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简介

长谷简介,第1张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经穴别名·长谷 4.1 长谷的别名4.2 出处4.3 特异性4.4 穴名解4.5 所属部位4.6 天枢穴的定位4.7 取法4.8 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天枢穴的功效与作用4.10 主治病症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4.11.2 灸法 4.12 配伍4.13 文献摘要4.14 研究进展 4.14.1 调整肠道功能4.14.2 治疗月经过多4.14.3 提高免疫功能4.14.4 治疗泌尿系结石4.14.5 治疗习惯性便秘4.14.6 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4.14.7 针、灸天枢穴的不同作用 5 经外奇穴名·长谷 5.1 长谷的别名5.2 位置5.3 功能主治5.4 刺灸法 5.4.1 刺法5.4.2 灸法 6 参考资料附:1 古籍中的长谷 1 拼音

cháng gǔ

2 英文参考

Tiānshū ST2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长谷:1.经穴别名;2.经外奇穴名。

4 经穴别名·长谷

长谷为经穴别名[1]。出《备急千金要方》。即天枢穴[1]。

穴位 天枢 汉语拼音 Tianshu 罗马拼音 Tienshu 美国英译名 Celestial Pivot 各

号 中国 ST25 日本 25 法

国 莫兰特氏 E25 富耶氏 E25 德国 M25 英国 S25 美国 St25

天枢为经穴名(Tiānshū ST25)[2]。出《黄帝内经灵枢·骨度》。别名长溪、长溪、谷门,循际、长谷、大肠募。属足阳明胃经[2]。天枢为大肠的募穴[2]。天即天空,枢即枢纽,脐上为天属阳,脐下为地属阴,平脐高度则相当天地间枢纽部位,穴在脐旁,故名天枢[2]。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热病,疝气,水肿,绕脐切痛,赤白痢疾,细菌性痢疾,呕吐,纳呆,癓瘕积聚,疟疾振寒,热甚狂言,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过时不止,淋浊,脐疝,黄疸,腰痛,胆囊炎,肝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经闭,赤白带下,崩漏,带下,产后腹痛,肾炎等。

4.1 长谷的别名

长溪[3]、长溪[4]、谷门(《针灸甲乙经》),循际[3]、长谷[3][5]、大肠募(《备急千金要方》)。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4.3 特异性

大肠的募穴。

4.4 穴名解

天即天空,枢即枢纽,脐上为天属阳,脐下为地属阴,平脐高度则相当天地间枢纽部位,穴在脐旁,故名天枢[2]。

《说文》:“枢,户枢也。”事物之关键处或中心部分亦为枢。本穴内应横结肠屈曲回折之端,其功能长于助膈下器官运行加速,即辅助肠中水谷气化吸收水分,排出干矢,增益蠕动之力,因名“天枢”。又以大小肠连结管道甚长,故别名长溪、长谷,又名谷门。[5]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地气主之。半,所谓天枢也。”《六微旨大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王冰注:“天枢,当脐之两旁也,所谓身半矣,伸臂指天,则天枢正当身之半也。”此穴正当脐旁,为人身上下、天地、阴阳之气枢转交合之处,故名天枢。[5]

4.5 所属部位

上腹[6]

4.6 天枢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7][8]。

天枢位于脐中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4]。

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2]。

天枢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天枢穴的位置

天枢穴的位置——脐中旁开2寸

天枢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天枢穴的位置(肌肉)

天枢穴的位置(内脏)

4.7 取法

仰卧位,在脐中(任脉之神阙穴)旁开2寸处取穴。

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2]。

仰卧位,当脐中旁开2寸处取穴[3]。

4.8 穴位解剖

天枢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著第十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9、10、11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在胸腹壁呈阶段性分布,第10胸脊髓段相连的脊神经的皮支正分布于脐平面。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脐上为腹壁上动脉,脐下为腹壁下动脉,肋间动脉呈阶段性。腹腔内穴位相对应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闻神经、动脉和腹壁上、下动脉分布[8]。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4]。

4.9 天枢穴的功效与作用

天枢穴有调中和胃,理气健脾的作用。

天枢穴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和营调经等作用[2]。

足阳明经脉属胃络脾,胃为六腑之长,《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本穴位近胃肠,乃大肠的募穴,是大肠经气汇集之处,故可调理胃肠,善治大肠腑证。[3]

女子以血为用,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关系著妇女经血之亏盈;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血赖气以行,气滞则血瘀;冲脉起于胞宫,出气街,并足阳明经而循腹上行,为血海。胞富血虚者,可补天枢以益生化之源;胞宫瘀血者,可泻天枢以行气活血化瘀。[3]

4.10 主治病症

天枢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热病,疝气,水肿,绕脐切痛,赤白痢疾,细菌性痢疾,呕吐,纳呆,癓瘕积聚,疟疾振寒,热甚狂言,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过时不止,淋浊,脐疝,黄疸,腰痛,胆囊炎,肝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经闭,赤白带下,崩漏,带下,产后腹痛,肾炎等。

天枢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热病、疝气、水肿、月经不调[8]。

天枢主治肠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2]。

天枢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绕脐切痛,水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以及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细菌性痢疾,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4]。

天枢穴是治疗肠道疾病的常用穴之一,也是治疗妇科病证的重要穴。主治腹胀,便秘,肠鸣,泄泻,痢疾,肠痈;月经不调,过时不止,崩漏,痛经,经闭,赤白带下,产后腹痛;水肿,淋浊,脐疝,黄疸,腰痛。[3]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痢疾,便秘,胆囊炎,肝炎;

