自两侧均有对联。中门对联云: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左门对联云:庄严冠禅山群庙,灵应为福地尊神。右门对联云:廿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唯我独尊。三副对联,可谓将佛山人对于祖庙、北帝的崇敬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中门对联大意为:季华乡(佛山古称)地图如同凤凰,唐贞观年间本地人在塔坡岗挖出晋代三尊佛像,因此“佛山”得名;佛山祖庙所在地如同神龙尊贵,自然生成一处洞天福地。左门对联大意为:佛山祖庙庙貌庄严,为佛山诸庙之冠;北帝威灵大显,是佛山宝地尊贵的神灵。右门对联大意为:(佛山)廿七铺的人都奉灵应祠为祖庙,亿万年以来都唯有北帝最为尊贵。旧时善信进大殿祈福,必从右门进、左门出,寓意为顺时针而行、六六大顺。

穿过三门,便到了仪门,这里有许多威武的塑像及精美的陈设。相传祖庙中的所有塑像就是明朝产物,清朝及现代均有修复,这些塑像的原型应该就是北帝统管的文武仙班,他们的造型是俯首听命于北帝,而北帝则是“辰居端拱”。仪门中有一清末神案,制造得非常精美,表面雕刻着历史故事,故事名目虽然名曰“李元霸伏龙驹”,但神案两端分别浮雕一洋人形象呈蹲势状,这是当时的工匠们将对于洋人的愤恨体现在作品上;而神案下方隐秘处还书“大明江山”四字,这表达了当时的工匠们对于明朝的缅怀之情及对清朝的厌恶之情。

而在仪门中,还供奉有四尊颇具本土文化色彩的神像,其中两尊分别是“本祠主持劝善大师苏真人”和“广州府城隍主宰正直之神”,另两尊则合称“广州府里域司显德正直之神”。关于这四尊神像,民间还有段故事。相传苏真人是明朝时祖庙的主持,某年祖庙修缮,当地乡绅踊跃捐资,但有一笔数目苏真人忘记记账,众人皆疑苏真人贪财,苏真人有口难辩,遂在祖庙放花炮之日抱着已经燃放的花炮以证清白,结果花炮为死炮,炮胆并未射出,众皆愕然;后来,苏真人仙逝,其徒弟在为其整理遗物时,发现真人床席下有一沓账单,正是祖庙修缮时被真人遗忘漏记之账,徒弟遂拿出示众,众皆感苏真人恩德,于是就在祖庙中塑造其神像以示永远纪念。祖庙供奉苏真人神像,大家觉得很好理解,但还供奉有广州城隍的神像,或许就有很多人不理解了。实际上,祖庙所在地在古代属南海县,而南海县又隶属于广州府,而当时佛山只是一个镇,镇是没有城隍的,所以当时佛山人为了能够得到城隍的庇佑,遂派出迎神队前往广州府城隍庙中迎请一套城隍仪仗,然后带回佛山祖庙中,以祖庙作为“广州府城隍行台”,然后塑“广州府城隍主宰正直之神”及“广州府里域司显德正直之神”神像供奉,以此祈求广州府城隍神庇佑佛山百姓。然而就是古人的这一举动,却引起了当代广州、佛山两地人争夺城隍神像的风波——广州有关人士到佛山祖庙参观后,看见祖庙中供奉有“广州府城隍主宰正直之神”的神像,就认为这尊城隍像应该是属于广州的,应该“请”回广州城隍庙供奉;而佛山文史研究者则认为,佛山祖庙里的城隍像本来就是佛山本地制造的,古代佛山人到广州城隍庙迎回的只是一套象征性的仪仗,所以佛山祖庙里的城隍像不可能被“请”到广州供奉。而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佛山方面的说法才是合情合理的,广州方面的说法是不懂历史的体现。

过了仪门,便到了香亭,香亭上悬挂一块“忠义鸿名重地”的牌匾,也体现着佛山地区厚重的人文历史。相传明正统年间,广东洪水为患,农田失收,朝廷赋税不减,终于酿成正统十四年爆发的黄萧养起义;明景泰元年二月,明将董兴率军队至,黄萧养兵败被擒,起义失败,佛山城围立解。明景泰二年,景泰帝论功赏赐,封佛山人冼灏通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建“忠义流芳祠”,佛山赐名“忠义乡”,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永享春秋崇祀,这便是著名的“国朝祀典”。忠义乡自设置始,历来人才辈出,如近代武术宗师黄飞鸿、叶问等,皆自此出。因此,祖庙悬挂“忠义鸿名重地”牌匾,也是实至名归的。

过了香亭,便到了大殿,也称“紫霄宫”,这是整座祖庙最为重要的建筑物。大殿中央供奉着巨型北帝神像,相传此像铸于明朝景泰年间,重约两吨半(五千多斤),高九尺五寸,取意“九五之尊”;这尊北帝像是佛山铸造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明代北帝青铜造像。巨型北帝像旁边有两尊小型神像,一尊是观音像,另一尊也是北帝像;小型北帝像是“游神像”,即每年庙方组织的“游神”活动时,庙方都会抬着这尊神像巡游各街坊,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至三月的“北帝坐祠堂”活动,庙方都是抬着这尊神像进行的。人们置身于大殿中北帝像前,除了叹服还是叹服,既叹服古人的智慧,也叹服古人的手艺。能斥巨资建造这座华丽的艺术宫殿,也足见千百年来北帝信仰在佛山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崇高。

大殿之后,是庆真楼,又称“父母殿”,是供奉北帝父母神像的圣殿。游完庆真楼后,佛山祖庙之行基本结束,临走时,我到庙中专门售卖手工艺术品的铺位买了一个陶龟塑像,作为此行的纪念品。最后,我离开了佛山祖庙,乘坐地铁回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094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