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常家庄园……你知道的“山西”,都在晋中

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常家庄园……你知道的“山西”,都在晋中,第1张

-风物君语-

曾经的“白银王者”,如今的“青铜”

太原武宿机场、太原南站往东多走几步,就是晋中 作为省会太原的邻居,晋中与太原的关系极其微妙,颇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意味:

北宋初期,太原的治所曾迁往晋中数年,而晋中的榆次、祁县、平遥、太谷等县(区),曾一度为太原所管辖。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直到现在依然清晰可寻: 位于晋中、太原两城之间的山西大学城与龙城大街,从文化、交通上将她们紧紧绑在一起。

抛开这些表面现象,曾经属于太原、如今属于晋中的榆次、祁县、太谷、平遥四县区,才是晋中、太原两城之间的真正纽带。 她们曾经是山西乃至整个中国的商业中心所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

为什么“白银谷”出现在晋中?

晋中位于山西中部偏东,东隔太行山脉与河北省相邻;东北与阳泉接壤,西南与吕梁毗邻,西北与太原接壤,南与长治、临汾为界。

由于 晋中下辖的2区8县以及代管的县级市介休,没有一个是“嫡系” ,晋中人经常自嘲 “晋中是个组装体” 。从地理上来说,晋中的“组装感”也很强:

中国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但晋中恰好相反, 东高西低 太岳山 从晋中中部偏西隆起,大致将晋中河流分为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也将晋中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 太行山脉 绵延起伏,阻碍了东南湿润气候的进入,使得夹在太行山与太岳山之间的山区降雨稀少、冷暖多变。而平均1500—2000米之间的海拔,以及山地、丘陵、盆地纵横的地貌,虽然为动植物提供了乐园,但对当地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贫瘠与落后,似乎是晋中东部永恒的主题。

西部 汾河 浩浩荡荡,过境 128千米 ,收纳萧河、象峪河等河流之后,在 晋中盆地 (也叫太原盆地)冲积形成平坦肥沃的良田。汾河东岸的晋中各县(市),充分利用河流灌溉之利发展农业,是山西较早开启农业文明的地区,太谷的饼、平遥的牛肉、榆次的烧酒,远近闻名。

这里自古就是山西的富庶之地。

明代初期实行 “开中法” (明清政府施行的以盐、茶为媒介,招募商人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的政策),山西人抓住这个 历史 机遇,以山西地临北方重镇,接壤各经济发达地区,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地理优势,成为 中国第一批盐铁商人

到了清代中后期,经过近四百年的积累,这些山西人将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走出中国,与外国人做起生意。他们以乡土亲缘为纽带,被称为 “晋商”

而晋中,因居“山西之中”,成为南北往来的重要经济中心。晋中人借此地利,逐渐发展壮大,到清代前期时成为晋商的中流砥柱。他们从汾河东岸出发,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几辈努力之后,终于将这里变为 山西乃至整个中国最富庶的地方

“富可敌国”是怎样炼成的?

晋中西部,是明清时期晋商与晋商文化的核心地区。

以前,晋中流传着 “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 的民谚;如今,晋中各县(市、区)分布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晋商大院。 说这里曾经“富可敌国”,名副其实,毫不夸张。

晋中对中国各地影响有多大?

《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白银帝国》等影视剧的传播,使人们在银幕上得以一窥晋商宅院建筑与晋商的生活。前两部影视剧的取景地都是 祁县乔家大院 ,乔家是晋中首屈一指的富商巨贾。

清末民初,北京共有300多家粮店,其中三分之一都由祁县人经营。但祁县的“商业帝国”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内蒙地区。 乔家以“复字号”生意垄断了整个包头与呼和浩特的商业经济 ,在在包头的店铺房产共有1000多间,对包头的城市兴起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因此有 “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 之说。

无独有偶,这种一个家族成全一座城市的现象,在 太谷曹家 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 ——太谷曹家在热河三座塔地区发展商业,带动了当地发展,清政府遂设立朝阳县,即今日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的前身。

“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人” ,以晋中商人为核心的山西晋商,用商业的魔法兴起一座座城市,也在他们商迹所及之处,共同捐资,建起 500余座“山西会馆” 。这些会馆,既是他们在外地的商业驻点,也是他们旅途中安放身心的家。

