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赵佗墓在哪里

南越王赵佗墓在哪里,第1张

相传葬广州禺山。

赵佗,南越武帝,今河北省石家庄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的创建者。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前进岭南百越之地。他原本是秦朝的将领,与任嚣一起南下攻打百越。汉高祖元年,任嚣病逝,他便向岭南各关口的军队下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找了个机会杀掉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员们,统统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大量文献记载,赵佗死后营墓数处,丧葬车从四个门同时出发,所以让人不知道其真墓的确切位置。《广东新语》说赵佗陵墓在白云山上:“南越王赵佗,相传葬广州禺山,自鸡笼岗北至天井,连山接岭,皆称佗墓。”

可能很多朋友对赵佗这个帝王不太了解,更谈不上赵佗的陵墓了,我们先来简单谈谈赵佗,然后对其陵墓所在分析一下。

一、南越国王赵佗是谁?

赵佗,本为秦始皇时期攻打南越的副帅,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赵佗遂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成为南越的第一位帝王,即南越武帝。我们来看看他的基本资料。

姓名:赵佗 籍贯:秦恒山郡真定县(现河北正定)人 生卒:约公元前240年-前137年(103岁) 身份:秦朝大将,后为南越国第一代帝王 执政时间:81年!

二、赵佗陵墓为何引人关注?

赵佗陵墓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原因在于赵佗自身的传奇性。中国封建社会帝王有四百余人,其中岁数在八十以上的寥寥无几,而赵佗居然享寿过百,本身就是极为传奇的人物。

南越国在赵佗的治理下,社会和谐、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据说赵佗除了理政,最大的爱好就是搜寻奇珍异宝,赵佗实际掌权达八十一年之久,生前收集的宝物必然不可胜数,赵佗死前,遗诏将宝物全部随葬入陵墓,成为后世瞩目的焦点。

赵佗身处秦汉之交,深知南越有朝一日必然会被汉朝所灭,如若陵墓修建的过于宏伟明显,极有可能会被掘墓毁陵,于是赵佗生前对自己的墓葬做了周密安排。

据史料记载,赵佗营墓数处,死后丧车从四门出,使人不知墓之所在,千百年来无人知晓,遂为不解之谜。

三、赵佗的陵墓在哪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广州市象岗发现了南越第二代帝王,赵佗之孙赵眛的陵墓,如下图所示。

如按古代陵寝制度考虑,再结合风水和广州的地理环境,赵佗陵墓的位置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从地势角度考虑,因岭南地区海拔较低,赵佗陵不可能立足平地,向下深挖建造,因为不出数米即有地下水涌出。 二是赵眛陵在广州城北象岗,位于象岗腹心二十米处,凿山为陵,既利于防水,也非常隐秘。由此看来,赵佗理应埋在山岗高地之处。 三是依据古代丧葬昭穆制度,赵佗陵在中间位置,其儿子应葬昭位,即赵佗陵墓的东侧,其孙子赵眛应葬穆位,即赵佗陵墓的的西侧。

如此判断,从业已发现的赵眛陵墓位置向东反推,考虑到风水问题,陵墓位置应在一处山岗高地之上,得到的结论是:

赵佗陵墓极有可能在现今广州市越秀山主峰越井岗下面的岗腹深处,其规制亦是凿山为陵。

南越王赵佗墓还没找到,赵佗的墓传说在广州城外的山上,所在位置有多种说法,包括白云山、越秀山、禺山、鸡笼冈、天井岗、马鞍冈、悟性寺、县东北八里。因为秘葬,故此,他的墓究竟在哪里,谁也找不到。

据史料记载,当时汉朝越来越强大,赵佗预计到自己死后,南越国或将灭亡,担心自己死后被盗墓而抛尸荒野,所以他在生前对自己的墓葬做了周密的安排。

赵佗死后安葬遗体时,多置疑冢,发葬的灵车从番禺都城(即今广州越秀区一带)四个城门同时而出,四具棺柩一模一样,下葬时又棺棚无定处。除丞相吕嘉和赵胡等少数几人,其他人全然不知南越王赵佗棺柩的下葬之处,赵佗的真正葬所遂成为千古之谜。

不过赵佗的孙子赵眜的墓已找到,其墓便是今天的南越王墓博物馆所在地。1983年,在广州发现了南越古墓,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81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