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镇古镇简介 秦镇古镇怎么样

秦镇古镇简介 秦镇古镇怎么样,第1张

秦镇古镇老街是一处备受游客关注的特色古镇,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文化风情,大家不仅仅可以感受秦镇凉皮和米皮,还能感受千年古镇的无限魅力和传承的优秀文化元素。

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去旅游的人大部分选的景区都是一些古镇,所以当地开开发商也抓住了这一点,就在古镇方面耗费了不少心思,建造各种各样古镇供大家游玩赏乐。

那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也是一座古镇,不过这个古镇可不是近些年来才建造的,是已经存在了有上千年历史的一个古镇。

而且离西安非常近,名字人尽皆知,但是去过的人却是没几个,这里还曾被誉为“终南佳胜”,这么低调真是非常可惜了。

这个地方是哪儿呢?其实就是秦镇,很多人一听到秦镇,第一时间想到就是秦镇米皮和秦镇凉皮儿。毕竟陕西这个秦镇凉皮儿和米皮在中国可是声名大噪的,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有一些秦镇米皮、秦镇凉皮儿的招牌店。

秦镇坐落在西安市老户县,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可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中的时间是西周时代,当时周文王还移居到此地,不过当时并不叫秦镇而是叫丰京。

这个地方离西安也非常近,如果是坐车差不多半个小时就能到。在秦镇这个地方如今还依然保留着“丁”字形老街的布局,但是如果你只是站在小镇门口观望的话,那么你一定会被它的外表所欺骗。

因为站在门口你一眼望去街上除了一个非常大的凉皮小摊,和其它普通村子几乎没什么区别,但是如果你走进去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里大有名堂。

这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小吃,还有很多历史遗迹的建筑,堪称一个原生态的古镇了,被当地人誉为“终南佳胜”。

走到这个秦镇里面,你随处可见到一些“危房”,当地人告诉我们,这些“危房”之所以不拆,其实就是为了最大程度还原这个千年古镇最初的样子。

而且这这些“危房”当地有关部门后续可能还要进行统一的发展规划,所以只能简单的修缮,不能拆除。

不得不说如今像这样存在千年的古镇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这个秦镇还不要门票,所以大家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古镇。

鄠邑区位于西安市西南部,有扈氏最早在此建立方国,也被称为“户县”。在鄠邑区东部,紧邻沣河西岸,有一座秦渡镇,也被称为“秦镇”。这里是西周丰京遗址所在地,后来成为沣河上的重要渡口,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2021年11月13日中午,我和家人来到秦渡镇,漫步这里的老街道上,寻访清代的商铺群、极乐寺和南城门楼等古建筑。2018年12月18日,这些建筑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研究清代秦渡古镇历史和秦商发展过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后秦弘始三年(401),皇帝姚兴带领文武百官离开长安城,前往南郊的草堂寺听取鸠摩罗什讲经。经过这里时,在此设渡口,称为“秦渡”。打破了沣河的阻隔,成为东西交通要冲,往来的商旅在此汇集。这里逐渐形成集镇的雏形,也被称为“秦渡津”。

 

唐代,顺路设街,临街建房,秦渡的街巷形成“丁”字格局。经历宋、金、元的发展,这里商业繁荣,街道逐渐扩展,规模越来越大。明朝宣德元年(1426),秦渡正式更名为秦渡镇。

过去,秦渡镇周围货产丰富,商贾云集,交易广泛。这里聚集着南来北往的商户,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商贸体系,各地杂货、土产山货、粮棉肉油等集贸交易比县城还要兴旺。

 

根据民国十七年(1928)的统计,秦渡镇的注册商号已经达到150户,包括12家药铺、12家粮食店、20多家杂货店,以及酒馆、烟馆、铁匠铺、肉铺、药铺、秤铺、酒肆、饭馆等大大小小的商铺鳞次栉比。除了商业贸易活动,还有卖艺、杂耍、算命、说书、唱戏、博彩等各项民间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秦渡镇成为当地山货土特产和粮棉的重要集散地。每逢集日,人山人海,赶集者达上万人。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秦渡镇发展到最繁荣时期,跟祖庵镇、大王镇、余下镇一起被誉为“户县四大集镇”。进入90年代,西安市中心区发展,周围的村镇逐渐衰落,秦渡镇也失去了曾经的地位。