妇产科系统疾病:痛经,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其它:肾炎。

4.11 刺灸法4.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2]。

直刺1~1.5寸[4],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同侧腹部[3]。

直刺0.8~1.2寸[8],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同侧腹部放散。

针尖略向上斜刺,针感可沿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上行至不容穴[3]。

针尖略向水道穴方向针刺,针感可沿足阳明胃经下行至归来穴[3]。

4.11.2 灸法

艾炷灸5~7壮,或艾卷灸10~15分钟[2]。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4]。

艾炷灸或温针灸5~10壮,艾条灸15~30分钟。

注意:孕妇不可灸[3]。

4.12 配伍

天枢配足三里,有和中止泻的作用,主治小儿腹泻。

天枢配足三里、内关,治消化不良、腹泻[3]。

天枢配上巨虚,有解毒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天枢配上巨虚、曲池,治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3]。

天枢配上巨虚、阑尾,有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治急性阑尾炎[3]。

天枢配足三里、大肠俞,有温通气机,调理肠腑的作用,治肠麻痹[3]、便秘[3]、肠炎 。

天枢配中脘、气海、足三里,治急慢性肠炎[3]。

天枢配中极、三阴交、太冲,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治月经不调和痛经[3]。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腹胀肠鸣,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肠胃间游气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肿,挟脐急,天枢主之。疟,振寒,热甚狂言,天枢主之。脐疝,绕脐而痛,时上冲心,天枢主之。气疝哕呕,面肿,奔豚,天枢主之。大肠胀者,天枢主之。阴疝,气疝,天枢主之。女子胞中痛,月水不依时休止,天枢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小便不利……灸天枢百壮。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

《针灸大成》:主奔豚,泄泻,胀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肿腹胀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冬月感寒泄利,疟寒热狂言,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妇人女子症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

4.14 研究进展4.14.1 调整肠道功能

电针急性痢疾患者的天枢,在针后3 min内即有肠鸣音的显著变化,15~30 min后肠鸣音明显降低,停针后又恢复到针前水平。这与临床报道针刺天枢对急慢性肠炎、菌痢泄泻、便秘等疾病均有减轻症状、加快康复的治疗作用相吻合,说明针刺天枢对肠功能有一定调整作用。[3]

针刺天枢穴可增强肠蠕动,使消化不良患儿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酸迅速恢复正常[2]。

4.14.2 治疗月经过多

取双侧天枢,用30号1.5寸毫针,针尖略向外侧刺,留针40 min,行补法,于经前5d开始至经期结束为一疗程[3]。

4.14.3 提高免疫功能

如在实验性动物菌痢发病后,针刺“天枢”、“内关”、“足三里”等,结果发现实验动物机体中抗体产生速度较对照组提前4d,其凝集效价较对照组提高2倍,其抗体维持时间也较久。对正常人进行实验,针刺足三里、天枢,发现针后其补体效价较针前有所提高。在菌痢患者身上,针刺上巨虚、天枢,针后血清补体结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针刺对特异性免疫也有影响,对急性菌痢患者,针刺气海、天枢等穴,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 (IgM)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针刺3d,增高极显著。IgA于针后12 d仍较针前高43010;但IgM于针后5~7 d开始下降,其出现早、消失快,参与早期杀菌作用。[3]

针刺天枢穴可提高血浆杀灭痢疾杆菌的能力[2]。

据报道针刺家兔“天枢”,针后1小时白细胞的吞噬活动开始增强,4小时达到高峰。

4.14.4 治疗泌尿系结石

以针刺天枢为主穴,配合肾俞、三焦俞等穴,排石率达到50%[3]。

4.14.5 治疗习惯性便秘

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膝,医者以强手法顺时针按揉患者天枢,先右后左,按揉5 min后,即有微微腹痛,多于次日排便。每晚1次,连续7d,即可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3]

针刺天枢穴可使正常人呼吸和代谢均趋降低,并使多数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腹胸式呼吸运动曲线即刻改善,腹直肌肌电发放逐渐减少以至消失[2]。

4.14.6 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用1%普鲁卡因穴位注射,配合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后疼痛减轻较快,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4.14.7 针、灸天枢穴的不同作用

针灸天枢穴为主,在治疗子宫颈癌时发现针或灸产生不同作用。在针刺天枢穴127次治疗中,有111次针后的第二天发生血崩现象。在艾灸天枢穴的197次治疗中,次日发生血崩者仅有3次。

5 经外奇穴名·长谷

长谷为经外奇穴名[1][9]。出《备急千金要方》。

5.1 长谷的别名

循际、长平、循脊、循元[9]。

5.2 位置

长谷穴位于神阙穴旁开2.5寸处[1]。

长谷穴位于脐中旁开2.5寸处[9]。

5.3 功能主治

长谷穴主治不嗜食、食不消、泄痢等[1]。

长谷穴主治泄痢,纳呆,消化不良,四肢乏力,多汗等[9]。

5.4 刺灸法5.4.1 刺法

一般直刺1.0~1.5寸[1][9]。

5.4.2 灸法

可灸[1]。

在国产里面来说算是顶级的

推荐几种

1蜜蜂,进口品牌中的顶级 2 长谷,国产品牌中的顶级 3马可波罗(仅限1295仿古系列),国产品牌中的顶级

以上三种都只有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等大商场有,建材城没有。

网上的十大品牌什么的只是一点简单的参考,难免有水分。长谷在各大品牌家居市场都有,是国产仿古砖的高端产品了,价格也是靠上的,但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啊。你可以问问他们有无打折或者套餐什么的

保定确实有门面 在三丰路与建华南大街交叉口 鑫丰陶瓷城正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80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7
下一篇 2023-03-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