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在哪里

祁连山在哪里,第1张

 祁连山在青海省东部和甘肃省西部边境。

祁连山在青海省东部和甘肃省西部边境,祁连山也被称为“万宝山”,万宝山蕴藏着许多品质优良的矿产,有石棉矿,黄铁矿、铬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祁连山区的气候比较湿冷,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的养殖场所。

祁连山原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走廊南山西端,海拔5547米),或称狭义的“祁连山”。“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历史上亦曾叫南山,还有雪山、白山等名称。

西汉初年,霍去病西征并征服匈奴,“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民歌所指“祁连山”即此。后泛指甘肃、青海之间一系列在地质或地貌上相联系的一系列山脉。

青海一带

游玩祁连山主要有祁连县的卓尔山、牛心尖,门源油菜花风光和岗什卡雪峰;甘肃一带则主要集中在张掖市,有七一冰川、焉支山和山丹军马场。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北部,东、北部与甘肃省接壤。总面积15610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04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撒拉等少数民族。

县人民政府驻八宝镇,距州府驻地西海镇233千米。邮编:810400。代码:632222。区号:0970。拼音:Qilian Xian。

地处祁连山南麓中端,祁连山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境,托勒山横亘于县境中部。走郎南山、托勒南山、大通山绵延其间。黑河、八宝河、托勒河、默勒河流贯境内。属大陆性高寒山区气候,年均温1℃,年隆水量为270-600毫米。

祁连县辖3个镇、4个乡:八宝镇、峨堡镇、默勒镇、扎麻什乡、阿柔乡、野牛沟乡、央隆乡。

民族文化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因地处祁连山中段而得名。祁连古匈奴语意为"天之山",境内景色如画、物产丰富,早在元朝就以"八宝"名闻天下,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素有"高原明珠"、"牧区江南"之称,经历代文人墨客润笔渲染,今有"天境祁连"之盛誉。幅员1.38万平方公里,辖4乡3镇44个行政村,聚居着汉、藏、蒙古、回、土等15个民族,总人口4.6万。

天境祁连,禀赋独特、风光无限 从汉代发端的人文轨迹中依稀辨得,这里多民族交融、多宗教传播的多元化人文历史深厚,形成了以"唐蕃古道"、"阿柔部落"、"蒙古六旗"、"回族拱北"为代表的文化积淀。境内的世界第三大峡谷"黑河大峡谷"、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之一"祁连山草原"、与天共长的"祁连林海"、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驯鹿基地、变幻多姿的"祁连石林"、历经风霜洗礼的格萨尔王边城遗址、神奇瑰丽的油葫芦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天境祁连"独具魅力、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开发,这片宁静古老而又神奇富甲的沃土已逐步成为连接河西走廊、环青海湖地区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中转站和探险游玩、观光揽胜的绝好去处。

自然资源

天境祁连,资源丰富、物华天宝 这里是青海的重要白藏羊和藏牦牛生产基地,全县可利用草场达到1508.8万亩,年产优质肉类1万余吨,藏系品牌牛羊肉、羔羊肉味美鲜嫩、营养丰富、绿色环保,是肉中珍品、古之贡肉,祁连大白毛堪与藏羚羊绒相媲美,具有弹性好、强度大、富光泽、易染色等优点,是长毛绒、地毯纺织首选而又必选的上等原料,被誉为地毯毛之冠。这里矿藏资源丰富,被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为"中国的乌拉尔",主要有石棉、煤炭、铅锌、锰铜、石英石等40多种500余处矿点。祁连石棉储量大、棉质好,素有"味精棉"之称,可与加拿大魁北克石棉相媲美,是全国唯一可湿法生产的优良棉种;这里是青海省重要的产煤区,煤炭储量大、煤质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也是黑河、大通河、托勒河"三河"源头,是青海东北部的水塔,年径总流量23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6万千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029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