 

前几年,秦渡镇的街道破败不堪,跟普通的村庄没有区别,两侧的很多老店铺也逐渐消失。2018年,西安高新区开始托管鄠邑区秦渡镇街道,对老街道的清代商铺群建筑进行保护规划。经过三年的努力,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对每一座老建筑都进行统一命名和编号,安排专门的安全直接责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在老建筑的大门上方,悬挂着“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标志牌。

1000多年以来,秦渡镇依然保留着过去的街道布局,由西街、北街、南街组成丁字形格局,包括秦一街、秦二街、秦三街等部分。如今,北街两侧的老建筑基本无存,西街和南街仍然保留着许多老建筑,让人能够感受到北方古镇的历史风貌。

 

在狭长的街道两侧,各种店铺临街开放,后面的院落是生活区。这里的人守着世世代代的老房子,经营一座小店,虽然不太富裕,但是悠闲自在。

 

这些商铺的建筑大多为两层,下方是营业的店铺,上方是简易的库房。在许多建筑的屋檐和墙头,都有精美的砖雕和木雕,显示了这里曾经的繁华。

秦渡镇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和长安区交界处,距离西安市中心区约20公里,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每逢周末节假日,西安人都喜欢来秦镇逛一圈儿,品尝这里特色的米皮和小油糕,爱喝酒的人还会捎上一壶黄酒。因此,凉皮、小油糕、黄酒被誉为“秦镇三宝”。

 

秦镇米皮历史悠久,制作米皮的各类调料有20多种,使用每种调味品的量都不相同。因此,秦镇每一家米皮店都有自己的调料秘方,口感各不相同,味道各具特色。

 

油糕是陕西的传统小吃,秦镇的油糕比其他地方小,被当地人称为“一口香小油糕”;秦镇黄酒用沣河西岸盛产的优质糯米加酒曲酿制而成,临街开酒馆,后院酿黄酒。

2000年以后,以“袁家村”为代表的关中印象古镇和村落,如同雨后春笋般地一个接一个拔地修建而起,包括周至县水街、兴平市马嵬驿、蓝田白鹿原民俗村等。跟这些新建的“古镇”相比,古老的秦渡镇才是名副其实的古镇,拥有米皮、小油糕和黄酒等传统美味。未来,经过合理的规划和宣传,我相信这里一定能够成为历史文化名镇。

距离秦镇48公里,车程58分钟,从城东穿过城西,沿着环山路来到户县秦渡镇(秦镇原名)。秦镇位于西安市户县东边,毗邻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其具有有上千年悠久 历史 ,北朝前秦苻坚路过于此设立渡口,故称为秦渡镇,简称秦镇。从当时开始周围自然村慢慢聚合形成一个现在比较大的市镇。曾因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西安市的直辖镇。镇上有六个村子,秦一村到秦六村;镇外偕王渭村,牛东村,扶托村,崔家湾等十六个自然村。秦镇因其秦镇大米面皮而闻名全国,是为西安著名小吃之一。

秦镇米皮起源史

踏入秦镇,几十家小吃店沿路一字排开,家家都以米皮为招牌。虽然每一家都打着百年老字号的招牌,但是他们的味道和工艺究竟是怎么样的,还需挨个吃完,才能一探究竟。

秦镇老街实拍

秦镇街道实拍

现场测评

打眼望去,整条街道两边大概有三十多家这样的店面。我一行挑选了16家作为代表,从卖相、皮子口感、口味、卫生环境、商业价值5个方面做出测评。

40 高温,16家店,16碗秦镇米皮,历时320分钟,给你权威答案。

1.桥头第一家

2.薛家老店

3.薛联省米皮总店

4.秦镇米皮研究中心

5.特一味

6.薛生禄独一味米皮

7.老味道

8.米皮世家

9.薛颖超米皮

10.薛易辰米皮

11.老薛家米皮

12.薛社社米皮

13.同福堂米皮

14.秦镇闻香来米皮总店

15.薛鹏涛薛家老店

16.中国秦镇薛冒利凉皮总店

(我惊奇发现,整个镇上的人都姓薛~

评分标准

凉皮卖相 :从色泽、摆盘、餐具、皮子的粗细薄厚四方面方面作为评分依据。(满分10分)