晋中,中国金融业的起点

随着晋中人“商业帝国版图”的扩张,一车车金银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运回 祁县、太谷、榆次、介休、平遥等县 ,一座座晋商大院在晋中拔地而起,连屋接巷,“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于是,一座座古城,就这样留在了汾河与太行山之间的晋中大地上。

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兴起。 1824年,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在平遥成立 ,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开全国金融之先河,很快连苏州的金融都垄断了。日升昌分号遍布中国30多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以 “汇通天下、利赖九州” 著称于世,平遥也因此有了 “中国华尔街” 之美誉(一说太谷)。

票号的产生,顺应经济发展潮流,为商人带来很大便利,于是太谷、祁县、榆次等县的大商号,纷纷投身票号行业。 山西票号八大财主:平遥李家、毛家;介休侯家、冀家;榆次王家、常家;祁县渠家、乔家,都在晋中。

其中 太谷县 成立的票号最多,大小 700多家 。票号反过来又刺激了太谷的商业,太谷各大商号在外地商业大埠设有坐庄,派出专人采办货物:苏杭的绸缎、川广的药材、四川的夏布、塞外的皮毛、两湖的茶叶、京津沪的洋货……这些货物被大量运回太谷,然后批发给各地商户,省城太原的货物,也多赖太谷供给。

辛亥革命以后,票号业逐渐被国家银行取代,再加上军阀割据、战火连天,国内市场遭到很大破坏,晋商在外地的商号纷纷倒闭。而晋商本身的因循守旧,也使得他们错过了近代工商业的时代列车。 晋中,在辉煌了数百年后,终于逐渐走向了平凡甚至没落。

晋中,到底该何去何从?

当西部的“白银谷”没落时,晋中这一矛盾中的另一方—— 东部贫瘠地区,走上了 历史 的舞台。

抗日战争时期,晋中东部以复杂多样的地形,成为山西重要的对敌堡垒。发生于 昔阳、寿阳 之间的 广阳伏击战 ,对保卫省城太原乃至整个山西,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在寿阳炉家庄揭开了 百团大战 的序幕,晋中参加战争的有9万多人。这场由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 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的战役,极大的鼓舞了抗日军民的信心,也为晋中 历史 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晋中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连年的战争,却使得晋中本已衰落的经济更加萧条。好在 石太、太焦、南同蒲、北同蒲铁路在晋中交汇,带动了晋中的工业发展 ,光是介休、灵石这两个工业为主的城市,2019年的GDP加起来就达到了省会太原的八分之一。但与曾经的辉煌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

曾经辉煌的西部繁华不再,东部贫瘠依旧,晋中的出路在哪里? “太榆一体化” 是晋中人最急切的呼声;热心网友吃瓜群众也跟着着急起哄,献出了 “三分晋中” 的“策略”。

他们认为,这样一举两得,对晋中和太原都好: 太原可以向南扩大城市规模,更好地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头作用;晋中并入太原的县区,经济也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为此,他们特地以巢湖与合肥、咸阳与西安的事例,来证实自己的远见。

“太榆一体化”或许是晋中的出路之一,但亦未可知。如果寄全部希望于此,则不免太过天真,晋中想要真正达到曾经的辉煌,晋中人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END -

文丨郑礼

图编| 王家乐

地图编辑 | F50BB

封图 | 焦潇翔

晋中站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

晋中站(Jinzho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西接太原南部新区,东临晋中市主城区,南依通站街,北靠迎宾西街。

地处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国家级园区交叉辐射的核心地段,紧邻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距离太原武宿机场近,交通便利。站房综合楼建筑面积31440.64平方米,站房面积9600平方米,综合楼长350.9米,宽89.6米。

晋中站是一个集高铁、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主要办理太中银铁路、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大西高速铁路、太焦高速铁路的业务。

晋中站分为大西场和郑太场两个铁路运输作业场,是郑太客专全线唯一一座高架站,也是全线唯一一座采用轻型结构雨棚的车站,整体高达22米。郑太客专开通后连接既有的大西场,新增设4股道、两个旅客站台,新设进出站通道两处并贯穿既有的进出站通道。

郑州至太原高速铁路焦作至太原段于2020年12月12日开通运营,晋中站太焦场同时投入使用。截至2014年2月,晋中站站台规模4台10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96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