皮子口感 :秦镇米皮用籼米制成,正宗的皮子”薄、筋、软、糯“ ,吃起来要爽口,不能有烂烂的感觉,有米香会加分。(满分10分)

口味 :“咸盐淡醋辣子油”是秦镇米皮的第二灵魂。辣子油的做法各不相同,香辣可口不腻味就是标准的。醋香不辣口可加分。(满分10分)

卫生环境 :店面一定要干净!店面一定要干净!店面一定要干净!(满分10分)

商业价值 :一家好的餐饮店,不仅要有好吃的餐品,还应该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才能授 他人以渔。商业价值的评分以店内用餐人数作为评分依据。

取评分小组每人给的分数平均值作为每项指标的得分

测评结论

从这次16家抽样测评中可看出,秦镇的米皮在凉皮的卖相、皮子口感和口味上都是很不错的。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虽然都是手工制作,但是每一家的制作手法不一样,所以存在一定的差异,我本人就最喜欢秦镇米皮研究中心的凉皮,皮子口感偏软,略酸,微微辣,还有淡淡的籼米香。但是整个镇子的米皮店卫生环境都不是很理想,这个是做餐饮的大忌。镇子上的米皮店商业价值也比较低,中午十二点,大多数的店里都是空荡荡的。老板站在门口对着来往的车辆伸手叫卖。随着物价的上涨,人工的上涨,很多店都是入不敷出的。

西安哪里能吃到正宗的秦镇米皮,分享秦镇米皮的做法,在家就可以吃到秦镇米皮。秦镇米皮是由籼米磨成面而制做,所谓籼米是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称为籼米。秦镇米皮色白、光润、皮薄、细软、柔韧。秦镇米皮做法需掌握三个要点,即“淘米”“蒸制”“调味”等。

1、籼米1000克,先放清水中泡1个小时,而后淘洗干净,沥干水分,辟光晾晒10小时以上,干后放在石磨中磨成大米面粉,用100目的筛子筛下,先加入500克水成米浆,再入10克盐搅匀,这时还需加入250克70度的水,把米浆烫开搅匀,最后再加入250充凉水搅匀。共加了三次水。

2、笼屉上放下笼布,把米浆倒在其上,用刮刀刮平,使其厚度在5到6毫米间,开火蒸10分钟,稍凉后正反面刷层油依次放好。

3、用时用刀切成0.5到1厘米宽的条(秦镇切米皮是专用刀具),开水焯下黄绿豆芽也可有小白菜等,也可只配黄瓜丝既可,放在碗里再放入米皮,加配制的蒜泥3克盐2克鸡精水3克调料水20克熬制香醋20克红辣子油30克,既可上桌。

一碗白中透红,红里透香,红艳艳,香喷喷,薄而细,筋而柔,软而嫩,爽而凉秦镇米皮就可品尝了。

市内的话,南门外围墙巷东口南侧路西薛昌利秦镇大米面皮算是正宗的,团结中路小树林里史玉林也还行,最正宗的我认为是秦镇桥头往西,八号路口十字东北角特一味最特色。皮子穰活,口感筋道,辣子油香而不燥,调活水味道奇香,过完年我去吃了一次,排队等了一个半小时。秦镇桥头不能比。

有人说汉中的凉皮如何如何,作为一个热爱凉皮的吃货,给大家科普一下秦镇米皮和汉中米皮的区别。

秦镇米皮采用关中地区传统家常做法,大铁锅加水烧开,铁皮锣刷油,倒入米浆,然后把锣漂在水面上加盖后,数分钟揭锅盖,揭凉皮,这是技术活,要不然非常容易烂,一次只能蒸一张。

汉中米皮基本上都是笼蒸,多层竹笼每层倒入米浆,加盖蒸几十分钟即可,一次可以蒸十张左右。

秦镇米皮的调料看似简单,实际上内有乾坤,最重要的是辣子油,里面有据说有数十种调料,秦镇米皮的辣子油制作的时候,有一个工序和家常油泼辣子正相反,它是把辣椒面和调料粉倒入热油中,然后搅拌制作而成。按照调料本身特性,另有部分调料煮成调料汁,再加少许醋,这里和汉中米皮有个显著区别,大部分秦镇米皮是不放蒜汁的,主要靠辣子油调味,所以大部分秦镇米皮吃完后你会发现碗底基本没有调料汁。

汉中米皮的辣子油还是大众做法,本人看到的也是各家不同,有放草果的,放芝麻的,但是客观的说还是没有秦镇米皮的辣子油香。另外就是还要调大量的调料汁,蒜汁。

从口感上说,汉中米皮比较光滑,秦镇米皮更软糯,本人更喜欢秦镇米皮。汉中米皮如果热着吃就叫热米皮,汉中热米皮顾名思义是吃热的,也有软糯的口感,配一碗菜豆腐,也算美味之一格。

不过就凉米皮来说,本人认为还是秦镇米皮更胜一筹。但是还是要认真做,要坚持传统做法。眼看着吃了好多年的薛昌利米皮被部分浅薄的食客带偏,实在是痛心疾首。

在西安,大大小小的凉皮店,可谓是琳琅满目,要是不想跑远,位于城墙脚下的永兴坊了,哪里的味道也不错,但是作为吃货的我,为了追寻味道,还是会开车去不远的秦镇,来上一碗正宗的米皮!

秦镇位于户县最东边的一个镇子,盛产优质稻谷,用这里的稻谷研磨成浆,蒸制而成的米皮,色泽光滑,筋薄细软,柔韧爽口而著称!

师傅当着顾客的面,用特制的大刀把整张米皮切成细条状,放上芹菜丁,豆芽,黄瓜丝,醋,盐,蒜水,最后在淋上特制的辣椒油,一碗红通通,吃起来凉爽可口的正宗秦镇米皮就可以上桌了!

等等你说啥,说这就可以开吃了么,怎么可能,这时候你要找老板,要米皮的两个小伙伴,肉夹馍和黄酒,等待小伙伴的时候你可以来瓶家喻户晓的冰封饮料润个口!

这时候小伙伴也应该上桌了,一口米皮,一口夹馍,再来一口黄酒,这才是秦镇米皮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是爱吃的路飞,请多多关注,你们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欢迎留言评论,我们共同探讨 美食 !

给你推荐一下:1.直接到秦渡镇,南街都是凉皮,找人多的进去吃。(不熟悉的人,老街不好找,就不说了)

2.去土门小树林(不知道具体地方,到土门随便问个人),史**秦镇米皮,30年老店,做的很好。

汉中凉皮最正宗而且是米皮。凉皮分两种,一种是面皮,一种是米皮。所以说米皮最正宗是汉中。汉中在秦岭以南,虽然属陕西境内但与关中地区和陕北的饮食习惯不同。关中和陕北地区以面食为主,盛产小麦,而汉中以米饭为主,盛产水稻和南方无异。所以说秦镇最好的米皮是汉中。谢谢,请点关注互粉

文艺路(布料批发市场)对面郝家

在智慧城清渠街上有一家孟记秦镇米皮味道特别正中,家住北郊特地过去吃了一次,味道很香。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莲湖区法院办事,办完事出来快中午了。顺着柴家十字向南走大约200米路西,看见一家秦镇米皮店。小店不大干净整洁,老板是个干净利落的女同志,看到店里吃米皮人不少,抱着试试的心态,我也要了一碗。说实话老板非常实在,给的量很足,皮子是手工的又薄又嚷,豆芽配西芹,辣子油红里带香。吃了这么多年皮子,这家算是相当地道的秦镇米皮了。不是推荐,只是分享,喜欢吃秦镇米皮的朋友有时间可以去试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058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